即便是CEO,在有时候也只能成为弃子。现在被抛弃的,很可能将是日产CEO内田诚。
2月27日有报道称,日产汽车公司正在考虑更换现任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并可能改组高管团队。这些改变将为已经搁置的本田日产的重组,重新带来推进的机会。由于日产公司在经营上遭遇困境,日产汽车目前正在急迫地寻找新投资者,急需资金来维持公司的运转。

按照媒体报道,在以686.4亿日元出售三菱10%的股份的情况下,日产汽车账上的钱依然只够公司维持12-14个月。而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日产汽车将削减300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1000亿日元的可变成本,同时裁员9000人、全球产能削减20%。在薪资方面,日产汽车CEO及高层领导均自愿削减50%的薪酬。可见日产汽车当前的环境可谓是相当窘迫。此外,日产正面临创纪录的债务到期压力,三大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已将其降至垃圾级,仅过去本月就遭遇两次下调。全球汽车大洗牌,已经把日产洗到了牌桌边沿。这不是日产第一次面临生存危机。在1999年,日产第一次陷入破产危机,是雷诺收购其大量股权,救日产于水火。而现在,日产再度陷入财政危机,雷诺不会再出手,并且还要趁机出售部分股权。原因很简单,日产在扭亏之后,暗中进行了摆脱雷诺的计划,甚至把CEO也送进监狱了。这个CEO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他曾帮助深陷泥潭中的日产扭亏。在他带领下,不仅帮助日产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还促生了双方的联盟关系。在联盟关系中,雷诺持有日产43.3%股份,日产持有雷诺15%股权,且没有投票权。

但此后扭亏的日产在销量上远远高于雷诺,而受制于股权配置,基本都进了雷诺腰包。2018年,64岁的戈恩被日产内部人士举报,遭到逮捕。2019年12月底,戈恩在日本潜逃出境,成功抵达黎巴嫩老家。这也将日产和雷诺的矛盾公之于众。随后在2023年,被闹腾得不行的雷诺同意把在日产汽车的持股比例从43%降至15%,日产和雷诺将保留15%的交叉持股。雷诺将把28.4%的日产股份转让给一家法国信托机构,在股份被出售之前,经济权利(股息和股份出售收益)仍将完全归雷诺所有。日产的目标是找到一位长期、稳定的股东,比如银行或保险集团,来接手雷诺出售的部分日产股权。而有意向伸出援手的是日产的老对手——本田。本田出手还有一个原因是,防止富士康对日产进行收购。在这个背景下,本田和日产在去年12月签署条约,决定推动重组合并。在合并之后该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第五大车企。但是,在今年2月13日,本田与日产汽车公司13日正式宣布终止业务整合谈判,并撤回去年12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重组计划告吹的原因也很简单。日产最初与本田合作的原因是,两家公司最初的目标是实现“平等合并”,但在讨论中,本田提议通过股份交换将日产变为全资子公司。网友形象地说,原本是想做兄弟,结果你想做爸爸。反对失去经营控制权的日产汽车决定在2月5日的董事会上否决该提议,并告知本田其取消合并谈判的意图。在谈判取消之后,本田对此表示遗憾,并提出了两个条件来重新推动合并:其一,让CEO离职。其二,日产要放弃其必须放弃其e-power技术路线。但显然,这是日产难以接受的。

所以,在日产继续寻找其他投资者,甚至日产出人意料地将目光放在了特斯拉身上。《金融时报》在2月21日爆料称,日产公司高层正在制定计划,希望引入特斯拉作为日产的战略投资者。如果从资金体量上还是影响力上来看,特斯拉确实是比本田更大的一个“金主”。由于日产和特斯拉以前没有什么交集,这一消息曝出令外界均大感意外。而此次的绯闻主角内田诚,于 2019 年出任日产首席执行官。在接手之后,他试图扭转日产向下的趋势,但这些举措迄今为止未能让公司站稳脚跟并进行急需的重组。这家汽车制造商在向零排放汽车转型方面落后于全球竞争对手,而其产品系列老化意味着它不得不提供大幅折扣和激励措施才能在全球市场上销售其汽车。而已经倒计时的生存危机下,显然CEO也是可以被牺牲掉的。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本田可能对日产兼并,后者成为其子公司。那么日产会选择哪一条道路呢?
书同文车同轨
日产公司还没破产??
用户98xxx90
日产你回来生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