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梁兴初回京,尤太忠对任桂兰说:黄老对老梁有了正确评价

卓子淳晨霓说科技 2024-12-07 12:29:31

1977年,沉寂近20年的开国大将黄克诚复出,出任中央军委顾问。一年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黄克诚被任命为中纪委常务书记。

黄克诚

中纪委的工作,在于为老干部平反、整顿党籍,黄克诚作为常务书记,担当的任务非常艰巨。不过中央如此看中黄克诚,正是他的铁面无私,以及他极高的资历和显赫的功绩。大多数干部见了他,都要尊称他一声“黄老”。

“解放”干部,是黄克诚上任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国中将、原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的问题,就是黄克诚关心的重点。

1980年,梁兴初从太原回到北京,等来了一个好消息。他的接任者,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尤太忠,在与梁兴初妻子任桂兰的见面中说:“黄老对老梁有了正确评价。”

那么,梁兴初究竟经历了什么?黄克诚又是如何解决他问题的呢?

毛主席派梁兴初到成都,与张国华搭档

1953年7月,朝战停战协议签署后,梁兴初率领38军回国,部队驻扎在吉林丹东。

此时的梁兴初与刚入朝的梁兴初相比,多了一个“万岁军”军长的称号。第二次战役中,38军一雪前耻,奔袭三所里,截断美军退路,令彭德怀对梁兴初刮目相看。朝战后期,梁兴初任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指挥4个军,一时风光无限。

不过梁兴初回国的第二年,就离开心爱的38军,接受组织任命,出任海南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成立后,他又出任军区副司令员,成为大军区副职领导。

广州军区猛将云集,尤以四野出身的将领最多,比如黄永胜、李天佑。不同的是,这二人后来都调到北京,梁兴初则去了成都。

1967年3月,梁兴初接到一个令他五味杂陈的消息: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他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张国华

从大军区副职到大军区正职,梁兴初官升一级。但他并没有显得很高兴,因为他出生在江西吉安,抗战在山东,解放战争从东北打到广西,与大西南没有多少交集。而且成都军区以二野官兵最多,他一个“外来户”,能不能实施有效管理?

梁兴初不想去,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却下了死命令:“成都必须去,有意见保留!”梁兴初不再推辞,先去中央报到。

在北京,梁兴初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分析了成都军区的形势,称司令员一职非梁兴初莫属。随后总理又问:“你知道张国华吗?他给你当政委可好?”

“知道,知道!在江西苏区的时候,我们在同一个连队,他是司号员,我是通信员,老朋友了!”梁兴初热切地回答。

张国华是二野出身,立过解放西藏之功,又与梁兴初有着不错的交情。中央让张国华给梁兴初当政委,一起开展工作,可见中央的良苦用心。

“你喝了他的茶,不是他的人”

梁兴初到来前,成都军区局势不稳,机关几乎瘫痪。作为一名 能征善战的将军,梁兴初英明果断,以长远的眼光出发,在张国华的配合下将四川局势稳定了下来。

然而在1971年,梁兴初却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9月14日,张国华通知梁兴初:“那个在庐山会议上第一个讲话的人,带着老婆逃跑了,军委下令各军区戒备。”

梁兴初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根据中央要求,下令成都军区戒备。回到军区后,一向耐不住性子的他,给北京的老战友黄永胜打去电话询问。黄永胜只回答一个字:“是。”

梁兴初恍然明白了,原来这个“逃跑”的人是林总。梁兴初自认光明磊落,在林总麾下打过仗,但交往不多,谈不上什么感情。可他考虑得还是有些简单,他出身四野,自然而然被认为是林总的人。更为关键的是,事后他给黄永胜打电话,很容易被人误解。

果然仅仅一个月后,梁兴初就被请到北京,讨论他的问题。梁兴初主动澄清,他只拜访过林总两次,一次和张国华一起去的,在林总住处喝了茶,一次只看了电影。

梁兴初的处境非常危险,好在,毛主席一锤定音:“你喝了他的茶,不是他的人嘛!”

梁兴初不理解毛主席的深意,回来问秘书岳广运。岳广运兴奋地说:“这是明摆着的,毛主席是为你开脱!”

