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两个文化IP火出了海外,一个是WuKong(《黑神话·悟空》),一个是Wing Chun(《咏春》)。
网友笑称:都是把西方朋友“打服”的。
《咏春》英国演出海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IP都与深圳息息相关,尤其是深圳原创舞剧《咏春》。
这是《咏春》继2023年在新加坡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再度以商业化方式“出海”,再一次在大洋彼岸用“深圳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01
深圳“叶师傅”,伦敦“踢馆”
在正式演出前,《咏春》就在伦敦掀起了一波关注热潮,《咏春》的演出预告海报不仅在伦敦街头、地铁等地方可以看到,还登上了英国最大购物中心韦斯特菲尔德购物中心的广场大屏。
对于这伦敦处处见的阵势,有网友调侃:“这一次我们真的去踢馆。”
不得不说,“踢馆”这个词有点妙,用在《咏春》 这次出海之行,很是形象。
这一次,《咏春》是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展的商业化演出,通俗点说,就是卖票,看票房的。受不受欢迎,口碑如何,票房会给出最直观的答案。
而8、9 月正值伦敦西区 “演出季”,这意味着,《咏春》除了要当“文化使者”,还将以“竞争者”的姿态,与几十部来自世界各地的舞台剧 “同台竞技”。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要“踢”的“馆”也大有来头——坐落于著名的 “伦敦西区”的沙德勒之井剧院(Sadler’s Wells Theatre),建于1683年,是英国表演艺术的重要源头。300年来,是全球艺术表演者都向往的神圣殿堂。
《咏春》正是登上沙德勒之井剧院的国内首个精品剧作。
韦斯特菲尔德购物中心广场大屏的《咏春》的演出预告
在顶尖舞台和高手“过招”,这情节和电影《叶问》竟也有了不谋而合。
叶问初到香港开班授徒,却被严斥违反香港武术界规矩,须接受于一炷香时间内通过各门派挑战才能授徒。
于是叶师傅迎难而上,凭借咏春拳力挫各派掌门,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而现实中,《咏春》“叶师傅”也做到了。
8月30日晚上,《咏春》完成了英伦首秀,演出票早早售罄,现场座无虚席。
借用现场一位中国观众的话来描述:看到现场的满座率我惊了!很多(伦敦)本地人来看这个舞剧(虽然之前也想到了老外喜欢Chinese Kung Fu)。尤其下半场那掌声是一阵接一阵,根本没停!感觉每一个演员每一个细胞都在表演,太震撼了!当演出来到尾声,谢幕“冲台”如约而至。演员携手主创团队多次返场谢幕,全场观众更是起立鼓掌,欢呼声此起彼伏。
要知道,来这个剧院看演出的观众,都是艺术要求极高,对演出相当挑剔的人。
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首演现场
不同于《黑神话·悟空》的全程硬核且有一定理解门槛,“逼”得无数西方网友连夜恶补西游记,《咏春》以舞蹈这一无国界的艺术语言,以刚柔并济、舞武融合的创新形式,让西方朋友无门槛地感受到亿点点来自东方的震撼。
威尔顿资本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史蒂芬·巴特 (Stephen L. Barter)看完演出后就说道:“我们在英国看惯了古典芭蕾、现代舞的演出,而《咏春》完全不同,它传达了非常强烈的情感,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成功地传达了其中的内容,它也具有国际性,任何人都能‘读懂’它。”
观众Rafal Skorzewski则激动地说:“《咏春》带来的震撼将在我的脑海中停留很久很久。我和女儿一定会再来看一遍的,下一次我们要买更靠近舞台的座位。”
随着首演观众口碑释出,周末这两天,热度延续,并且较首演有过之而无不及。
8月31日的两场演出直接“卖爆”,在31日时,9月1日的场次就已几近售罄。
在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大堂,被《咏春》吸引的伦敦观众涌入。为了维持现场秩序,剧院不得不加派人手,光安保人员都接近10名。
毫无疑问,《咏春》在伦敦火了,这次“踢馆”取得了开门红,还是当地人愿意买单那种。
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大堂,图源 深圳特区报
02
《咏春》出海,“直面天命”
《黑神话·悟空》中,玩家控制的游戏角色叫“天命人”,“直面天命”这句slogan一夜之间成了无数玩家的口头禅。《西游记》第73回中便有一句:“放马西行,直面天命” 。
事实上,舞剧《咏春》也有点“天命人”的意味,因为出海到西方去,并非偶然,可以说既是“宿命”,也是“使命”。
不妨来捋一捋《咏春》出海的“升级打怪”之路。
2022年,广东省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上,提出了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特色的扛鼎之作。
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咏春》这一深圳文艺精品应运而生。
《咏春》剧照。
《咏春》在创作谋划之初,就从国际视角、当代视野出发,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世界人类的共同审美作为艺术表现形式。
于是,有了武术和舞蹈的结合,以舞融武,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
有了 “双非遗”——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香云纱”同台呈现,将国家级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创新融合于舞台剧中,链接起两个时代;
有了电影版质感的双故事线、双场景“戏中戏”。
《咏春》剧照。
时间来到2023年6月,《咏春》在走过全国十多个城市后,第一次在外事活动中亮相。
