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忽悠遇上大骗子(上)

是烟火江湖 2022-11-26 10:14:17

01

万历二十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想要借道朝鲜,侵犯明朝。

遭拒后恼羞成怒,武力侵略朝鲜。

朝鲜文恬武嬉,武备废弛。短时间内朝鲜九道即丧失八道,汉城、平壤沦陷。

朝鲜国王李昖一路逃到鸭绿江边的义州,遣使向明朝求援。

但由于琉球国使臣错误情报的干扰,明廷误以为日本和朝鲜打算联手入侵辽东。所谓的求救,不过是一出苦肉计,目的是骗辽东主力进入朝鲜,好将明军一网打尽。

因此,包括兵部尚书石星在内的一大批人都决定作壁上观,对大战不予理睬。

眼瞅着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罪名,朝鲜国王李昖急的直跳脚。

好在石星还算清醒,虽然心存怀疑,也没忘记派行人薛幡去朝鲜打探一下实情。

李昖算是找到了救命稻草,抓住薛幡的手一顿哭诉:

我为大明出过力!我为大明流过血!你们不能这么对我啊(这波确实是朝鲜为大明挡了子弹)!

薛幡在义州转悠了一大圈,发现李昖所说属实,回去后向石星如实禀报。

李昖生怕薛幡的证词还不能完全打消大明的疑虑,又打发使者郑昆寿去见石星。

郑昆寿在石星面前慷慨陈词,说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甚至嚎啕大哭。

好不容易把石星和皇帝都感动了。

最终,明廷同意出兵帮助朝鲜收复失地。

万历二十年六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首批明军约三千人入朝参战。

结果在平壤城下被日将小西行长一顿狠揍。

明军惨败,祖承训孤身逃回辽东。

平壤的惨败使一直躲在深宫里摆烂摸鱼的朱翊钧也坐不住了。皇帝亲自出面,任命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统率精锐明军入朝,与倭寇决战。

石星也被分配了一个好任务。

假装和小西行长议和,先稳住他,为明军入朝争取时间。

彼时的朝鲜,日方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只要小西行长动动手,李昖就得去跳江。

这会儿去找小西行长议和,人家怎么可能听你的?

石星上疏朱翊钧,表示陛下你这有些强人所难了。咱能不能换个想法?

朱翊钧固执的表示朕不管,朕让你议和就议和,任务完不成看朕不楔死你!

无可奈何的石星只得安排人去和谈。

结果,当官的都知道这是个玩命的差事,不愿意去。

好不容易找着几个不要命的愣头青,智商还不够,去了就是送。

石星抓狂了,恨不得丢下官印跑路。

关键时刻,有人出主意说,肉食者虽鄙,不代表民间没有高手啊!

尚书大人何不找些世外高人来办此事?

石星听完,连连称善,转头就以私人名义招募民间奇才,赴平壤谈判。

还别说,这个招数是真有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踊跃报名,个个梦想着作为大明的使臣过一把官瘾。

石星左挑右选,最后选择了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头作为使者。

这个老头就是明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忽悠——沈惟敬!

02

沈惟敬何许人也?

《明史》里说他是个混社会的无赖。

惟敬者,市中无赖也。——《明史·卷二百零八》

《万历野获编》里说他是个喜欢炼丹的老头,和石星小妾的父亲交情甚笃。

沈惟敬,浙之平湖人,本名家支属。少年曾从军,及见甲寅倭事。后贫落,入京师,好烧炼,与方士及无赖辈游。——《万历野获编·卷十七》

虽然两则史料对沈惟敬的出身记载不同,但可以肯定,老沈是个编外人员。

当然编外人员不一定没有能力。

沈惟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虽然没能做官,但人家会忽悠。

石星也是看中了老沈能忽悠的本事,才选他去当大明朝的特使。

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即将展开!

