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中,申公豹为什么说话总结巴?

柏子淳晨 2025-02-10 15:42:19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哪吒1》中,敖丙想要去救哪吒的时候,其实申公豹是想要劝敖丙不要去的,

没想到当时说话结巴了:“好,那你去…去…去了就别回来了,别怪我没警告…告过你,你身份一旦暴露,那时死的可就不止四个人了”。

当申公豹转身的时候,敖丙已经走了……其实,敖丙只听到了他说的:那你去!

《哪吒2》中,“不”,“不成功,便成仁”。

连龙王都吐槽:“下次点个头就行了”。

——【·公豹为什么说话总结巴?·】——»

那么,申公豹为什么说话总结巴?

以往在像《封神榜》这样的作品中,申公豹那可是口若悬河,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黑的说成白的,是个相当能言善辩的角色。

他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四处搬弄是非,搅得封神世界不得安宁。

而到了电影《哪吒》里,他却成了一个说话结巴的人,这一巨大的转变,背后有着电影创作的诸多考量。

从制造笑点的角度来看,结巴这一设定可太妙了。

在电影里,申公豹一开口,那磕磕绊绊的话语,再加上周围人等他把话说完时那略显着急又无奈的反应,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就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效果。观众们看着他着急说话又说不利索的样子,往往会忍不住发笑。

比如有一次他着急向别人交代事情,一个简单的句子,他却因为结巴停顿了好几次,周围人的表情从专注倾听,逐渐变成了哭笑不得,这种反差带来的喜剧效果,为电影增添了不少轻松诙谐的氛围。

申公豹的结巴,还在推动情节发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就拿敖丙和哪吒的故事来说,申公豹作为敖丙的师父,派敖丙去执行一些任务。

有一回,他要给敖丙传达一个重要指令,可偏偏因为结巴,话还没说完,敖丙就已经领会错了意思。结果敖丙在关键时刻,把乾坤圈还给了哪吒。

这一行为直接改变了剧情的走向,原本可能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故事,因为申公豹的结巴,来了个大转弯,让电影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

而且,这个结巴的形象,对塑造申公豹的人物性格也有着深刻的意义。申公豹身为天尊的弟子,按道理说应该前途光明。

可他是妖族出身,在那个讲究出身的世界里,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种长期的压抑和愤怒,就通过结巴这一外在表现展现出来。他内心有很多想法,有很多不满,却无法顺畅地表达。

而当偷灵珠的事情败露,他的愤怒达到了顶点,情绪的爆发让他说话不再结巴,那一刻,他积压已久的委屈、愤怒都一股脑地宣泄出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这个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申公豹就是,全村唯一的大学生,父亲眼中的骄傲,弟弟心中的榜样,公司发了福利都不舍得吃,全部留给家人,工作中受了委屈也不敢和家人说,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领导和同事都看不起他,因为他是农村出身。

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搬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泯灭了良知,他是申公豹,也有可能是屏幕前的你。

其实,申公豹见到家人,并没有口吃,说话也很流畅。

只有在家人面,他才能真正的放松吧

总的来说,从《封神榜》中流利说话的申公豹,到《哪吒》里结巴的申公豹,角色形象的这一变化,无论是从制造笑点、推动情节,还是塑造人物性格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就像那句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说的一样,不能只从表面的说话方式去看待申公豹,他背后所蕴含的电影创作意图和人物的深层内涵,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品味的。

0 阅读:34
柏子淳晨

柏子淳晨

柏子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