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前的二战东线战场,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国进行一场势均力敌且史无前例的坦克大会战,据不完全统计,交战双方投入了总计280万兵力,参战飞机高达2000架,而在至关重要的装甲洪流对决中,苏德两军几乎押上了全部精锐,出动了总计8000多辆坦克、自行火炮和装甲战车,也正因此,这场库尔斯克会战成为军事界“坦克大对决”的代名词。
整整80年过去,在原本的二战东线战场,又有一场影响欧洲战略安全的大战爆发,那就是乌克兰危机。过去一年的时间内,俄乌两军大部分处于胶着状态,谁也无法彻底掌握战场主动权。现如今,伴随着西方坦克、装甲车、火箭炮等重量级军援的交付,泽连斯基领导下的基辅政权,也开始尝试对俄军发动全线反攻。可谁曾想,俄乌两军刚交上火,结局就让整个西方军事界大吃一惊。
根据俄国防部发布的现场视频和照片显示,接受北约训练的乌军王牌第47机步旅,遭遇俄军近乎“屠杀”式的火力打击,一大堆装甲车辆在野外道路上沦为废墟,包括至少3-4辆豹2坦克、4辆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还有数不清的BMP-2步战车和其它坦克、扫雷车等。
从现场照片分析,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首车踩了地雷导致略带受损,后排战车躲闪不及,被俄军远程火力点名。最终在一轮立体打击过后,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铁棺材”。损失苏联时代的老掉牙坦克,乌军并不心疼,不过北约援助的豹2坦克刚亮相乌东战场,就成为俄军活靶子,不仅仅是让泽连斯基脸上无光,更是在打朔尔茨的脸。
长期以来,豹2坦克都是德国军工业的代表作,尤其是豹2A6,长期霸占世界最先进主战坦克头名位置。在当代主战坦克最重要的三大领域——机动、防御和火力上,豹2A6都是其他坦克所学习、对标的对象。这款在排行榜上无人能及的优秀坦克,却在首战中吃瘪,除了乌军能力不足的客观原因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作为“陆战之王”的坦克,在现代战场上尴尬的处境。
坦克地位战场上主角所大放异彩,主要集中在二战时期。二战期间,交战双方为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执行不同的战场任务,设计研发出形态各异的坦克,有作侦察使用的轻型坦克,做主力作战使用的中型坦克,还有起到火力支援的重型坦克。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巨头着力发展在“火力、防御、机动”领域属性平衡的中型坦克,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流行至今的主战坦克。
越战时期,武装直升机大行其道,搭载空射反坦克导弹、多用途火箭弹和榴弹发射器的武装直升机,能够轻易对陆地上移动的坦克进行绞杀,坦克集群的出动,都要担心被敌方空中火力所瞄准。现如今,随着信息化、电子化现代技术的发展,武装直升机的反坦克职能,逐渐被无人机、巡飞弹、单兵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取代,作为地面战场上最受各方“照顾”的对象,坦克这位“老家伙”是越来越难应付不过来了。
为在高强度的现代战场上存活下来,各国坦克无一例外都选择加装更多反应装甲,通过堆叠装甲厚度来抵消反坦克武器的杀伤。不过这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操作,只不过是权宜之计,难以从根本上消解坦克的生存焦虑。而且加装装甲过多,势必将制约机动和火力属性的发挥,而且附加装甲主要集中在坦克前后方,车体侧面的防护能力依然相当有限,车辆顶部的防御力更是不够看。
既然叠甲操作不是灵丹妙药,那么是否意味着坦克将从现代战场上淘汰?中国99A主战坦克,将如何避免步豹2的后尘?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坦克是现代战场上最主要的移动火力平台,相较于步战车、自行火炮等装备,它还拥有不可比拟的防御优势。在地面作战中,只要坦克和步兵战车高效配合,陆军装甲部队就能拥有类似于“绞肉机”般的能力。其次,坦克还有着不错的持续作战能力,除了可用于高强度的军事作战外,还能在中低烈度作战中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坦克的基本形态或许会发生变化,但不会从战场上消失。至于以99A为代表的中国主战坦克,并不会轻易沦落到乌军手里豹2坦克的悲惨下场。原因很简单,以前坦克是地面战场的核心,需要火炮、步兵等战斗要素为其提供配合。
而在现代战场上,坦克已不是不可替代的主角,各种战机、直升机、无人机、卫星通信等设备共同组成一个合成化战斗网络,体系作战才是核心,单打独斗只会被对方“骑脸输出”。说起体系作战、合成化战斗,解放军陆军部队经过起步阶段落后于美国,不过由于21世纪美军陷入反恐作战的泥潭,并未取得明显进展,反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陆军合成化体系作战方面,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