万历二十年八月,沈惟敬抵达义州。

李昖带着朝鲜群臣亲自出城迎接。

接着,在朝鲜名臣柳成龙的陪同下,老沈前往平壤面见小西行长。

柳成龙一直把老沈送到平壤城北的大兴山,看着这个古稀老人慢慢走向平壤。直到那个瘦弱的黑点消失在视野里,柳成龙依旧没有离去。

倒不是柳成龙仗义,主要是他觉得沈惟敬此次出使完全就是找死。

现在走了,一会儿还得回来给他收尸,怪麻烦的。

本着谈判估计用不了多久的想法,柳成龙干脆站在大兴山上等。

沈惟敬一入城,日军就从四面八方冲出,将使者团团围住。

旌旗招展,盔明甲亮,武士刀泛着嗜血的寒光。

小西行长穿衣束甲,从排成方阵的队伍中缓缓走出,脸上还挂着冷笑。

只要他一声令下,小日子们就会冲上来,将使团剁成肉酱!

这么大的阵仗,搁一般人,估计早怂了。

偏偏沈惟敬不是一般人,人家是大忽悠,见惯了大场面,根本不带怕的。

只见老沈气定神闲,冲着满身杀气的小西行长大声喝道:“我大明朝百万大军即将杀过来,你怎么还不逃命,是想留在这儿等死吗?(天朝以百万众,来压境上,尔等命在朝夕!)”

随后,又指着小西行长身边担任翻译的和尚景辙玄苏,说:“还有你,一个僧人,为什么要跑到朝鲜的土地上滥杀无辜!不愧对佛祖吗!(上天好生,尔既剃发为僧,何来从逆夷虔刘我属国耶!)”

沈惟敬的大义凛然反把小西行长震住了。

他觉得,沈惟敬是一个勇士。

而勇士,不论在哪里,都应当受到尊敬。

小西行长的态度变得恭敬起来。

也算是沈惟敬幸运,小西行长这会儿也正希望讲和。

自开战以来,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冲锋在前,占平壤,败明军,堪称劳模。

只是出力虽多,运气却不太好,大的功劳基本没捞着。

比如围攻汉城的时候,小西行长率七万众正面交锋朝鲜军,追着溃军向西而去。

熟料,第二军的加藤清正趁机入城,俘获了朝鲜的王子大臣,交给丰臣秀吉邀功。‘’

于是,攻克汉城的首功,就给了加藤。

小西行长不仅很冤,还没地儿说理儿去。

谁让人家抓住了朝鲜的王子大臣呢。

一来二去,总是被抢人头的小西行长也就失去了作战的兴趣。

面对特使,小西提出了日方的和谈条件:

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归朝鲜,平壤以东归日本。

很苛刻的一个条件。

大明可不是满清,断不可能接受如此丧权辱国的合约。

但沈惟敬没有表示异议。

而是说自己无权决定,要回去上报皇帝,由皇帝来拍板。

在自己回国的这段时间里,希望日方能停止进攻,以免明廷怀疑日方和谈的诚意。

小西行长答应了。

就这样,沈惟敬空手套白狼,硬是为明军争取了长达50天的集结时间!

时至傍晚,大兴山上的柳成龙站得脚都麻了,也不见城内有什么动静。

他心烦意乱,干等的滋味属实不好受。

终于,紧闭的城门打开了。

沈惟敬步履从容的从城门里走出,身后跟着小西行长。

柳成龙惊奇地发现,杀人如麻的小西行长对沈特派员非常恭敬,临别前竟还不忘记挥手告别。

柳成龙搞不懂了。这个老头到底有怎样的魅力,竟然让残暴的小西行长以礼相待。

天朝派来的人,果然不同凡响啊!

03

完成使命的老沈开始收拾包裹准备回家。

他早已得知,宋应昌汇合李如松,率精锐明军跨过鸭绿江,已经进入朝鲜。

自己终究不辱使命啊。

老沈很骄傲。

于是,他就飘了!

回国的途中,碰巧路过李如松的军营。

这二货也不知道脑子里哪根弦儿搭错了,竟跑到李如松面前嘚瑟自己的外交功绩!

李如松默默听完沈惟敬吹牛逼,转身抄起家伙,就要活劈了沈惟敬。

一边拿刀一边骂:“谈判谈成这样还敢回来!看老子不剁碎了你!”

如松始至军。而惟敬归自倭,称行长愿退平壤以西,以大同江为界。如松大会将吏,叱惟敬奸邪当斩。——《明史纪事本末·朝鲜传》

沈惟敬懵了。

自己就是去拖延时间,谈判谈成啥样关他屁事!

