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年来首次!普京和泽连斯基“一拍即合”,普京表态愿与乌双边谈判,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进行任何形式对话。
随着特朗普对俄乌和谈的耐心接近极限,普京终于松口了,在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他首次明确表示,愿意与乌克兰展开双边谈判。
泽连斯基则回应称,如果俄罗斯首先同意全面停火,乌方也准备与俄方直接谈判结束战争。
那么,普京为何一反常态主动邀请乌克兰谈判?难道俄乌和平真的要来了吗?
一拍即合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双方在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动荡。
俄罗斯国内因冲突出现了大量人口流失,超过80万人离开俄罗斯,占俄罗斯人口的0.6%,这种社会动荡不仅影响了国内稳定,还对经济和社会服务造成了负面影响。
乌克兰自然也不好过,超过1020万人离开本土,占乌克兰人口的23%,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乌克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造成了巨大挑战。
而随着特朗普政府发出要么尽快促成俄乌停火,要么美国退出和谈的“最后通牒”,俄乌两国领导人的态度也在最近几天发生了微妙转变。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三名知情人的话称,普京在4月11日与美特使科夫会面时表示,俄方可以在当前战线停火,并放弃全部占领乌东四地的目标。
这一表态被视为俄方自冲突爆发以来首次公开放弃完全控制乌东四地的核心目标。
不过,俄方仍坚持乌克兰必须放弃加入北约、境内不得存在西方军事基地等作为谈判前提。
与此同时,美方也进行了表态,提出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同时“默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部分领土的实际控制权。
而作为交换,俄罗斯将同意在占据战场主动权,且在兵力、武器均占优的情况下,结束对乌军事行动。
若此消息为真,这也将成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首次表示愿意放弃“特别军事行动”的最高目标。
要知道,此前对于乌东四地的领土问题,普京态度可谓是十分强硬,如今俄乌冲突之所以能走上转折点,这或许与特朗普的不断施压脱不开关系。
美国的不断施压
要知道,尽管美俄在此前的沙特会谈中双方聊得“不亦乐乎”,甚至都商量好了该如何对乌克兰进行“瓜分”。
可普京政府却坚持乌东四地的“法律归属权”,并暗示可接受“暂不要求国际承认实际控制区”的过渡方案,但前提是解除制裁并保留克里米亚通道。
这样的要求乌克兰方面自然是不愿答应,而伴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复活节30小时“互测忠诚”失败、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美国也对斡旋俄乌冲突也日益“失去耐心”,并威胁除非取得一些进展,否则美方便不想再掺和其中了。
其实,美国的态度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如今的美国可谓是内忧外患,一边是国内股市、债市以及各州四起的抗议活动。
而另一边中美关税大战中,中方的反制让美国喘不上气来,因此,美国也无暇一直在俄乌问题上浪费时间。
而最重要的是,在特朗普看来,普京虽然名义上希望结束战争,但背地里却在“拖延时间”,并且,俄罗斯的提议也明显“偏离了谈判的目标”。
美方试图通过双边谈判主导进程,而俄方更倾向于直接与美方接触。例如,2025年2月的利雅得会谈中,双方达成四点共识(如推动停火、恢复使馆运作等),但未明确首脑会晤时间。美方强调会谈仅是“结束冲突的第一步”,需长期努力;俄方则称讨论已涉及“原则立场”,后续将适时深化接触。
这样长久的拖下去,美方不仅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反而还要拿出许多精力来应对此事,这怎么看都是一项赔本的买卖。
于是在本月初,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便多次强调,特朗普对此已经没有了耐心,美方将会在“几天内”做出决断。
看到美国态度坚决,普京也不好完全不顾美国的面子,毕竟有些利益还需要特朗普帮他们争取,于是才有了这次普京的这次松口。
乌克兰的挣扎
美国方面虽宣称,数日内若谈不拢便退出,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仍未期望本周能谈出成果。
一方面,美国国务卿宣布,鲁比奥不会参加周三的伦敦会谈,同时维特科夫也不去。
而另一方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强调,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归属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并且在4月22日重申,乌克兰“永远不会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并称这一问题“超出宪法规定”。
乌克兰在克里米亚主权问题上坚持“零妥协”立场,但面临美俄试图通过双边谈判重塑地缘格局的压力。
若美方最终推动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将严重冲击乌美关系,并可能激化乌克兰国内矛盾。
目前,克里米亚问题仍是俄乌冲突能否实现长期停火的最大障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