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垃圾分类搞不起来?

沉默的寒蝉 2023-05-22 22:57:16

垃圾分类,本质上是对于垃圾处理能力的一种补偿,而中国垃圾分类因为财政模式和劳动力过剩的国情就显得“没那么必要”,所以

有很大差别。

举个例子,加拿大全国垃圾分类是有一定差异的,温哥华

本身虽然只有200万人,但南部Fraser river已经因为生活垃圾污染发臭了。

那怎么办?增加垃圾回收预算?那垃圾费

就要涨,老百姓不高兴。那怎么办?麻烦各位动动小手分个类吧。

Fraser河虽然相对没那么重要,但温哥华本身是很依赖环境的,南边臭气熏天怎么吸引投资?所以大家只能接受。

总的来说,越小的地方,对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越迟缓,因为没有那么多现实压力。

过去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都只有黑桶(不可回收)和蓝桶(可回收),一些垃圾处理压力比较大的地区开始加了绿桶。

那么为什么要退出绿桶?(也即国内湿垃圾)

原因很单纯,因为垃圾填埋场要不够用了。

过去很多发达国家灰花钱给发展中国家

埋一些自己处理不了的垃圾,现在很多国家已经不再允许这种垃圾交易,发达国家没有地方输出多余垃圾。

有些城市的旧填埋场已经无法容纳更多垃圾。我们这里大概十几年前就已经填出了两座山,放置后现在开始在上面修建住宅了。

但是再往外扩,回收成本就会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控制垃圾处理预算他们想出了一个湿垃圾的主意。

首先所以黑桶,过去一周一收,现在改为两周一收,节省了成本。

然后,发放的绿桶

,负责填比如厨余垃圾,剪下来的草,树叶树枝这些,某些宠物排泄物等等。

绿桶一周一收。

然后,绿桶回收的垃圾,拿回去沤肥,这样不用再占用填埋场的体积。沤好的肥一部分免费回赠居民(种菜和种花),剩下的可以留给市政施肥,分给农民。

回收回来的树枝还有圣诞树

(包括修建的枝条),打碎后硫化处理,成为mulch

,还是一部分赠予居民,一部分市政做绿化。

这个设计的结果是:垃圾桶从每个月4次黑桶,变成了每个月2次黑桶4次绿桶,理论上居民的可扔垃圾变多了(实际么如果不好好分类黑桶可能会不够用)。

然后需要填埋燃烧的垃圾变少了,而且市政还顺带减少了绿化开支。

这个过程中算是双赢,市政控制了开支和垃圾扩张,居民垃圾费算是得到控制同时还可以领一些免费的园艺用品(这些东西市价大约要100刀左右)。

反过来在国内,虽然保护环境越早越好,但是中国跳了一个关键步骤—机器化处理

取代人工阶段。这个步骤在现代垃圾处理中很关键,因为在不采取这个措施的前提下,任何垃圾分类都缺乏一个资金上的必要性。

垃圾分类本质是对垃圾处理能力的一种补偿措施,他的优先级通常低于机械化,而绕过机械化直接进行垃圾分类

会导致居民认为他们做了超出自己义务范围内的职责,因为削减垃圾费用有更好也更现实的选择——垃圾处理机械化,削减不必要的管理行政岗位等等。

现在这些措施被跳过了,而居民直接为弯道超车付出了认知范围外的义务。更关键的是,居民自身很难意识到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因为责任都是居民的,但没有免费的mulch和有机肥

可以领——能领也没地方用。

这种弯道超车思维最后给人的印象就是懒政

,实际上可能也真的是。

举个农村的例子。一个很典型的是秸秆

问题。

中国禁烧秸秆,没问题。但秸秆还田农民手工做不到,怎么办?花钱雇机器?农民有那么富么?

农民过去可以靠“免费”的秸秆生火,也是取暖措施。你说不让烧秸秆,改天然气炉

,那么从免费秸秆到天然气的费用,这个差价是要农民自掏腰包来弥补的——更不要说这个气还不够用。

现在农管要求集中处理秸秆每亩一百多块,问题是中国农民真的差那一百多,他们养老金还不到这个数。

所以为了城市环境,农民要多花好几百块来满足做饭取暖。相关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但农民收获了什么?每年至少多支出好几百块,还不一定有气用。唯一的好处是化肥依赖减少了一些。

垃圾分类也是同样的问题,现在国内推行垃圾分类更多的是政治考虑而不是经济帐,老百姓觉得平白增加了负担,有的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但老百姓没得到让利。就跟秸秆一样,最大的赢家是拿到政绩的领导,然后是相关企业,老百姓觉得自己纯纯的冤大头,看得见的好处没有,被人卖了还找钱。

这种东西要是能顺利推行那才有鬼了。

1 阅读:29
沉默的寒蝉

沉默的寒蝉

战狼国里安安静静的一只小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