可惜李如松丝毫不理会老沈的抗辩。

眼瞅着沈惟敬就要性命不保。

关键时刻,参军李应拦住了李如松。

“大人,这个人还有用,不能杀啊!”

“有用?有什么用?。”

“大人,我们可以这样这样……”

几十天后,平壤的小西行长再一次见到了将在未来坑他无数次的老友沈惟敬。

沈惟敬表示,皇帝亲自委任的首席谈判官李如松大人已经抵达朝鲜,现诚邀小西君出城谈判,共商和平大业!

小西行长虽说不认识李如松,但也不傻,一听要他离城商谈,总觉得有猫腻。

所以,他没有选择亲自去,而是派了二十个下属,去和李如松接洽。

这本来无妨,只要李如松有足够的耐心,还是可以钓到小西行长这条大鱼的。

问题在于,李如松并没有这个耐心。

这二十个替死鬼刚到李如松军营,误以为小西行长就在其中的李如松即令游击将军李宁上前抓捕。

这帮倭寇也是强悍,一看情势不对,拔刀就和明军干了起来。

饶是明军人多,最后还是跑了几个。

这下打草惊蛇了!

小西行长就是吃屎也不会随便出城了。

如此简单的计划被执行的漏洞百出,愤怒的李如松把火全撒在了沈惟敬头上。

“你去跟小西行长解释解释,必须让他放松警惕,方便我们攻城!”

沈惟敬自然不干呢。

图穷匕见!再去就真成找死了!

李如松不答话,只是晃了晃手里的刀。

就问你去不去吧?

你要去还不一定会死,你要不去一定会死的很惨!

在李如松的威胁下,沈惟敬只得胆战心惊地出发了。

然后奇迹出现了!

也不知道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说了什么。

反正,他成功让小西行长相信:

此次冲突,不过是一场误会。

误会的原因,是小西行长派去的那二十个人实在是太无礼,惹恼了李如松,才导致惨剧的发生!

说来说去,这都是你小西行长的错!你用人有问题,害得我都跟着挨骂了!

自以为做错了事的小西行长连忙向沈惟敬鞠躬道歉,随后又派心腹小西飞随沈惟敬一道,去向李如松谢罪。

见到小西飞的那一刻,李如松哑然失笑。

这家伙,也太能忽悠了吧!

行长遣牙将二十人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告行长。行长问惟敬曰:‘ 此必通事两误耳。’行长令亲信小西飞、禅守藤随惟敬谒如松,如松加抚遣归。——《明史纪事本末·朝鲜传》

04

在通过小西飞安抚了小西行长后,李如松再不敢耽搁,如闪电般杀到平壤城下。

此时,小西行长还被蒙在鼓里,以为这是明朝使臣的队伍,不仅没做任何防备,还在城门楼子设了个酒局,找来一堆歌舞伎吹吹打打,想和李如松增进一下感情。

本来吧,明军突袭平壤,应该趁小西行长不备杀将进去,速战速决。

但关键时刻,明军竟然拉了!

各军将领看见城门洞开,一群脸涂的惨白似鬼的人在城门楼子上跳大神,一时不知这是搞什么名堂,愣是吓得不敢进去!

几万明军就在城外徘徊,迟迟不敢进城!

小西行长再笨,也知道带着好几万人来,指定不能是谈判。

于是赶紧关城门,做战斗准备。

平壤之战正式打响。

六日,次平壤。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群倭花衣夹道迎。如松分布诸军,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明史·卷一百二十六》

平壤之战总共只打了一天。

开战之初,面对平壤坚固的城防,李如松果断调集大炮,朝着平壤南门猛轰。

没有重炮的日军虽然装备了大量火绳枪,也完全不是明军的对手。

在火炮持续的输出下,小日子血肉横飞。

(明军使用的红衣重炮)

炮击过后,明军步兵架起云梯,攀上南门城楼。

打头阵的便是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独门绝技鸳鸯阵,令无数倭寇刀下做鬼!

戚家军打开缺口,各路明军蜂拥而上。

李如松也意识到此时是攻破南门的最佳时机。

他亲自骑马,赶赴前线督战。

半路上战马被小日子的流弹打死。李如松从马上摔下来,摔得很惨,但依旧坚持着抵达前线。

战马都能被流弹打死,此刻的李如松已经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

主将尚且如此拼命,士兵岂有怕死之心!

