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斩获2024年全球销量三冠王,坚定技术路径得到了完美兑现

钢炮同学 2025-02-07 17:28:14

2024 年,或许是过去 10 年里,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比亚迪,这个带领中国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弯道超车的企业,在这一年里表现卓越,成功斩获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以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成为当之无愧的 “三冠王”。

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坚定的技术发展路径也得到了完美兑现。

竞争白热化中的比亚迪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大车企争相发力。

在这场角逐中,比亚迪以427.21万辆的年度销量傲视群雄,同比增长41.2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相比之下,上汽集团以401.3万辆的销量出现20.07%的下滑,中国一汽以320万辆的成绩同比降低6.97%,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分别以268.3万辆和217.7万辆的销量位列其后。

对比之下,比亚迪在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了。

品牌价值的较量中,比亚迪同样展现出强大实力。

394万辆的品牌销量遥遥领先于大众的285万辆、长安的223万辆和吉利的166.9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比亚迪更是以427.2万辆的傲人成绩远超特斯拉的178.9万辆,彰显出其在新能源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

即使是在世界的舞台上,比亚迪也并未逊色于其它传统车企。

比亚迪成功的核心密码

在比亚迪总部里,有八个大字赫然印在墙壁上“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这便是比亚迪能够斩获三冠王的秘诀,是产品和技术造就了中国销冠。

比亚迪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技术突围战里,比亚迪从“跟随者”成长为“定义者”。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入202亿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42%,稳居国内车企研发投入榜首,累计投入更是接近1500亿元。这些投入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刀片电池、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创新技术相继问世,为比亚迪车型注入了卓越性能。

2024年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融合了顶尖的发动机、EHS系统和温控系统,开创了全球油耗新标准。"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推出,则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迈入新纪元。

深知人才是企业腾飞的翅膀,比亚迪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2017年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到2023年形成"三站三基地"的博士后培养格局,再到建立11个研究院,比亚迪为创新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近年来,公司吸纳了超过5万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培养的近1600名博士后更是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种对人才的长期投入,为其技术迭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继续引领新能汽车新时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成熟期。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超70%,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万辆。政策层面,“双积分”制度、碳中和目标及欧洲《新电池法》等法规,将持续倒逼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与此同时,智能化(如城市NOA无图导航)、网联化(V2X车路协同)正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口,比亚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不断提升,市场潜力正在加速释放。比亚迪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有望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特别是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持续突破,将为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比亚迪除了巩固国内优势的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其已在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并计划在欧洲推出高端品牌“仰望”。技术层面,比亚迪正研发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等下一代技术,目标将续航提升至1500公里。此外,其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智能驾驶芯片“璇玑”,有望在2025年量产,进一步强化技术护城河。

比亚迪的“三冠王”绝非偶然,而是技术深耕、人才积淀与战略定力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领跑者,更代表了中国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转型成功。未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比亚迪的“技术长跑”或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竞争规则,为中国智造书写新的篇章

0 阅读:0
钢炮同学

钢炮同学

诱惑很多,一切皆为生活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