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叶插繁殖,北方供暖季,三个月成景要点
在多肉植物的大家族里,广寒宫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成员。它不像有些多肉那么大众熟知,但也别有一番独特之处。广寒宫的特点那可不少,它那叶片就像一个个圆润的小勺子,厚嘟嘟的,而且颜色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超级好看,呈现出那种迷人的蓝绿色,边缘还会有淡淡的红边,就像少女的裙摆,漂亮极了。
说到价值呢,它主要是观赏价值,放在家里特别养眼。要是家里布置个小角落,放上一盆广寒宫,一下子就让整个空间有了小清新的感觉。它可不像有些花卉有香味能闻着享受,它的价值就在那独特又好看的造型上。
在北方,供暖季可是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说我有个朋友在哈尔滨,家里开了暖气之后,室内环境就和南方差别很大。他在养多肉的时候就碰到了不少问题。南方的花友可能觉得冬天室内温度还挺适宜多肉生长的,但在北方,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为啥呢?因为北方供暖季室内湿度很低,空气特别干燥,就像那种放置很久的干面包一样,而且温度有时候还忽高忽低的。
我就听他说过一个事情。他在广寒宫叶插繁殖的时候就遇到不少困扰。大家都知道叶插繁殖对环境要求挺高的,尤其是温度和湿度。在北方供暖季的时候,他开始尝试广寒宫叶插。刚开始的时候,他按照之前在南方养多肉的经验来弄,结果发现有好多叶片都没能顺利生根发芽。他就很纳闷,这到底咋回事呢?
这时候我就发现,其实很多人在养广寒宫的时候,尤其是进行叶插繁殖,在不同地域都会遇到不少痛点。咱们先说说南方的湿热环境,像广东那块,夏天又热又湿,温度常常都是三十多度,湿度还特别大。这种环境下养广寒宫,如果你不注意通风,那广寒宫就容易黑腐。有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广东的花友分享,他养了一盆广寒宫,夏天看着都好好的,结果突然有一天发现叶子开始软绵绵的,仔细一看,原来是黑腐了,最后只能无奈地把那盆多肉扔掉了。
再说说北方的干冷环境,在北方农村那种有火炕的房子里,冬季除了火炕周围温暖些,其他角落都很冷。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想养广寒宫,就得小心温度低于零度会对它造成冻害。我就听说过一个河北农村的养殖场张经理,他本来想在养殖场里种一些广寒宫用来观赏,结果冬天没有做好防寒措施,好几个广寒宫都冻死了。
其实不只是北方的农村和南方的一些地方,就算是城市里,不同地域也有差异。比如说在青岛这样的海滨城市,湿度相对大一些,养广寒宫就得多注意通风,不然容易长白粉。而在山西的一些内陆城市,干燥的室内环境对广寒宫叶插来说是个挑战,要怎么解决湿度问题呢?
咱们再回头说说广寒宫叶插繁殖在北方供暖季的三个月成景要点。
首先是叶片的选择。广寒宫的叶片要选那些健康饱满的,就像挑选鸡蛋一样,要选那种光滑圆润的。不要选那种有点发黄,或者有斑点的叶片,那种叶片可能本身就有点小问题,叶插成功率不高。我还听说过有人在选叶片的时候不小心把叶片上的叶鞘弄掉了,这样也会影响叶插的成活率。
然后就是基质的选择。在北方供暖季,基质得有较好的保水性,又不能积水。有人觉得直接用纯土不行,得混上一些蛭石或者珍珠岩。我有个邻居就试过,他最初用的就是纯土,在哈尔滨的家里叶插广寒宫,结果发现有几株长根了,但是因为土壤积水,最后根都烂掉了。后来他换了蛭石和土混合的基质,叶插就成功了很多。
温度的控制也是个关键。广寒宫叶插最适宜的温度是二十度左右。在北方供暖季,室内温度有时候会超过二十度,这时候就得给叶插创造一个小环境的温度。我认识一个山东青岛的网友,他冬天就在客厅的一角用保鲜膜和泡沫板给叶插的广寒宫搭建了一个小暖棚,把温度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叶插就比较成功。
湿度方面,在北方家里有暖气的时候就特别低。除了像刚才说的那种用蛭石混土这种自己调节湿度的方法,还可以用加湿器。我有个同事,她家在沈阳,她就在叶插广寒宫的旁边放了一个小型的加湿器,每天定时喷雾,这样能保持叶片不会因为太干燥而干掉。
光照也很重要。但是不能让广寒宫直接在暖气旁边暴晒,得找个有散射光的地方。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山西运城的养殖场的案例,他们在冬天的时候把叶插的广寒宫放在窗户旁边有柔和阳光照射的地方,但是隔着一层玻璃,避免叶子被烤焦了。
在叶片生根发芽之后呢,要慢慢让它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说一开始不要急着浇水,等看到根部长出一些白色的小根,并且芽点也有点冒头了,再轻柔地浇一点水。我有个山东烟台的朋友,他没忍住,看到叶插的广寒宫发芽了一点就浇水了,结果因为水浇多了,小芽都歪了。
三个月成景的话,在北方供暖季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是在南方,可能两个月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成景状态。这是因为南北的环境差异太大了。在南方,湿度和温度比较适宜,多肉生长速度就快一些。像海南那边的花友,他们养多肉基本上都不需要怎么做特别的防护,多肉长得特别快,几个月就能变成小盆景。
在品种选择上,除了广寒宫,还有一些冷门的多肉品种也挺有趣的。比如说玉扇,它跟广寒宫就不一样。玉扇的叶片是从底部慢慢往上长的,形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它在北方供暖季养叶插的时候,就比广寒宫要更怕干燥,得更高的湿度才能保证叶片的鲜活。还有寿,它的叶片顶端是透明的,就像小三角形的宝石一样。寿叶插对温度的敏感度更高,温度稍微高一点低一点都可能影响它生根发芽。再比如说白牡丹,它的叶片是那种半透明的颜色,在北方室内叶插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叶片干缩。
在广寒宫叶插三个月成景的过程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养护要点。第一个月主要就是让叶片适应新环境,生根。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土壤的干湿程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第二个月是芽点生长的关键时期,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散射光,并且在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让芽点长得更快。第三个月就是让已经长成的小植株变得更强壮,调整它的形状,让它成为一盆好看的盆景。
不同的养殖场景对广寒宫叶插繁殖也有影响。比如说在家养的话,可能空间有限,就可以用多层的花架来摆放叶插的多肉。我有个北方的花友,他家就那么大的屋子,就用那种多层的木质花架,把叶插的广寒宫和其他多肉都摆在上面,既节省空间又好看。要是在养殖场的话,就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大型的遮阳网、通风设备等来创造一个适合叶插的环境。
从这些不同的方面来看,广寒宫叶插繁殖在北方供暖季虽然有挑战,但只要掌握好要点,三个月成景还是很有希望的。
那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留给大家。如果是在海拔比较高的北方地区,像西藏那边的气候和环境又跟我们常见的北方城市或者农村不一样,那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广寒宫叶插繁殖,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要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