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可能以为《我奴》只有两部,但当发现还有第三部时感到有些意外。在看到评分之前并没有对其内容抱有太大期待,但不得不说,即使是日本的剧情片,对于情绪和微妙情感的挖掘也非常细腻。
主角目黑在主奴关系中经历了从绝对主导到受到多方压力时的茫然和失控,然后再到自我怀疑,最终选择回归正常生活。这个过程相信不仅仅在主奴关系中存在,很多面临"中年危机"的人也能体会其中的一些情感:当一个人发现自己面临生活变故、亲密关系变得平淡,以及对以前从未出现的问题失去掌控力时,焦虑、危机感和迷茫感都是真实存在的。
电影中展示的项圈仅仅是一种具象化的象征,代表着各种不同的"枷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阶级的枷锁、权力的枷锁、家庭和生活的枷锁等等。奴隶文化往往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将这种意义符号化呈现出来。
回到主奴关系,与十年前相比,在当下的语境中,奴隶文化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BDSM细分下存在多种关系模式,每种模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里只从广义范畴来探讨。
一方面,社交网络的兴起让更多外界人士了解了奴隶文化,并将一些深层的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中。这一变化的好处在于,更多的目光注视着网络世界,使那些过去能够凭借信息差获利的"大佬"们受到一定的制约,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操纵局势,因为他们的不良行为很可能被人揭露出来。然而,这一变化的不利之处在于,很多对奴隶文化知之甚少的人会产生更大的认知偏差。近年来爆发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林夕的娃娃屋、JM的反人类插画和家暴等,表面上似乎与奴隶文化有一些微妙的相似之处。这种似是而非的认知加上平权观念和女性意识的崛起,使得奴隶文化的语境变得更加尴尬。
事实上,奴隶文化关系确实是一种相当小众的关系模式。它建立在"不对等"、"物化"、"契约"等关键词之上,尽管是在主奴双方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但与主流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
然而,从某个时候开始,奴隶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更多被视为情趣项目,而非严肃的信任关系。在这种情趣的角度下,奴隶文化更多地被当作一种增添乐趣的方式,而不是建立深厚信任关系的手段。
"情感趣味"的概念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因为它不需要过多地投入精力于关系本身,而只需专注于享受快乐。这与当下注重"尊重个人意志"的社会环境更加契合。然而,有些可惜的是,原本在奴隶文化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仪式感逐渐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另一个因素是,奴隶文化关系涉及权力的让渡和制衡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被支配者让渡了安全感和对自己的支配权,以换取更大的刺激、快感或者归属感。而支配者则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M的安全,确保每个细节都无差错,并且可能花费更多时间思考这段关系的发展,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塑造欲望或者施虐欲。
一个良好的主奴关系应该使双方都能够成长,这是一个被反复提到的观点。然而,很少有人界定什么是良好的主奴关系。如果电影中M的成长体现在她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能够更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M应该努力实现的成长是学会相信他人、学会认同他人、学会在面对压力时找到更柔和的处理方式。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S首先破坏了M的信任,这种情况实在具有讽刺意味。
因此,电影中的主奴关系多少带有一些理想化的成分。其中,目黑给茧子过生日的场景可能是整部电影中最虚假的部分,但也是最暖心和高潮的时刻。在这一场景中,茧子被蒙上眼睛,堵住耳朵,由目黑带领来到涩谷十字路口,这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目黑让茧子感受着人流的声音和微弱的光线流动,并命令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脱掉衣服。
"主人,你会陪在我身边吗?" "会的。"
"主人,你会保护我吗?" "会的。"
在茧子下定决心的呐喊声中,她成功突破了内心的界限。
然而,当她摘下眼罩的那一刻,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在那个熟悉而安全的酒吧里,一切声音和光线都是那些熟悉的朋友配合制造的仿真效果。
这一幕展现了M对主人的无条件信任,而主人也充分考虑到M的安全。它是对信任关系最好的诠释。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奴隶关系的终点是可预见的。这个过程伴随着权力的重心转移。在电影中,起初权力的核心是欲望,即S对M欲望的掌控力。然而,随着M的不断开发,S的掌控力逐渐衰退,最终被M的欲望所反噬。
进一步而言,假设这种关系仍然在S的掌控范围内,权力的核心也会逐渐转变为一种情感依附。S成为M的精神寄托,仍然掌握着控制权,但情感是比欲望更加不可控的因素。主奴关系从来都不是静态的,而是需要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然而,往往也是最容易导致关系崩溃的环节。
电影的结尾,司机的话具有深远的含义:“我只是个司机,我的目的是把您送到目的地,但选择走哪条路,需要您来告诉我。”这句话巧妙地阐释了奴隶关系。司机代表了那个执行者,他的责任是满足被支配者的需求。然而,选择走哪条路取决于被支配者,因为他们是关系的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