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与房地产的“较量”
2023年,中国生产汽车3016.1万辆,销售3009.4万辆,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
重点来了——中国全年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坐上“全球汽车出口第一”的王座。
中国汽车行业在历经几十年的技术摸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成熟路径,以新能源电动车的技术,绕开了汽柴油车的技术壁垒。不到十年时间,中国汽车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不少强省围绕电动车的产业链、供应链迅速爆发,生产线设立在国内为主,根本不怕欧美打压,美德日韩等汽车强国节节败退。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中国汽车人复刻了光伏产业的打法,完全处在遥遥领先的局面。
既然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能替代房地产行业成为未来支柱产业吗?
毕竟在一个大经济周期里,拉动经济的角色是会转换的。
从个人需求的角度来说,房子是刚需,也可以是投资。从1994年正式房改,1996年房价开始起飞,商品房就被赋予了强大的金融属性。近三十年里,创造了一大波造富神话。
时今,我们依然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房地产上,我们依然有着强劲的投资需求。
而汽车纯粹是消耗品,是没有金融投资属性的。去年10月刚经历过一波裁员的高合汽车,这两天突遭停工停产,正在遣散盐城工厂部分外包员工,以及上海体验中心撤店消息,但依旧没有掀起行业影响力。
也就是说,哪怕某个汽车厂家破产清算了,在大众心口好像也泛不起大浪花,影响力实在有限,无法和房地产相提并论。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房地产涉及了设计、施工、建材、销售和物业等直接关联的行业多达70个,源源不断地给这些行业提供了超额的经济、投资价值。
也可以说,房地产是就业岗位倍增器。
根据中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披露,2023年建筑从业人数多达5253.8万,各省从业者常有数百万之众,与房地产深度绑定的行业和就业不计其数。
汽车产业的优势在于,百年来一直是市场扩张、技术迭代升级的过程。
它对国民经济同样非常重要,同样涉及到研发设计、材料、电子设备、制造、销售、燃料、保险、金融、租赁、维修等强相关的行业。
二、汽车能替代房地产吗?
这两个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巨大的体量差距!汽车行业是万亿级产业,而房地产是是十万亿级的,建筑地产行业可以无限批量复制,土地财政的暴增,满足了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投入需求。
那么,汽车产业能这么操作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制造业只能靠企业所得税、消费增值税获得税收。
两个产业为地方财政做贡献的能力,一如了然。
全国房地产公司上万家,各省市“雨露均沾”,百强地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就占了半壁江山,自然能让地方财政笑开颜。
但汽车行业的投入动辄300亿起步,这是强省强市才能玩得转的产业,利润率又低得“屈指可数”,投资回报期长。
所以,不可能指望汽车产业,也像房地产一样遍地开花。在中国多达9亿劳动力面前,汽车行业几百万的就业岗位实在砸不出多少浪花。
三、杭州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所以说,汽车行业无法取代房地产,它扛不起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大旗。
但数字经济能!
数字经济到底是个啥?简单点说,就是各种智能设备与移动互联网集成的大平台,但凡能够实现人机智能化交互的都算。
电动车也是数字经济中的一个分支。
中国具备出海的数字经济当中,传音手机已称霸非洲、Tik Tok已在美国发威、Temu(海外版拼多多)成了亚马逊最大的竞争对手,Shein(海外版服装平台)、游戏原神等也非常火爆,还有成熟的基于大数据算法的移动支付、5G基站、远程会诊与手术、AI智能电动车、人脸识别设备等等。
这得益于二十年来,HBAT巨头(华为、百度、阿里、腾讯)把互联网开发到极致,不断向人工智能领域探索,把大数据算法做到了极致。
数字经济所涵盖的领域,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而今,一线城市都在拼数字经济,寻找替代房地产的未来支柱产业。从发展现状来看,做得最好的应属杭州。
那么,杭州是怎么做的呢?
2023年杭州GDP刚破2万亿,去年刚批复为第8个国家级都市圈,一年一个新高度。
早在2000年,杭州果断选择信息化为主导方向,发力互联网经济,从而奠定了电商产业的“霸主”地位,低端制造业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
到2010年时,工业占比减少至47.3%;再到2022年时,已萎缩至30%,成为第二产业占比最低的万亿级城市之一。但2023年杭州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高达5675亿,涨幅8.5%,在GDP中占比28.3%,再创历史新高。
数字经济已晋升为杭州第一大支柱产业,比广州高出一个千亿量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新增2.8%,工业制造业投资增长29.9%。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9.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5%。
在细分领域,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3.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7%、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4%、汽车制造业投资新增33.3%。
杭州钱江新城夜景
除了数字经济先锋阿里巴巴集团(其全球总部在余杭),民企大华股份的智慧物联也是全球领先,在A股上市的杭州企业多达227家,市值千亿以上的有海康威视、荣盛石化等。
此外,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8万家,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世界500强、上市公司、跨国企业、国省级实验室扎堆杭州。
这些高科技独角兽组成杭州数字经济庞大体系。
正因为杭州布局前沿科技快人一步,这才有了今天的爆发力。
那么,杭州的数字经济之巅在哪里?在余杭!
四、数字经济成为产业核心的头牌
2023年,余杭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998.5亿元,增长11.9%,总量和增速均居浙江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000亿,也是全省第一。
数字经济是余杭产业核心的头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未来网络、直播电商、数字文化、元宇宙等产业业态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高度一再被刷新,设立新的奋斗目标已被写入今年余杭区的两会工作报告中,显然是有信心有能力实现的。
余杭不仅有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字节跳动等大批创新龙头企业,也有快手、抖音、vivo、OPPO、遥望科技等一批数字经济腰部企业强劲发力。全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8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421家,已认定的国家级专精新特“小巨人”企业44家,数量和质量均列全省第一,仅人工智能小镇就累计引进1300个项目。
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盘踞余杭,还有浙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大科学实验装置、助推脑机接口产学研创新协同发展的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致力于脑与认知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的杭州涿溪脑与智能研究所、北航中法航空学院等高能级科创载体,人才总量突破37万。
未来科技城中轴线效果图
从2022年开始,余杭未科城科研经费的投入,在其GDP比重中突破了4.55%的水平。
余杭已完成第一个“十年磨一剑”的历程,正在冲击更宏大的目标,并且在数字经济领域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正是中国探索未来支柱产业的大方向!
当OpenAI sora引爆创意狂潮之时,已汇拥超强人工智能产研实力的余杭,必将随之爆发。
当我们把新能源车做成了数字经济中的一环,在短短十年中大杀四方时,说明中国的创新能力是超乎欧美人想象力的。
而余杭的数字经济创新能力,也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下一个十年,余杭瞄准的必然是前沿技术、硬核科技。迭代而来的数字经济浪潮,余杭正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破难开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
不如将眼光再放长远一些,在已实现世界领先的众多优势基础上,继续深耕数字经济这一大棋盘。
能替代房地产行业的,必然是数字经济。
用户13xxx55
还是好好的发展实业经济吧
北山 回复 05-06 11:13
无知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就是这么增加,哪有走回头路能增加产值的。再再说浙江实体企业全国是领先的,没有哪个省市能比,是别的省市追赶浙江的实体经济
小米她爹 回复 05-08 01:25
不能用老思维去看待新形势,我也不想多解释,多看看多走走。
余梦一家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