明军士气大振,与日军激烈争夺南门!

小西行长调来大批守军防守。

结果顾头不顾腚,被明将张世爵趁机用大炮干碎七星门,手握三眼铳的明军骑兵策马冲入城内。

三眼铳,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铳眼的火铳,可以连续射击三下。

另外,这玩意还能当近战武器使,握着枪柄轮起来就是狼牙棒。

(明军三眼铳)

使用这种奇特武器的也不是普通骑兵,而是李如松麾下的劲旅——辽东铁骑。

辽东铁骑呐喊着冲进城,无数的小日子被敲碎脑壳,倒在明军的铁蹄下!

有幸见识到了明帝国最强步兵戚家军和最强骑兵辽东铁骑,小西行长的这顿揍也算没白挨。

经过一天的激战,平壤外围的几个城门全被明军攻破。小西行长损失惨重,率残兵退守内城。

李如松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深知,日军的增援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如果继续被小西行长拖在平壤,一旦增援赶到,里应外合,明军即使打赢,也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为次,李如松耍了个小计谋。

他找来被明军俘获的日军翻译张大膳,让他给小西行长递一封信。

李如松在信中表示,明军此战的目标就是收复平壤。只要小西愿意离开平壤,明军也不为难他,可以放他一条生路。

小西行长正愁自己无法突围,得信后如获至宝,立刻回信表示自己愿意滚蛋,请求李如松撤开包围的一角放他出去。

李如松同意了。

半夜,小西行长率残兵败将,从打开的缺口偷偷润出平壤。

路上,小西行长还担心李如松搞偷袭,命手下张弓搭箭,小心翼翼的前行。

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伏击。

小西行长逐渐放松了警惕,连连感叹李将军是个实在人啊。

直到行进到一处冰面上,再度遭到火炮的轰击,小西行长才幡然醒悟:

妈的,忘了明军有大炮了!

人家根本不需要靠近你,离着老远拿炮轰就是了。

不得不说,李如松的确是个狠人。宽阔的冰面上根本无处躲藏,日军只能干瞪眼,拿明军没有一点办法。

小西行长侥幸逃脱,但他的第一军伤亡了一万多人,完全被打残了。

明军的伤亡却不过数百。

05

平壤战后,李如松在追击途中轻敌冒进,于碧蹄馆陷入日军重重包围,败而退师。

促使李如松退兵停战的原因很多,这里只说两点:

一是战线太长,粮草接济不上。

在入朝作战前,宋应昌就跟朝鲜方面商量,希望后者能负担明军的粮草。

可李昖表示,战争爆发后,很多地方官都跑没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聊胜于无。

因此,粮草这玩意儿只能你们自己解决,我方爱莫能助。

由于无法从朝鲜方面获得粮草,李如松又不好意思去抢朝鲜农民的口粮(出国作战总是要注意形象),于是只能从国内运。

这么一来,补给线拉的很长。以明朝时期的科技和生产力,接济不上很正常。

另一个原因就是碧蹄馆之战,李如松损失近2000人。

虽说日军的伤亡是明军的数倍,但损失的明军几乎全是辽东铁骑。

在明末卫所制盛行的情况下,辽东铁骑说是明朝军队,其实更像李家的私人武装。

拿自家的人为公家卖命,不值当的。

再一个,由于头功问题,浙兵和李如松貌合神离,军心不稳。

因此,碧蹄馆之战后,李如松撤回国内。

朝鲜方面,只留下刘挺的一支川兵防守,双方暂时休战。

战后,围绕“封贡问题”,明廷和日本陷入了长时间的斗嘴皮子中。

骂架一直持续到四年后的丁酉再战才宣告结束。

在结束漫长的打嘴仗的过程中,哪位搅屎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呢?

当然是沈惟敬、沈大忽悠了!

3 阅读:300

评论列表

R9V5

R9V5

1
2022-12-23 20:41

那么问题来了,杀那20个小日子,到底是不是李如松的本意?

是烟火江湖

是烟火江湖

平凡人讲平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