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读《三体》,是2017年在手机上阅读的。
刚开始读的时候,就像很多读者一样,很费劲,读不下去,放弃了几次,后来逼着自己去读。
读过了前几章以后,终于读进去了;且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没白天没黑夜的读;读的两眼发花,头脑发胀,但是心里面是爽的。
大脑被书里面的情节震撼得和现实脱了节,一度以为自己就是活在《三体》的世界里;或者说,把现实世界当成了三体世界。

现在回想一下,有三个震撼大脑的场景,依然刻画在脑海里。
头一个被震撼的场景,是切船的画面;这是头一个,离现实还比较近,类似以前好莱坞的电影画面一样。
切船情节的场景画面,好是好,震撼也是震撼;但是,毕竟类似的这种体验以前有过;所以,过去也就过去了。

其二个震撼,就是数千艘地球战舰在太空中、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三体文明的水滴给秒/杀的场景。
这个是大场面,广镜头,在深邃的太空里上演了那一瞬的人类历史上(或者说是太阳系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因为是文字描述,所以可以任每个读者随着自己的大脑想象。
在阅读这一段的时候,虽然是躺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的床上,但是,大脑却随着刘慈欣的文字,漂浮在了水滴战役的那个时空里。
每读一段文字,那眼前就有相应的情节发生,就好像那数千艘战舰和水滴就发生在眼前,触手可及一样。

其三个震撼,就是二向箔了;这一情节被陷入了深深地恐惧和绝望之中;因为在之前的脑海里,从来就没有预想到会有这样的场景发生。
但是,在大刘的笔下,它就是真真实实的发生了,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随着文字的前进,那二向箔就如同在自己的眼前;然后,它开始工作了;它把太阳系里的一切都完全展开,彻/底二维化。
那一刻,大脑在文字的支配下,想看而又害怕去看,害怕去看,可又禁不住的去看;欲拒还迎,欲说还休,身不由己;多年未有的感觉、被文字吸引完全陷入、不知外界为何时何地的感觉,再一次袭来。

读完《三体》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从书里的情节中回到现实;或者说,当下的现实,就是小说里正在发生的情景。
更甚者,会认为以后的现实社会的走向,是会按照《三体》的情节发展下去的。
总之,整个大脑,被弄的科幻与现实、已经无法分清谁真谁假了哈。
感谢大刘文字的魔力。

这一晃时间过得好快,现在已经是2024年的年底了。
在这7年里,《三体》已经被拍成了电视剧;刘慈欣也成了世界/级的知名人物;三体的热度长久不衰,对《三体》的理解和解读,也随着世界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正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种《三体》。
而且,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昨天所理解的《三体》,在今天看来,或许又是另一种解读。

现在想想,在2017年阅读《三体》时,其实,只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只是被书里面的场景所吸引;因此,在总的记忆中,只记住了三个比较震撼的情节和场面;其他的,虽然也有,但都已记不太清了。
在这7年的时间里,虽然也曾想再读一遍《三体》,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吧,都没有读完。
在2024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在2025年即将来临的时候,决定要好好地再次阅读一下《三体》;不受外界干扰,用心流的方式再看一次《三体》。
希望能够让自己在烦乱的现实生活中,彻/底静下心来,再一次进去到那让人震撼的《三体》世界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