作为在北京举行的“深圳故事”主题推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咏春》获得了29国驻华使节和多位国际组织代表的强烈反馈,多国驻华使节更是纷纷发起“邀约”,希望将《咏春》这场艺术盛宴带回自己的国家。
当年9月底,《咏春》首次赴新加坡试水海外舞台,受到40多个国家驻新加坡外交使节、新加坡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和热烈追捧,总商业票房打破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历史记录。
这是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海外首秀,也是“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的重要环节。
2023年底,一个名为《新春·咏春》的宣传短片出现在了全球不少核心商场、机场和口岸等地标的大屏幕上。这是舞剧《咏春》演出团队与奥斯卡影后杨紫琼以及国际知名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的一次梦幻联动。
这次和国际一线品牌、国际一线影星合作,正是对深圳这台原创舞剧国际化和国际一流品质的高度认可,给《咏春》走向世界再添底气。
2024年新年首周,《咏春》在港连演5场,更是创造了场场火爆的热烈场面,并宣布了2024年全球巡演的启动。此前,《咏春》已累计在34个城市演出137场。
当下,《咏春》在英国的演出正如火如荼进行中,12 场演出结束后,总演出场次将刷新至 202 场,并且将首次在海外迎来 200 场演出节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规模和场次在中国舞剧出海的历史上,在英国还是首次。
第三次出海时间和地点也已确定,10月4日至6日,国庆期间,《咏春》将启程法国,在巴黎会议宫演出4场。
《咏春》剧照。
这么看着似乎只是时间的推移和演出场数、演出地点的更迭,但实际上每一次排练,每一场演出,每一次出海,都是一场挑战和磨砺。
且不说为了追求完美的效果,《咏春》全体演员进行了一年多的武术学习,在长达6个月的排练期里,每天完成近12小时高强度的排练,即便是巡演周期里,演出之余,也做到了“拳不离手”。
剧本、演员、道具、舞美等等,也不断地在进行打磨,优化,甚至还会为了最优的演出效果,进行因地制宜的“特调”。
拿这次英国演出举例,由于沙德勒之井剧院的剧场与国内剧场的“大舞台”在进深、宽度上有很大不同,《咏春》主创团队为此准备了“特调版”。
《咏春》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在演出内容上,我们根据英国观众的喜好,更加突出和强化了舞武融合的部分。”
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舞剧《咏春》编剧冯双白曾说,“我们首先是把作品立起来,把年轻观众吸引进剧场。这一点,目前看来《咏春》已经做到了。接下来就是不断打磨、锻造,朝精品、经典的目标迈进。”
悟空的目标是取经,《咏春》的目标则是成经(典)。
一掌一拳,一步一脚印,深圳“叶师傅”终将成为“一代宗师”。
《咏春》剧照。
03
《咏春》海外爆火背后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这个词近几年大家应该没少听。
无论是《黑神话·悟空》还是《咏春》出海,我们看到了这个词变得具象化。
分享两段社交媒体上让我印象深刻的观后感,它们都来自观看了英国首演的中国同胞:
“在异国他乡看到这种熟悉的运动和表演,熟悉的音乐和美学,熟悉的主题和价值观真的非常激动……这些熟悉的种种加在一起让我从上半场开始眼眶就没干过……看的时候中间有几次恍惚了,感觉回到了北舞舞蹈剧场,而余光捕捉到的一个个面孔又提醒我,我才是那个‘老外’!真希望更多中国舞剧走出来,今晚的Sadler's Wells 为中国舞剧疯狂。”
“今天是中国原创舞剧《咏春》的英国首演,在现场看真的好震撼,特别飙泪,从刚开场哭到最后。一开始感叹国内舞剧出海的不易,后来被剧情感动,到最后又被演员的匠人精神所震撼。真的很推荐,现场不仅中国人去看,也吸引了好多当地观众,他们也都很享受其中,如果有机会,小伙伴真的可以去看一看!”
什么是文化自信?我想,大概这就是吧。
无论身处何处都与祖国的文化同频共振,为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不吝赞美和推荐,为蕴含中华文化的演出走出国门深感骄傲,为中华文化震撼西方世界而热泪盈眶……
舞剧《咏春》剧照 张曦丹摄影
《咏春》敢以商业化模式出海,何尝不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呢?国产的文艺精品,中国的文化底蕴,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份自信让西方观众掏腰包,并保证值回票价。
正如剧中叶问在香港打开了咏春的“一扇门”一样,舞剧《咏春》也在国际演艺市场、国际传播上打开了“一扇门”。
通过这扇“门”,可以看到深圳“理工男”以外的文艺一面,可以看到深圳开放、创新、包容、拼搏的城市气质,可以看到深圳多元而高质量的文化追求,更能看到广博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有观众“二刷”后表示,希望“十·一”能去深圳。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看完演出后则表示:这部舞剧能帮助英国建立对中国文化与中国文明的了解,我知道很多中国人都很了解英国文化,但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不够,《咏春》会帮助英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也需要让更多的英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确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是时候了,更多地走出去,给世界带去东方力量带来的审美和震撼。
而于深圳,相信《咏春》只是一个开始,将来定会有更多的文艺精品诞生并走出国门,通过讲好“深圳故事”,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舞剧《咏春》剧照 王徐峰摄影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