梁兴初认为,和林总的接触都属于正常范围,自己问心无愧。不过回到成都后,一些人还是拿此事做文章,声讨起他来。

另一方面,妻子任桂兰的处境也不乐观。1972年,成都军区政委张国华在四川大学演讲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去世。

张国华患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身体一直不好。正是考虑到这一原因,中央才把他从西藏调下来,回成都工作。因此张国华去世,一来是因为基础病,二来跟长期超负荷工作有关。

然而作为军区医院门诊部主任的任桂兰,却被人怀疑,张国华的去世与她有关。

一时间,梁兴初夫妇的日子都变得不好过了。

下放太原,夫妻俩相濡以沫

1973年3月,梁兴初还是没能逃过被下放的命运,从成都出发前往山西太原,在义井化工厂劳动改造。

梁兴初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处理结果下来的时候,他急火攻心,竟引发心脏病发作,在医院住了半年身体才有所恢复,马不停蹄到太原报到。

身为妻子的任桂兰,对梁兴初的病情了如指掌。她实在放心不下丈夫,屡屡向组织申请,请求调往太原。

总政主任李德生同情梁兴初夫妇的遭遇,但也不放心,问任桂兰:“你吃得了苦吗?”任桂兰毫不犹豫回答:“我愿意接受劳动改造!”

当时的梁兴初已经61岁,但他是打铁匠出身,对劳动人民抱有深厚感情,劳动起来也不遗余力。到太原不久,他就和化工厂的工人打成一片,没有一点将军的架子。

在上班的路上,工人们老远看到梁兴初,有称呼他“老梁”的,也有称呼他“梁师傅”的。不管是哪种称呼,梁兴初都不介意,热情地回应着。

任桂兰在照顾丈夫的同时,也主动给工人们和附近的群众看病。她来者不拒,尽力解决患者的病痛,遇到腿脚不好的,她还亲自上门诊治,刮风下雨也不耽误。

梁兴初在太原待了7年,日子过得还算平静。但让他感到担忧的,还是他的问题迟迟没有结论。他一开始满怀希望,相信组织能给自己一个交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希望变得渺茫,甚至变成了绝望。

更让梁兴初觉得委屈的是,他的两个儿子本来有参军的名额,厂里也出了介绍信。可是因为梁兴初的原因,两个儿子又被部队退了回来。

铁骨铮铮的梁兴初,也忍不住掉下眼泪,自责不已。

黄克诚出面,晚年有一大遗憾

转眼间时间来到1979年,梁兴初的平反仍没有任何头绪。就在这个时候,重新出山、坐镇中纪委的黄克诚说了一句决定梁兴初命运的话:“梁兴初的问题,要在9月前结束调查。”

黄克诚为梁兴初说话,消息很快传到太原。梁兴初大喜过望,言辞恳切写了一封申诉信,由妻子任桂兰带去北京。任桂兰赴京后,找到原39军军长吴信泉,委托他转交。

黄克诚看完来信,专门组织了一个纪检会议。他在会议上伸出9个手指,发自肺腑地说:“他是打铁出身,一生立功无数,负伤9次,这样的人会反对主席吗?”

在黄克诚的关照下,梁兴初境遇好转了许多。1980年11月,他重返北京,住进了赵家楼招待所。

梁兴初等待结论期间,让妻子任桂兰回了一趟成都,取夫妻俩的行李。任桂兰刚回去,尤太忠就找了过来,欣慰地说:“黄老对老梁有了正确评价,中央、军纪委催促我们尽快落实、上报。”

终于在1981年,梁兴初彻底平反,恢复大军区正职待遇。叶帅本来想让他到济南军区或沈阳军区但顾问,但顾问这个职务,“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不问”,梁兴初不愿意,干脆离休。

离休后的梁兴初住在招待所,直到1985年,干休所的房子盖好了,他才搬了进去。可他还来不及享受乔迁之喜,就因为一场重感冒住进了301医院。当时临近国庆节,医生以为只是小感冒,没有当回事,却因此造成梁兴初病情的急转直下。

1985年10月4日,梁兴初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几位老战友前来看望的时候,他道出一大心愿:希望能去西藏看看。老战友问他为什么去西藏,他郑重地说:“这是毛主席交代的任务!”

原来在1968年,梁兴初到北京汇报工作的时候,毛主席问他:“你去过西藏没有?”

梁兴初愣住了,老实回答:“还没有,回去马上准备。”

西藏是成都军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身为军区司令员,梁兴初却被去过西藏,内心特别惭愧。然而他身体状况向来不好,西藏条件又实在恶劣,他虽然回去准备,却始终没能成行。没有去过西藏,也成为梁兴初的一大遗憾,感觉愧对毛主席。

然而梁兴初已经没有时间圆梦了。一天之后,他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