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多“人”不满国家出门救援啊?


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了一场7.9级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整个缅甸陷入了混乱和恐慌之中。房屋倒塌、桥梁断裂、道路开裂,人员伤亡数字不断攀升,灾情十分严重。

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云南省的救援医疗队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集结完毕,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和大量救援物资,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乘飞机出发,很快就抵达了缅甸仰光。
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他们居然是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

而与此同时,中国救援队的82名队员也在北京首都机场集结完毕,他们来自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等多个专业机构,带着20余吨应急救援物资,乘坐国航包机飞赴灾区。这些救援队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专业培训的精英,他们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奔赴灾区展开救援工作。
这回,噶腰子的人怕是都不好意思面对救援队了吧?!




“为什么要去帮助他们!”
“出钱出力永远是第一,能不能先关心一下本国人!”
“我不关心这个,我关心的是本国老百姓的就业,民生 教育 医疗 食品安全”



请问这又是哪个机构的统计数据呢?
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台湾网军在带节奏,但是作为一个有点思辨能力的人都应该清楚,此时帮助缅甸人,不但是基于国际人道主义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考虑。
做人不能太短视。
假如缅甸受灾群众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地震灾区很容易就会滋生犯罪和瘟疫,届时,身处边境的云南和广西可就要受到波及了!另外,地震很容易让一些人情绪崩溃,为了生存下去,保不齐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你能防偷渡的,但是投毒的呢?
中国周边绝不能乱。

缅甸内战爆发时的中缅边境

缅甸内战爆发时的中缅边境

缅甸内战爆发时的中缅边境

以非洲为例,600亿援助撬动的是中国企业在非获得的超万亿基建合同,直接带动国内钢铁、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产能输出。就像云南医疗队在缅甸使用的北斗应急包,既救援了灾民,更推广了自主科技标准。这种"技术换市场"的策略,在土耳其地震救援中已成功带动国产无人机出口增长23%。
这是大国崛起的必修课,因为国家安全不仅靠航母导弹,更需要国际话语权支撑。
中国通过对外援助建立的135个"友谊港",在也门撤侨、亚丁湾护航时转化为战略支点,那时候才有了同胞们的安全撤离;疫情期间通过疫苗援助争取到的联合国卫生治理席位,使我国医药标准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这一切种种,都恰恰印证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智慧。



中国援助格鲁吉亚
在其他国家还在权衡利弊、犹豫不决的时候,中国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要知道缅甸的卫生基础设施本来就薄弱,如果救援不及时,大灾之后很可能会爆发大疫,后果不堪设想。而中国救援队的到来,无疑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这就是中国速度!
每次他国需要帮助,中国总是最先到达的那一批。从救援物资的调配到救援队伍的派遣,从中央的统筹协调到地方的迅速落实,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了中国在国际救援中的高效和专业。
这种才是大国担当。

中刚友谊医院
在灾难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但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中国救援队的队员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奔赴灾区,用他们的双手去拯救生命,用他们的行动去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敬仰,这才是真正践行了“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豪情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