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3年,有家难回?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听着刺耳,但有时候,还真是血淋淋的现实。
萨尔玛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带着女儿,风尘仆仆从中国赶回卢旺达老家,却被亲妈堵在了门外。
三年没见,家没变,人也没变,变的,似乎只有那份早已淡薄的亲情。
萨尔玛的故事,得从五年前说起。
那时候她还是个21岁的姑娘,在一家中国公司驻卢旺达的办事处当前台。
一个月100美元的工资,对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但大部分都被她酋长老爸拿走了,只剩下一点零花钱。
谁让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和七个妹妹呢?
卢旺达重男轻女,即便萨尔玛是酋长的女儿,也逃不过洗衣做饭的命运。
她不甘心,不想一辈子被人拿捏。
恰好,遇到了亚斌。
酋长千金,也愁嫁?
在卢旺达,酋长的女儿,也未必能嫁得如意郎君。
萨尔玛的父亲有五个老婆,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
可就算这样,萨尔玛也摆脱不了被“安排”的命运。
在卢旺达,女性的地位普遍不高,找对象也得听父母的。
所以,当萨尔玛遇到亚斌,一个来自中国的二婚男人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亚斌比萨尔玛大14岁,戴着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
他离过一次婚,才跑到卢旺达工作。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大龄剩男”。
但在萨尔玛眼里,亚斌成熟稳重,见多识广,和身边那些只会打猎放牧的男人不一样。
老公是谁?
竟是二婚?
亚斌对萨尔玛一见钟情,他坦诚地告诉萨尔玛自己的过去,说自己想找一个本地老婆,因为中国姑娘看不上他。
萨尔玛觉得亚斌很真诚,而且,她也对亚斌口中的中国充满了向往。
在卢旺达,男女之间谈恋爱很简单,看重的是感情,不是物质。
亚斌经常带萨尔玛出去玩,给她买好吃的,好用的。
两人在一起一年后,决定结婚。
婚礼在卢旺达举行,很热闹。
亚斌给了萨尔玛的父亲6头牛和6头羊作为彩礼。
在当地,这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
结婚后,萨尔玛和亚斌生了一个女儿。
为了让女儿有个更好的未来,亚斌决定带萨尔玛回中国。
2021年,萨尔玛21岁,符合中国的结婚年龄。
亚斌带着她和女儿,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临行前,亚斌告诉萨尔玛,到了中国一定要学好中文。
萨尔玛当时还不太懂,她觉得,只要和亚斌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
下了飞机,萨尔玛被北京的景象震惊了。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但这还不是亚斌的家,他们还要坐高铁去哈尔滨,再坐汽车回亚斌的东北老家。
到了亚斌家,萨尔玛才知道,原来中国也分城市和农村。
虽然亚斌家住农村,但生活比卢旺达好多了。
至少,能吃饱穿暖。
萨尔玛开始学习做中国菜,和邻居聊天,还学会了几句东北话。
亚斌给她买了智能手机,让她和家人联系。
萨尔玛渐渐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也开始想念家乡的父母。
回家被拒,真相扎心!
2024年,萨尔玛离开卢旺达整整三年。
她告诉亚斌,想回老家看看。
亚斌很支持,立刻请了年假,带着老婆和孩子回卢旺达探亲。
可没想到,到了家门口,却被亲妈拒之门外。
“萨尔玛,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回中国吧,家里不用你费心了。”
萨尔玛懵了,这是怎么回事?
好说歹说,母亲才不情愿地打开了门。
走进屋里,一切都没变,兄弟姐妹都长大了,也结了婚生了孩子。
他们看到萨尔玛,纷纷上来要钱。
萨尔玛把身上所有的零花钱都分给了他们。
晚上吃饭的时候,萨尔玛的父亲告诉她,最近卢旺达的部落不太平,希望她尽快离开。
原来,部落之间发生了冲突,父亲担心萨尔玛的安全,才让母亲把她拒之门外。
得知真相,萨尔玛心里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自己离开三年,家乡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她想留下来帮父母,但父亲坚持让她回中国。
临走前,亚斌给岳父岳母留了一笔钱。
萨尔玛的父亲答应他们,等事情平息了,就去中国看他们。
四个人拥抱告别,萨尔玛带着女儿,和亚斌一起,再次踏上了回中国的飞机。
这次回娘家,萨尔玛虽然吃了闭门羹,但也让她更加明白了亲情的可贵。
家,永远是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也足以让人看清很多东西。
萨尔玛的经历,或许只是个例,但它也反映了一些现实:远嫁,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文化之间的碰撞。
那么,远嫁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追求更纯粹的爱情?
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和付出。
毕竟,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靠自己争取的。
而家,永远是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港湾。
即便回不去,也要好好守护。
因为那里,有我们最珍贵的记忆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