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命画家阎立本绘制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悬挂在太极宫三清殿的凌烟阁内。排名榜首的是李世民的大舅子,玄武门之变的设计师长孙无忌,排在最后一位的,却是名震天下的隋唐好汉秦琼,而此时,秦琼已经病逝五年的时间了。
作为各类隋唐评书的第一男主角,脚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英雄人物,秦琼的武功、统帅能力都要强于同时代的许多人。可在功臣榜上,秦琼落后于尉迟敬德、程知节,不如侯君集、张亮,甚至连屈突通、张公谨都要排在他的前面,是他的实力不够,还是因为在贞观时期不受宠信呢?
这是唐史读物《血腥的盛唐》中的一个小插曲。秦琼便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那么秦琼究竟是谁呢?
秦琼
秦琼,字叔宝,山东济南人,勇武过人。早年跟随隋将来护儿,深受赏识,秦琼母亲过世的时候,来护儿亲自前往悼念,面对手下的质疑,来护儿说出了那句给秦琼定性的名言:
“此人勇悍,有志气,日后肯定会取得前程富贵,绝不能以卑贱对他。”
多年后,秦琼转到张须陀手下效力,面对义军领袖卢明月,秦琼与罗士信二人夜袭卢明月大营,斩获良多,功勋卓著。张须陀在瓦岗败亡后,秦琼又转投到裴仁基的手下,跟随裴仁基投降了李密,与程知节一起成为李密手中八骁骑的统领。
童山之战中,李密受到宇文化及的猛烈进攻,手下部将全部弃他而去,唯有秦琼一人护佑在李密身边,带他冲入敌阵,勉强逃过一死。
可惜李密也仅仅是把秦琼等人当作勇将对待,对于瓦岗寨的前途,秦琼是没有发言权的。邙山大战,王世充击溃李密,由于单雄信临阵叛变,秦琼、程知节不得不向王世充靠拢,再次易主。
秦琼投奔李密
王世充为人气量狭窄,奸诈狡猾,喜欢诅咒发誓,胡说八道,投奔而来的程知节与秦琼对他非常不满。唐军与王世充对阵九曲时,秦琼便与程知节带着手下数十人,堂而皇之地抛弃了王世充。
秦琼的临阵叛逃,给了王世充致命一击,原先瓦岗投降的将领李君羡、田留安等人也相继离开王世充,成为李唐的一份子。
在李世民中原大战王世充、窦建德时,秦琼与李世勣、程知节等人并肩作战,立功良多。尤其是洛水伏击刘黑闼的战役,切断了刘黑闼的前进道路,为李世民击败刘黑闼打下了基础,这个时候的秦琼是受到赏识的,武官地位也高于程知节、李世勣等人。
秦琼在李唐地位很高
然而,一切都随着玄武门之变而改变。李世民政变前,秦琼并未出现在秦王府的视野中,他不像长孙无忌那样整日守在李世民的身边出谋划策,也不像程知节那样抗拒李渊的命令,死守秦王府。
秦琼更像是一个靠近李世民的摇摆者,他对李世民忠心不二,却更忠诚于李渊。秦琼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却不支持他对李渊采取行动。因此,当玄武门之变爆发,尉迟敬德在玄武门内大杀特杀,斩掉李元吉的头颅,侯君集在海池控制李渊的时候,秦琼却消失了。
即使史书中轻描淡写地绘制了一句秦琼守卫玄武门,抵抗薛万彻的两千兵马。可将薛万彻拦在玄武门之外的是力大无穷的张公谨,迫使薛万彻逃亡的是尉迟敬德,与秦琼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秦琼就像李靖、李世勣一样,与玄武门之变隔绝了。李靖与李世勣是既没有出工也没有出力,而秦琼是出工了,却未出尽全力。
玄武门之变秦琼未立奇功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并未对没有支持他的武将大肆屠戮,反而为了收揽人心,将他们捧上高位,秦琼也顺利地当上了左武卫大将军,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李世民正需要他们这些将领替他扫平天下,开创一个盛世太平的时候,秦琼却退居二线了。
秦琼之所以退居二线,有李世民的原因,也有他自身的原因。对于玄武门之变的局外人,李世民常常都是大棒加萝卜一起,李靖攻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李世民因为一点小事,便将他大加训斥,吓得李靖差点以为要命丧黄泉了,整日惶惶。
而在击败吐谷浑后,李靖更是闭门谢客,连亲戚都不见,只为了不受李世民的猜忌,这些都被秦琼看在眼里。
李世民打压李靖
秦琼是开国功臣,像他这样的人物在李世民时期比比皆是。李世民并不担心他们对皇权造成威胁,他们也没有能力左右皇权。但是,秦琼等人却会影响到李世民的国策和声誉,一个开国功臣,一旦不遵守法纪,自以为功劳卓著,不遵守皇帝的规定,势必会给皇帝造成两难的局面。
杀功臣,李世民的声誉会受到影响,不杀功臣,反而是纵容他们胡作非为。因此李世民必须时刻敲打他们,他训斥李靖,指责尉迟敬德,贬黜李世勣,都是同样的目的。
然而,有些人是不需要敲打的。饱受伤病困扰的秦琼便是其中之一,历经四主让他摸透了领导的心思,即使功劳再大,能力再强,也应该谨小慎微地活着。
秦琼一生谨慎
王觉仁在《血腥的盛唐》中对秦叔宝描绘的不是很多,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相比于程知节、尉迟敬德,秦叔宝在贞观一朝的存在感微乎其微,比不上年老有余、屡次发动灭国战争的李靖,也不如李世民后期最为倚重的大臣李世勣,而过早的离世也让他进一步远离李世民的核心集团,将他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末尾,已经是足够的荣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