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开始,我的朋友圈被一部电影刷屏了。
《金刚川》。
《金刚川》自然是好看的,截止昨天,它的票房已经达到了3.55亿,淘票票和猫眼也分别给出了9.5和9.4的评分。
有人说,《金刚川》通过三个视角展现出一场完整的战斗,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场景都足够让人热泪盈眶;
也有人说,影片以小见大,展现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那段惨烈而悲壮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当铭记那段岁月;
当然,还有人表示,《金刚川》的故事太沉重,今天的和平真的来之不易……
抱着百闻不如一见的心态,我走进了电影院,看完之后,我其实很难用理智在第一时间回想起剧中的细节。
不过心情倒是非常清晰,只剩下两个字。
震撼。
这份震撼,不仅仅来自于画面,来自于残酷的战争,更来自于战场上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我想说,终于有人记得,在非正面战场上,有人浴血奋战。哪怕,他们籍籍无名,史书上也不曾有过他们的只言片语。
他们,也是堂堂正正的英雄。
一、历史
《金刚川》的视角,相比起很多主旋律电影,是“小”的。
这份“小”,源自于它的历史背景: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最终阶段。金城战役,是志愿军在这场战争末期经历的最后一次大型战役,重要性不言而喻。
金刚川一战,是金城战役的胜负点。为了尽快到达金城,志愿军必须建造一座木桥,供大部队通过。他们的头顶,是敌军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周围腹背受敌,没有退路。
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从这段故事背景看,在金刚川上发生的战斗,不要说从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视角,哪怕是金城战役的角度来看,也是很“小”的一部分。论宏伟,它比不上最后的那场金城战役;论传奇和知名度,它也比不上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奇袭白虎团的事迹。
它甚至不是一次正面战场的胜利,这场战斗,只是为最后胜利的道路铺垫的一个序曲。
可是,“小”,就不重要吗?
没有修桥和防空,没有多兵种联合作战,最后的胜利,从何谈起?
这场“小”战斗里,临时搭建的金刚桥被一次次摧毁,又一次次修起,靠的,就志愿军永不熄灭的奉献精神。
《金刚川》,就是用最“小”的视角告诉我们:
工兵、高射炮兵、通讯兵、医疗兵……那些为了战争胜利奉献出生命的无名英雄,他们的付出,值得被看见。
一、英雄
《金刚川》在拍摄过程中切割了三个视角,通过三个普通士兵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战斗中方方面面的细节。
第一个视角,给到了李九霄饰演的刘浩,他是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中一个班长。
刘浩十九岁,上战场时间不久。他操着一口家乡话,和队里小胡唠嗑的时候,还会表达对逝去战友的怀念。
他的想法也是普通的——作为士兵,就是要有一颗到第一线上阵杀敌的心。听到高连长下达全连协助工兵连进行殿后的命令时,他脱口而出地顶几句嘴,然后就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可是,这样普通的刘浩,在完成普通的修桥任务的时候,却面对了最不同的局面——对方的空军在炸桥。
延时炸弹,空军轰炸,一次又一次,他们的桥被敌军摧毁。
作为一个普通的步兵,他能做什么?就算手中有武器,他的子弹,也永远不可能打中飞翔的“丧门星”!
在即将失去理智的时候,连长的一声“修桥”唤回了他的理智。
刘浩清醒了:战斗没有结束,桥必须修好,战友们还需要通过这座桥。
他要做的,不过就是扛着修桥的木材,一步,又一步……
前进,永远不要退缩。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
相比刘浩,关磊和张飞这两位高炮兵战士,在战场上的作用,更加扎眼,也更加危险。
吴京饰演的关班
长,是部队里的老前辈,他的战斗风格,是直接、硬抗——炮弹不够我不管,老子今天就是要把敌人打下来!
相比与他,张译饰演的张飞,看似完完全全的“人不如其名”:在亦师亦友的关班长面前,他唯唯诺诺;面对“丧门星”,他扣扣索索算库存,关磊再骂,他也坚决不多打一颗炮弹。
那么怂,哪像历史上的张飞。
然而,这两个性格迥异的炮兵指挥,掌握着本次战场上唯一能有效对抗高空攻击的武装力量——两台高射炮。有在,敌人不敢贸然前往战场探查我军的情况,我军的修桥进度也能得到保障。
高射炮有弱点,一旦暴露,就意味着风险,或者说——牺牲。
在面对美军“丧门星”的定点轰炸,两位经验丰富的炮兵指挥心里清楚,第一门炮上的人,活不久了。
张飞坚持要关磊去后面的隐蔽炮台,关磊插科打诨,笑着说要他用十发炮弹来换。张飞哽咽了,说:“能成。”
这句“能成”,是他要交换的命运——他要用自己的牺牲,换关班长的命。
关班长笑嘻嘻地拒绝了。谁的机会呢,谁牺牲不是牺牲?
