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2025年1月17日报道,中国和菲律宾在1月16日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十次会议。这本是一次为了妥善处理南海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而进行的重要对话。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与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在福建厦门共同主持会议,双方就南海形势坦诚、建设性地交换意见。中方在会上就菲方近期海上侵权挑衅活动、炒作中菲涉海争议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严格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共同管控海上局势,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从这里看,似乎双方都有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的意愿,可谁能想到,这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南海(资料图)
就在这次会议前后,菲律宾一些政客的言行却与会议氛围大相径庭。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总干事马拉亚在1月14日宣称,中国在南海的所作所为日益咄咄逼人,正在“把我们逼到墙角”,还扬言马尼拉将动用“所有可以使用的选项”作出回应,其中包括提起新的国际诉讼。而此前,还有菲律宾政客将中国海警万吨级执法船5901舰称为“怪物船”进行炒作。这些言论充满了挑衅意味,与BCM会议上展现出的对话协商态度截然不同,让人不禁疑惑,菲律宾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把时间线拉长,回顾2024年,中菲围绕南海问题的紧张关系备受外界关注。双方分别于当年1月17日和7月2日举行了第八次和第九次BCM会议。本以为通过多次会议,双方能在南海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让局势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菲律宾在会议之外的行动,一次次挑战着中方的底线,使得南海局势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深入探究菲律宾内部,会发现其国内复杂的政治局势是导致这些荒谬举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杜特尔特家族和马科斯家族之间的权力争斗从未停止。马科斯上台后,为了巩固自身权力,对杜特尔特家族展开了一系列打压行动。比如,马科斯以“维护国家安全”之名,将前任杜特尔特总统之女、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从国家安全委员会赶出去。在国际刑事法院要对前总统执政期间的禁毒战役进行调查时,马科斯表面不同意,却在对方放松警惕时突然允许调查,试图借此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影响力。
马科斯(资料图)
这种家族间的政治斗争延伸到了外交政策上。莎拉继承了其父亲杜特尔特务实的对华态度,她深知中国不仅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解决南海争端的关键所在。在2025年初,莎拉接连给中国送出两份“大礼”。她在视频致辞中称2025年是中菲两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呼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还以流利的汉语送上“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新春祝福。此外,她在菲律宾与中国建交50周年之际,呼吁与中国在海上争端中展开合作。然而,莎拉的这些友好举动却遭到了马科斯一派的反对。
在马科斯的影响下,菲律宾部分政客在南海问题上对华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做出一些荒谬的挑衅行为。他们不顾中方多次善意的呼吁,执意制造摩擦。这些政客以为通过这种强硬姿态,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取更多利益,尤其是得到美国的支持。但他们似乎忽略了,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中菲两国多年来建立的友好关系,也将菲律宾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再看美国,一直以来都妄图在南海问题上搅局。美国长期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幌子,频繁派遣军舰、军机在南海抵近侦察,不断拉拢盟友对中国进行围堵。在菲律宾与中国的南海争端中,美国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不断给菲律宾“递刀子”,怂恿其与中国对抗。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与菲律宾外长通话时,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给菲律宾撑腰打气,让菲律宾一些政客误以为有了强大的靠山。
但美国真的能从这种搅局行为中获得好处吗?事实证明,美国这次似乎被骗惨了。菲律宾国内并非铁板一块,并非所有菲律宾人都支持马科斯一派在南海的激进做法。莎拉以及杜特尔特家族的支持者,还有众多希望菲律宾稳定发展、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民众,都对这种强硬对抗的政策表示不满。菲律宾国内民众更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而不是在南海的无端争端中越陷越深。马科斯政府将大量精力放在与中国的对抗上,却忽视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关键问题,导致国内民众对其执政能力产生质疑。
美国(资料图)
从经济层面来看,菲律宾与中国关系紧张后,其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国是菲律宾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往来频繁。然而,南海局势的紧张使得菲律宾的农产品出口受到阻碍,许多原本销往中国的水果、海鲜等产品堆积如山,农民和渔民损失惨重。同时,菲律宾的旅游业也受到影响,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减少。此外,国际投资者看到菲律宾与中国关系不稳定,对在菲律宾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大量投资项目搁置或取消,这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在国际舆论方面,菲律宾的激进做法也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国际社会普遍希望南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被视为破坏地区和平的不稳定因素。许多国家对菲律宾的行为表示担忧,呼吁其保持克制,回到理性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
而菲律宾在军事上,与中国的实力差距巨大。一旦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菲律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尽管有美国所谓的“支持”,但美国是否会真的为了菲律宾与中国发生正面军事对抗,这是一个未知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菲律宾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无疑是在走钢丝。
回到南海局势本身,菲律宾在BCM会议上承诺加强涉海对话沟通联系,妥善处理海上矛盾分歧,继续推进海警、海洋科技与环保等各领域涉海务实合作,但会后却继续挑衅,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菲律宾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不仅让中方感到意外,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其不负责任的一面。
南海局势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菲律宾的选择。如果菲律宾继续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强硬对抗的态度,执意跟随美国的步伐,那么南海局势将持续紧张,菲律宾自身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其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受阻,国际形象也会受损,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也可能逐渐边缘化。
海洋(资料图)
相反,如果菲律宾能够认清现实,摆脱美国的干扰,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南海争端的正轨上来,那么中菲关系还有改善的可能。双方可以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于南海地区而言,和平稳定的环境将更有利于各国的发展,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菲律宾在南海的一系列荒谬举动,看似是对华强硬,实则是内部政治斗争和受美国蛊惑的结果。美国以为能利用菲律宾遏制中国,却没想到被菲律宾国内复杂的局势所骗,陷入了一场得不偿失的博弈。希望菲律宾能早日清醒过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