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球,看得人血压飙升。40岁的老詹,愣是在计时器只剩0.1秒的时候,硬生生把球给补进了。湖人险胜步行者,结束了三连败,球迷都疯了,直呼“这数据太离谱!”
说实话,这场比赛之前,谁能想到是这么个剧本?湖人开局就被打懵,第一节就被步行者摁着摩擦。好不容易第二节缓过神来,里夫斯突然爆发,带着球队一波流反超。眼瞅着要稳了,步行者又开始反扑,双方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最后几十秒更是窒息。更让人揪心的是詹姆斯。前三节,那手感,简直是冰窖里捞出来的,6投0中,只得了3分。当时就有人开始担心,老詹连续1282场得分上双的纪录,难道要终结了?
这可是个大神迹,多少人等着看他笑话呢。结果呢?第四节,老詹突然变身“全力詹”,狂砍10分,最后0.1秒,硬是把球给补进了。绝杀!湖人赢了!纪录延续了!这事儿,细琢磨起来,可不仅仅是一场球的事儿。
一方面,是老詹的个人英雄主义。40岁的人了,还能这么拼,这么稳,真的让人佩服。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湖人队的问题。都说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可湖人这场球,总感觉太依赖老詹的个人能力了。东契奇这场也挺猛的,34分7篮板7助攻,准三双。但话说回来,一个24岁的小伙子,扛着球队进攻大旗,是不是也说明湖人其他球员,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人太少了?当我们习惯性地把胜利归功于老詹的“虽老犹猛”时,是否忽略了湖人整体战术和阵容深度的问题?
别忘了,篮球是团队运动,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如果湖人总是指望老詹一个人carry全场,那季后赛走不了多远。仅这一个现象,就足以说明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老詹40岁了,还得这么拼?难道湖人管理层,就没想过给老詹找个靠谱的帮手,让他能稍微轻松一点?从商业角度看,老詹是票房保证,是流量密码。但从竞技角度看,过度消耗老詹,对球队的未来,真的好吗?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段子:说NBA现在是“养老院联盟”,一堆老将还在球场上拼杀。听着挺搞笑,但仔细想想,也挺心酸的。一方面,说明这些老将的职业精神可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联盟青黄不接的窘境。老詹还能打几年?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湖人还不能解决对老詹的过度依赖问题,那即使有再多的绝杀,也只是昙花一现。这场0.1秒的绝杀,很燃,很刺激,但更应该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篮球的本质是什么?球队的未来在哪里?老将的价值又该如何衡量?
蓝天白云
雷霆队厉害,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前途无量啊
冷灬爺
明明是压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