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声称将继续对华采取制裁措施,还透露中方曾劝阻俄方使用核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美方为何此时再度对华施压?针对当前局势,中方又将如何应对?
近日,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抛出了一系列关于国际局势的重磅消息。据《金融时报》的报道,这位外交官暗示,美方早在半年前就已洞悉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的计划。更令人震惊的是,布林肯透露,俄方在军事行动期间一度准备对乌克兰动用核武,是中方出面劝阻,才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核灾难。而美方,据称将继续对中方实施制裁,且会在未来几周内公布更多细节。
众所周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局势便蒙上了一层紧张的阴云。美国在2021年8月从阿富汗的仓促撤军,在当时被广泛批评为“落荒而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举动背后的战略考量逐渐浮出水面。或许,美方当时已经预见到了东欧即将燃起的战火,于是选择收缩战线,以便集中资源应对更为紧迫的挑战。在此之前,美军就从阿富汗紧急撤离。说得简单点,白宫需要从阿富汗抽身,才能更好地在东欧布局。可以说,华盛顿对这场冲突并非毫无准备。
随后的事态发展,印证了美方的预判。俄军最初试图通过空降突袭基辅附近的安东诺夫机场,快速瘫痪乌克兰的指挥中枢,但乌军的顽强抵抗打破了这一计划。乌军紧急行动起来,阻止敌方大型飞机降落,并使用车辆封锁跑道。尽管损失惨重,他们坚守机场,并等到了最近的援军。在此期间,乌军不断炮击机场,使俄罗斯多架重型运输机无法降落,最终将敌军赶走。紧接着,俄罗斯采取了第二套方案,派大规模装甲纵队逼近基辅,可是乌克兰的士气正旺,泽连斯基拒绝撤离,各地小分队也积极使用反坦克导弹伏击敌军。换言之就是,俄军并未能迅速拿下乌克兰。
战争的天平逐渐向僵持方向倾斜。俄军虽然在局部地区取得一些进展,但每前进一步都需付出不小代价。在战场之外,俄方面临的困境日益加深。叙利亚的局势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俄罗斯苦心经营多年的影响力似乎在短时间内迅速消退。在此期间,中东格局剧变。同时,非洲和东南亚的合作伙伴也遭遇挑战。经济方面更不乐观,俄罗斯国内通胀高企,征兵成本飙升。长期持续的军事行动正在对俄罗斯产生负担,也正因如此,俄方将核武列入选项,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使用核武的后果,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北约国家一直对乌克兰进行援助,虽然援助过程“受控”,也禁止打击俄罗斯腹地,但动用核武,无疑是越过了“红线”。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核战的风险将急剧上升。而中方作为俄方的战略伙伴,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核大战一旦爆发,将产生放射性尘埃,届时,全球会随之变冷,粮食短缺更是难以避免。不难看出,从核爆的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间接破坏,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方进行劝阻,既是出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考虑,也是保护自身利益的明智之举。
核威胁并非空穴来风,俄罗斯进行了多次核打击演习,且修改了核武使用规则,期间还向乌克兰发射了能搭载核弹的“榛树”。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确实认真考虑过使用核武来终结这场战争。中方的干预,避免了这一灾难性的可能。但这也从侧面表明,这场冲突的烈度和影响,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在知悉此事后,或许并不会因此改变态度,反倒可能借此机会加强对华施压。华盛顿对于维护自身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抱持一种极为坚定的立场。
当下情况就是,美方已将中方视作重要战略对手。对美方而言,这轮制裁不只是针对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或许还包含对两国在科技、经贸等领域竞争的“反制”。布林肯宣称要加大对华制裁力度。这在一定程度暴露了美国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其试图打压对手的“心思”呼之欲出。在国际关系层面,中美俄三国之间的动态将因此变得愈发错综复杂。尤其是在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任何一方的行动都可能触发连锁反应。
大国博弈,实力才是根本。中方劝阻可能触发的核危机,这是尽责之举。中方应将继续提升自身实力,只有手中掌握足够的实力,才能有效捍卫自己的权益,在动荡的时局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美国之所以在布林肯卸任前还抛出新的对华制裁,大概率还是想极限施压。至于结果,我们没法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任何想阻止中国崛起的势力都将被历史的潮流抛下。
换言之就是,中方此次出手劝阻,不仅是对自身和地区安全的考量,也是在警告某些试图利用核武谋求利益的国家。在核武问题上,任何的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美方若是一意孤行,继续在相关问题上进行挑衅,就必须掂量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旦玩火过头,其下场必然是引火烧身。
信息来源:
《布林肯爆料,美曾向中国通报普京要对乌发起核打击,中国果断制止》 2025-01-05 孙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