这一笑,就是永别。
又一轮轰炸结束,张飞踉踉跄跄地走到满是血和硝烟的第一炮前,泪往心里流。
他的战友,朋友,永眠于此。
只是,战斗还在继续。“丧门星”又一次飞回了战场,眼看着桥面又一次要被炸毁。希望全无之际,张飞视死如归点亮了自己身边的汽油,他直视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发出冲天怒吼。
每一次牺牲都注定要有意义。
先前,是关磊保全了他们,那么这次,就用我的生命,换取桥上战士们的生机。
来吧!最后一次对决,俺张飞,莽撞人也!
三、桥之上,桥之下
《金刚川》的前三个视角,已经将70年前发生在金刚山下的故事讲到细节。
不管是工兵们一次次冲锋陷阵的修桥,还是张飞在发射最后一炮前的视死如归,每一个走进电影院看过《金刚川》的观众,都能在电影的前三个视角中讲出让自己动容的情节。
正因为如此,当第四个视角《桥》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我有一瞬间是疑惑的:
战斗的残酷、战友的情谊、团队的牺牲都已经在前三个视角中讲透。为什么要再加上《桥》?桥还能再说什么?
下一秒,《金刚川》把故事镜头给到了故事的叙述者,刘浩手下那个不起眼的士兵,小胡。
在这个战场上,小胡是更“小”的存在。他没有站到前线杀敌,身上也没有背负着不可替代的任务,从传统意义来说,他很难成为一个英雄故事的主角。
然而,他站到了那座桥上。通过他的视角,《金刚川》用缓慢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70年前的硝烟和牺牲——
那座简陋的战时用桥,在燃烧弹的轰炸下已然残破不堪,战士们化成焦土,永远站在了桥上。
悲壮,悲怆。
那瞬间,我在黑暗中忽然理解了《金刚川》的电影英文名字——The Sacrifice,牺牲。
谁在牺牲?是那些前赴后继的志愿军战士们。
他们为什么要牺牲?是为自己吗?是为了加官进爵,为了在战后载誉归来,收获人民的称赞吗?
怎么可能!
他们唯一想的,就像是小胡那充满乡音的旁白说的那样:
那一年,俺们唯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座桥。
他们只是想让战友们过去,去前线,去争取胜利……这样,祖国的父老乡亲们,就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不需要任何语言,只是随着长镜头的推进,《桥》的视角,就足够让人潸然泪下。
然而,此时此刻还不是《金刚川》电影的最高潮。离最后开战时刻还有时间。敌军的侦察机又一次绕到了金刚川。看到焦黑的桥面,飞行员下了定论:桥体大面积损毁,他们必定不可能到达对岸。
可下一秒,飞行员愣住了:有人在过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他看清楚桥的本体后,他震惊了。因为这座桥并不是由木头铺就,而是人。
他叹息了,这些人不可战胜。他们俯身为桥,只为了一个信仰:
从此之后,千军万马看不见我们,不要紧。
我们在这里,就这样无声地牺牲着。不需要史书留名,不需要被歌颂伟大。
只要我们此刻的牺牲,能换来后世安稳太平。
到这里,我算是真正明白《金刚川》海报上那句话:“融时代血肉金刚,换当下风平浪静。”《桥》作为《金刚川》最后一段的意义,不言而喻:
那些看似渺小的、无声的的牺牲都在桥下,战士们以血肉之躯托起桥上大部队前进的道路,也托起了民族走向未来的希望。
这就是《金刚川》,这部叙述抗美援朝战场上无名英雄的影片,最伟大的意义。
那些不被常人所见的牺牲,终于在《金刚川》中被写下。无名者,均是英雄。
最后我想说,客观而言,《金刚川》的一些情节还留有遗憾。譬如最后《桥》的部分,影片中的拍摄更多是象征意义,并不能作为史实去考究。
然而,这并不代表我要给《金刚川》一个差评。
即使细节值得被推敲,《金刚川》的立意、思考和镜头语言,也值得我们走进电影院一看。
毕竟,《金刚川》真的把自己拍成了一座桥。
桥那头,是过去沉重的历史。
桥这边,是未来更加繁华的。
这次,轮到我们站在桥上,回身去看:
出发的地方,有那么多可爱的人,他们,曾经为我们托起这座“桥”。
他们该被铭记,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