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媒体消息:从今年3月起,将逐步取消患者门诊预缴金的规定,同时,降低患者住院的预缴金标准,目的是降低住院患者的预先支出费用和缴款压力。这确实是件实惠的好事。
由这件事,不由是本人想到了目前在执行的住院患者需按年按次缴纳门槛费的事情。
在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医保卡成为了患者就医的重要保障工具。然而,有一个现象却让许多持有医保卡的患者感到困惑甚至不满,那就是住院时需要缴纳门槛费。这一规定,在很多患者看来,似乎并不合理。
比如:我自己2024年先后在三甲医院因各种病住院4次,第一次门槛费900元,后面三次每次500元,合下来,一年的住院门槛费就缴了2400元。这对一个普通的职工医保患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首先,从患者的经济压力角度来看。对于很多患者而言,生病住院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是突发的疾病还是长期积累的病症,治疗费用往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时候,每一笔额外的费用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普通家庭在面对家庭成员住院时,除了正常的医疗费用,门槛费可能占到总支出的10% - 20%左右。这对于一些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就像一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每次住院都要先缴纳一笔门槛费,他的子女们本就为了长期的治疗费用四处奔波筹措,这额外的门槛费让他们的经济压力更加巨大。
其次,从医保设立的初衷来说。医保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治得好病。而门槛费的存在,似乎与这个初衷有些相悖。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平等享受医保福利的权利。想象一下,两个病情相似的患者,一个因为能轻松支付门槛费而顺利住院治疗,另一个却因为门槛费的阻碍而犹豫是否入院,这显然违背了医保公平性的原则。
再者,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门槛费的收取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且能让大众完全理解的标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医院门槛费可能相差较大,这让患者在就医时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感,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例如,一位患者原本打算在本地的二级医院住院治疗,但是发现门槛费比他预期的高,他可能会为了门槛费而选择去较远的、不太熟悉的医院,这其中可能会面临交通、护理等诸多不便,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有人可能会说,门槛费的存在是为了防止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但事实上,通过合理的医疗管理制度,如规范诊疗流程、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而不应该以牺牲患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所谓的“限制”。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和感到:住院门槛费的存在,确实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合理的经济负担,也与医保的初衷相违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一制度,并且在此强烈建议取消住院门槛费的规定,让医保真正成为患者就医的坚实后盾,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生病时毫无顾虑地享受应有的医疗保障。
释然
立即取消门诊药物治疗上限规定!有的地方一年内个账加统筹费达到比如7000元后,再在门诊治疗的费用则完全由个账自费,统筹一点也没有了。对病人来说开支大不少。
学海无涯
荆州市中心医院门槛费更贵
学海无涯
住院为什么要交门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