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扬州重症医学专家郑瑞强:已用ECMO技术救治数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交汇点 2020-02-04 14:39:56

交汇点讯  2月1日晚上23点,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内,一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64岁女性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在气管插管等各种急救措施无效的情况下,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决定,对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即此前媒体报道成功治愈新冠肺炎患者的ECMO技术。2月4日,交汇点记者连线正在武汉肺科医院支援的郑瑞强时,他介绍,目前用ECMO技术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已有三例,在暂时没有有效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更积极地使用ECMO技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郑瑞强(左)在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

“当时那位女患者呼吸非常困难,神志不是特别清楚,如果不采取ECMO,有生命危险,很可能撑不过第二天。”郑瑞强说,该患者是从武汉其他定点医院转到他所在的武汉肺科医院,来时病情就比较严重。在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支持的情况下,患者血氧饱和度仍然只有80%-85%,低氧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在随后的俯卧位通气治疗中,患者的氧合状态也只有轻微改善,“这说明她的肺部病变非常严重,我们给国家重症医学专家组的领队们做了汇报,决定上ECMO”。

准备好设备器械,穿上隔离衣、防护服,郑瑞强和另外6名ICU专业医护人员组成团队,进入隔离病房为患者进行VV-ECMO治疗(指从静脉到静脉的体外膜肺氧合)。“把病人的血液从股静脉引出,通过体外的膜进行氧合以后,再从颈内静脉把血回回去。”半个小时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终于维持在95%以上,氧合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生命体征也保持稳定。

郑瑞强介绍,ECMO技术又被称为“魔肺”,它实际上是一个起暂时替代作用的人工肺,为患者提供循环及氧合支持。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肺部病变较为严重,无法进行气体交换,当呼吸机等支持方式都不能让肺的功能恢复时,ECMO技术就成了挽救病人的“最后一招”。“人工肺进行工作,让肺暂时休息,然后去纠正引起肺部病变的原因,让肺的功能慢慢修复。”郑瑞强说,一般一到两周后,病人器官恢复,ECMO就可以撤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型肺炎感染患者都适用于ECMO技术治疗。郑瑞强说,患者的病情必须满足危重和可逆两个标准:病人处于肺功能很差的急性呼吸衰竭,但他的肺功能仍然是可逆的。“我们用在病人身上的每一个治疗手段,最终目的都是把治疗手段撤下来,让病人能好,这也是ECMO技术的意义。”郑瑞强介绍,这位64岁的女性患者是他用ECMO技术救治的第4例新型肺炎患者,此前,已经有三名患者通过ECMO技术救治病愈出院,其他患者目前还处于恢复期之中。

郑瑞强(右)与武汉肺科医院重症医学专家在病房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郑瑞强所在的苏北人民医院就在扬州地区率先引入ECMO设备,并独立开展该项技术。仅2019年,郑瑞强和他的团队就救治患者28例,抢救成功率为50%-60%,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丰富救治经验的郑瑞强希望,ECMO技术能在此次新型肺炎救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武汉市肺科医院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批定点医院,也是收治危重症患者的首批定点医院。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作为国家卫健委指派的专家组成员,郑瑞强路途辗转8小时抵达武汉开始救治工作。他除了跟随专家组到武汉各个定点医院巡查并指导危重病人救治外,还要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承担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

“每天早晨五六点的时候,夜班医生会把病人情况和检查结果发进微信群,我在上班之前会把这些资料和数据都看一遍。”郑瑞强说,到达医院后,他还要与其他专家一起讨论病情,制定初步治疗方案,然后穿上隔离衣进入病房查房,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再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这里的医护人员确实非常辛苦,每6小时一班,直到交班的时候才能出来。”郑瑞强说,每次进病房前,需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和口罩,几层防护措施让人闷得透不过气,在这样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转运病人、为病人翻身都显得更加耗时耗力。“如果平时为重症病人翻身要5分钟,在这里的ICU,则要两到三倍时间,每次从病房出来,我浑身都湿透了。”

郑瑞强还告诉交汇点记者,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来说,ECMO、气管镜、气管插管等都是高危操作,极易近距离与病人的的气道分泌物接触,而病人喷射的气溶胶携带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大。“从保护年轻医生的角度考虑,我们都是自己上。”

郑瑞强说,专家组的治疗策略正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由于暂时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未来可能会更积极地使用ECMO技术。“我们希望能以更积极的手段、更积极的措施,去提高我们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交汇点记者 张晨

实习记者 刘日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