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亚团赛的青岛志愿者,获得多国选手点赞和感谢

章浩宇呀 2025-02-18 15:17:15

青岛国信体育馆里面正在打羽毛球比赛,外面冷得要死,里面可暖和了,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说青岛人太会办事了,这场比赛办得真不错,大家都挺开心的。

志愿者小温每天都站在体育馆的入口处,看着那些从世界各地来的运动员和教练们进进出出,他们有的说英语,有的说日语,还有的说韩语,但是大家都能用笑容交流。

体育馆里的暖气开得特别足,外面零度的天气根本感觉不到,志愿者们穿着统一的蓝色马甲在场馆各处忙碌着,有的在检票口帮观众找座位,有的在运动员通道指引方向。

马来西亚队的吴埙阀和赖洁敏特意用中文跟志愿者们说谢谢,这让大家都特别感动,没想到外国运动员的中文说得这么好,而且还这么有礼貌。

比赛打得特别久,有时候一场要打五六个小时,志愿者们就轮流去休息,保证服务质量不会下降,运动员们看到这么敬业的志愿者也都很感动。

陈雨菲虽然很久没打比赛了,但是在青岛的首战还是赢了,她说最喜欢住在海边的酒店,每天都能看到大海,这种感觉特别好。

青岛的冬天虽然冷,但是阳光特别好,透过体育馆的玻璃照进来,让整个场馆都显得特别温暖,运动员们在休息的时候都喜欢坐在阳光下。

体育馆外面的公告栏上,志愿者们每天都会更新天气预报,还会画一些可爱的羽毛球小图案,很多外国运动员都会停下来拍照。

青岛这座城市因为靠海,所以特别适合举办国际比赛,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还能感受海边城市的魅力,这是内陆城市办不到的。

青岛城市学院的志愿者们特别用心,他们不仅要帮忙指引方向,还要给裁判和运动员们送水送毛巾,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天,志愿者们收到了一张特别的留言纸,上面用各种语言写满了感谢的话,这让他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虽然工作很累,但是志愿者们都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能够近距离接触世界级运动员,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特别有意义。

场馆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像一群小蜜蜂一样忙碌着,保证比赛能够顺利进行。

这次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们在青岛结下了友谊。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运动员和志愿者们都能用笑容和手势交流,这种无障碍的沟通方式让比赛氛围特别融洽。

青岛的特色美食也让外国运动员们赞不绝口,虽然比赛很紧张,但是他们还是抽空品尝了当地的海鲜和啤酒。

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让青岛在国际体育界的知名度又提高了一步,也为以后举办更多国际赛事积累了经验。

国信体育馆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从照明系统到场地质量都达到了国际标准,这让运动员们能够专注比赛。

赛场周边的配套服务也很到位,医疗、安保、交通等各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青岛的办赛能力,也带动了当地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虽然是冬季,但是体育馆周边的酒店和餐厅生意都特别好,这说明体育赛事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青岛这次的办赛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特别是如何利用城市特色来举办国际赛事。

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通过这次比赛,青岛的志愿者们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体育赛事和旅游结合的模式很成功,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还能欣赏到青岛的美景,这种体验很难得。

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让青岛在国际体育赛事承办城市的行列中又前进了一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国际赛事选择在青岛举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