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党发展的这100多年历史,尤其是战争时期那些领导起义,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浴血奋战的元帅将军,他们的战争生涯大都经历过多次大规模作战,不管是作为直接指挥官还是高级指战员,领导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作战也是评价一个将领带兵作战能力的标杆。
像抗战时期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还有抗美援朝战役,彭德怀、林彪等人无不是在一场场万数级兵团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作战能力,也奠定了在军中的威望。
谈起这些开国将领,有一个人却和他们稍显不同,他这一生指挥的部队规模不大,几千人规模的战斗对他来说已经算是大型战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没有太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不过党内军内对他的评价却十分高,甚至在1955年授衔时更是被授予元帅军衔。
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又为何在军内有这么高的威望呢?
两把菜刀敢闹革命1896年,贺龙出生在湖南森植一带,彼时正值清政府统治,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百姓流离失所衣不果腹,贺龙算得上日子过得困苦的一批农民,平常连饭都吃不饱的他更别说有机会上学了。
不过即使没法去学校学习知识,贺龙还是给自己找了不少事情干,和几个江湖道人学习了几天拳脚,再加上他本身性格刚直、嫉恶如仇,在当地也成了小有名气之人。
当时地主老财祸害乡里,年少轻狂的贺龙看着贫苦百姓拿不到工钱还被地主拳打脚踢,一身正气的他还出手教训了地主一番,虽然后来也给自己惹了不小的麻烦,但在当时也颇有些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风采。
18岁时,受新时期革命主义的影响,贺龙跟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武装革命斗争,尽管多次被捕入狱,但仍然浇灭不了贺龙的革命斗志和热情。
1916年,刚刚20岁的贺龙从家里抄起三把菜刀,带着街坊邻里的几个朋友和县城保安队大打出手,在抢获了几条枪后,保安队看着怒气冲冲的贺龙纷纷跑路,贺龙便打开当地粮仓救济灾民,自此贺龙的名声开始在当地传扬。
许多心怀报国之志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贺龙的这支革命队伍,从一开始的三把菜刀到两条步枪,再到上百人的革命队伍,贺龙组建的这支北伐铁军也成为国民党部队中的一股清流。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贺龙深感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本质,于是开始有意和共产党接触。
当时为了拉拢贺龙,国民党除了金银钱财更是给出了武汉警备司令的职务,但面对利禄诱惑贺龙毫不动心,尽管前期一直没有正式加入共产党,但是仍然为革命作出了许多贡献。
尤其是在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与主张暂停起义的张国焘等人相持不下时,拿着手枪闯进会场的贺龙怒发冲冠的对阻止起义的张国焘等人说:“谁要是阻扰起义我就枪毙谁。”这也才有了南昌起义的顺利进行。
而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张国焘等左倾分子又挑拨我党内部关系,周恩来等人迫于压力不好向张国焘等人发难,关键时刻贺龙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谁要是挑拨咱们内部人,扯红军后腿,给老蒋办事,别怪我从后面打他的黑枪。”
张国焘一听贺龙这么说,知道他说到做到言出必行也便收敛不少,可以说贺老总的仗义执言和耿直善良也是他能迅速在党内立足的根本原因。
解放战争的“失联”虽然性格耿直、脾气火爆,不过在军队中贺龙的低调和不怕困难可是出了名的,1937年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当时的三个主力师师长分别为林彪、刘伯承和贺龙三人。
而其中120师不论高级指战员配备、队伍来源和战斗能力比其他两个师都差出去太远。
面对困难贺龙没有和主席等人抱怨,反而利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敢打敢拼的作战经验将120师打造成了常胜之师,还培养出了萧克、周士第等人。
不过在1940年后,贺龙的身影却很少在各种战役中出现,有人说是因为先前的一场战役贺龙中了毒气弹身体出了问题,党中央出于安全考虑,让贺老总转战二线。
但实际情况却是蒋介石在合作抗日的背后一直暗地搞些小动作,尤其是在晋西北一带的阎锡山更是多次挑起事端,为了后方阵营的安定以及延安地区的稳定,贺老总才被调往后方坐镇,这也就成为了贺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战场上硬荣誉不多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迫不及待的打起了内战,而在一开始我党在正面战场上接连失利,当时有人提出让贺老总前往一线指挥战斗,但是总部经过慎重考虑后还是让贺龙留在晋西北根据地。
