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1日,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消息称,一架解放军的军无侦-7无人机穿越宫古海峡,在日本及太平洋周边海域飞行。随后,这架无侦-7在宫古岛南方空域旋回转向,再次穿过宫古海峡,飞回中国方向。为应对中方无人机,日本航空自卫队也紧急起飞了战斗机,以备不时之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0305fe9b7b51bf845198a9e49b63919.jpg)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防卫省也在随后表示,这是自卫队首次在日本附近发现无侦-7无人机,同时这也是日本自卫队首次拍摄到“无侦-7”无人机的照片。为何日本自卫队如此紧张呢,因为“无侦-7”无人机此前就曾被美国方面点名,美国媒体《国家利益》誉为是足以与美国研制的“全球鹰”无人机相媲美的“划时代利器”,相较于无侦-7无人机,它的另一个代号或许更为人所熟知,这就是“翔龙”无人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055e27685d304ecda787edc041d3f1a.jpg)
“翔龙”无人机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一款大型无人机,罕见的连接翼气动布局,气动布局设计十分优秀,因此也曾多次被外媒报道,虽然该机的照片此前就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但首次公开曝光还是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翔龙”无人机巡航台海时,就曾被台媒称之为解放军的“战略之眼”台媒认为,无侦-7无人机不仅仅能够执行侦查监视,战场态势感知和情报收集,以及信息中继等任务,同时还能够为反舰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等指定目标,威胁相当巨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ccf801604d92c81087f5ae40bc2762a.jpg)
不过日本方面此次显然是有些小题大做了,实际上,无侦-7“翔龙”无人机与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用途类似,是一款性能卓越的高空无人侦察机,而且本身宫古海峡也是标准的国际航道,中方无人机的此次飞行完全符合国际上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进入日本领海或领空,是一次完全合理合法的飞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日本方面的说法,无侦-7无人机是日本方面确认到的第4种中国无人机。而越来越多的中国无人机具备远洋飞行能力,也代表了中国无人机技术的不断飞跃。除了无人机之外,前段时间中国海军的辽宁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穿越宫古海峡前往太平洋地区进行飞机起降训练,也引发了日本自卫队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7daa1f631cda05f0271f06c7fac1484.jpg)
早在2009年开始,中国海军就已经穿越宫古海峡进行远洋训练了,而近几年中国海空军穿越宫古海峡越来越频繁,这也与海空军的高速发展有关。如果说上世纪的中国海军只是一支近海防御性质的力量,到了新世纪,中国海军在短短二十多年内就完成了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的蜕变,拥有了自己的航母,盾舰等一系列先进武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cb6b695dce42e648cfcc146d7834bb8.jpg)
而空军的发展也与海军类似,上世纪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以二代机为主,90年代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SK是我们当时仅有的三代机,新世纪之后,像是歼-10、歼-11B、歼-15、歼-16、歼-20这样的新型战机百花齐放,再加上轰-6K,轰-6N、运-20、运油-20等战机的出现,极大的拓展了中国空军的作战半径,所以前出西太平洋作战和执行各种远洋训练任务,几乎是必然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7cd39fb87638421b73a4775d6ecaf53.jpg)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提出了所谓的“岛链战略”,其中第一岛链指的就是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中国台湾省,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基地群组成,它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韩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这两个岛链对中国的针对性还是很强的,
但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不断发展,美国想要利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概念困住高速发展的中国海空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