一方面为了确保延安地区的绝对安全,即使解放战争失利也有退路,另一方面当时贺龙在晋绥边区打造了兵工厂等后勤部门,此时贸然换人恐怕会有风险,贺龙元帅上前线之事也就只能暂时搁置。
尽管贺老总没在一线战场直接指挥战斗,但是在党内军内的威望却仍然不减,且不说他的兵工厂输送的粮食弹药有多少,当时西北战场战事紧张,我党组建的西北野战军虽然捷报频传,但是队伍内部却不太安定。
当时西北军由火爆脾气的彭德怀挂帅,而担任司令员的贺炳炎、廖汉生等人也是出了名的“刺头”,很多时候几个人因为不同意见就在指挥室吵架,好多老领导来劝都解决不了,贺龙知道消息后一个电话给贺、廖二人打去,把二人说的面红耳赤不敢反驳,如此也能看出贺老总在军队中的绝对威望了。
热爱体育的贺龙有人说1955年贺龙不应该被授予元帅军衔,他在两次战役中立下的战功还不如一个大将多,但从实际来看,贺龙在我党的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比其他那些元帅大将又有不同。
每个人都说平型关大捷、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好像每个元帅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却忽略了贺龙在这十几年当中的个人牺牲。
南昌起义时期贺龙明明有着更好的选择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共产党,总指挥也证明了他的起点之高;红军转型八路军时期,贺龙带了一支最不好带的部队创立了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后却甘愿退居二线,为了防备国民党的偷袭在后方一坐镇就是小10年。
很多老战友当时为贺龙叫屈,可贺龙却说:“军队是党的,不是我个人的,一切都要以党为主,主席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在贺龙眼中党的革命事业高于一切,更是远远高于个人名誉和利益,他的坐镇后方虽然失去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却让更多将军了却了腹背受敌的风险,这种勇气和精神又怎么能不让人敬佩和尊重,贺老总的元帅之名也当之无愧。
建国之后贺龙元帅依然秉持了一贯的高风亮节本色,不好干的事情他去做,别人觉得困难的岗位他来干。
当时我国的体育事业就是一张白纸,作为我国第一任体育部长贺龙责任大压力重,他深知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也想打造出一支世界级的体育队伍。
为了加强运动健儿的各方面素质能力,贺龙把军队作风搬到了体育场内,军队化管理、跑步、锻炼、作息,贺龙明白现在的这支运动团队谈方法谈技战术都为时尚早,多数体育运动都需要一副良好的体魄,也正是这种严苛不讲情面的训练方式让羽毛球等运动开始小有起色。
军队化的管理实行的很有效果,贺龙便开启了下一阶段的训练,那就是聘请国外有经验有技术的教练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像香港的“华人球王”李惠堂,还有匈牙利的足球教练约瑟夫,都是被贺老总请来指导的著名运动员。
纸上谈兵的教学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1955年开始,贺龙元帅开始带领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在亚洲甚至于全世界与各国优秀运动员开始切磋,面对着前期的失利和挫折,贺老总总是鼓励着第一批运动员敢打敢拼:“失败不要怕,下次我们赢回来。”
也正是贺老总这10多年的艰苦付出才为我国后来的体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9年73岁的贺龙元帅离世,离开了他最热爱的革命事业和体育运动,如今再回首贺龙元帅的一生,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理想和思想觉悟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党和人民需要时,他不计个人得失甘愿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最艰难的岗位,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就证明了为什么看似没多少战功的他能得到党内军内一众指战员的尊重和钦佩。
史料来源:[1]梅兴无.贺龙:“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跟共产党走”[J].党史纵横
李立
贺老总如果是中央红军就不是第五元帅了
foxwu 回复 10-21 01:30
001号元帅
用户36xxx99
有一点没说,贺老总是独立拉队伍起家的!
潘帕斯
贺老总应该是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体育部长了
沈默的大海
兵之祖也,人民军队创造者之一。 如果贺老总威望不高,哪就不叫人民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