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开篇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对很多人来说,一说起计谋,就是“阴谋诡计”,但在中国文化里,阴阳是一体的,所以说:“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很多时候,用阳谋反而更容易成功,因为是在明面上,所以明知是计,却也无法破解。
就像——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阳谋”。
晏婴:二桃杀三士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位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
这三人非常威猛,结为异姓兄弟,因为都有功劳,所以不服约束,而且对其他人也不尊重。
国相晏婴给齐景公谏言:这三人存在于齐国之内,没有好处只有坏处,不如除掉。
齐景公也有此意,只是担心没有办法除掉三人。
随后,晏婴就使出了“二桃杀三士”之计:
晏婴召三人入宫,说是齐景公有赏,但他只端出两颗熟透的桃子,而且解释说:谁有功劳就可以吃一颗桃子。
公孙接性急,他听完之后,立刻站起身来讲述自己跟随景公打猎,在密林中杀野猪,屠猛虎,说完就拿过一个桃子吃掉了。
田开疆随后拿起第二个桃子,他说自己率军出战,大败敌军,理应吃一个桃子。
两个桃子转眼被吃完,古冶子见状心中不忿,他拔出长剑,诉说自己当年在激流之中斩杀巨鳖,救护国君,这样的功劳难道不大吗?
只是,桃子已经没有了。
听公冶子说完,公孙接和田开疆脸色一变,他们都承认古冶子功劳最大,但桃子却被两人吃完了,他们心中羞愧:咱们功劳不如别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
说完,两人就拔剑自刎。
古冶子见两位兄弟自杀,他仰天感慨:“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
于是,古冶子同样自刎。
就这样,晏婴用两颗桃子除掉了三位勇士。
所谓“阳谋”,其实重要的不在“谋”,而在于对人性的把握。
“二桃杀三士”能成功,是因为晏婴准确把握了三人的个性:
第一,三人都很自负,都认为自己功高;
第二,公孙接与田开疆性急,一定会急于表达,而古冶子生性沉缓,不喜争先,但功劳最高;
第三,当时的环境下,“士”的准则就是守信义,勇不畏死。
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会产生“二桃”的矛盾,矛盾之后,三人为了坚守“士”的准则,才会选择以死来捍卫尊严。
如果不是对三人性格有了完全把握,晏婴的“二桃计”不止不能“杀三士”,或许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所以“阳谋”看似一切都在明面上进行,但它却暗合人性的弱点。
孙膑:围魏救赵战国时期,大争之世,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
庞涓率魏国大军进攻赵国,庞涓师出鬼谷子,用兵吊诡,很难抵御。
赵国无奈向齐国求助。
齐国思来想去,让田忌带兵援助赵国。
田忌带上了被庞涓残害过的师兄孙膑为军师。
齐军整装待发,准备驰援赵国。
孙膑却让田忌下令,大军不去赵国,而是直奔魏国国都大梁。
大军浩浩荡荡,号称要荡平大梁,其实,孙膑安排队伍驻扎在大梁外,围点打援,就等着庞涓回援,趁他士卒赶路疲惫,再行出击。
在这个“阳谋”中,重要的也是孙膑了解庞涓的性格,知道他好大喜功,会带上魏国精锐进攻赵国,因此魏国都城必然空虚。
魏王胆小,只要制造声势,声称要进攻魏都,魏王必然下令让庞涓回援。
庞涓没有选择,只有回援国都这一个做法。
攻敌之所必救,这才是“围魏救赵”的精髓所在。
到了明朝时,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也曾模仿了“围魏救赵”,只是他差一点失败,甚至丧命。
当年,宁王起兵反叛,他从江西,率军队顺流而下,直取南京。
王阳明在半路听闻宁王反叛的消息,手无兵权的他只能用各种消息晃点宁王,同时聚集军队。
宁王生性多疑,优柔寡断,因此错失了时机。
随后,王阳明并没有率军跟宁王决战,而是声称要进攻宁王的老家南昌,其实在鄱阳湖等着宁王回援。
其实当时宁王可以不必回援,他完全可以直入南京,当时正德皇帝很多做法不得人心,宁王前期打造的人设很好,如果他能直入“留都”南京,有很多人支持他。
一旦他在南京登基,根本就不必在乎王阳明围困南昌,完全可以“传檄而定”。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围魏救赵”其实并不是宁王“必救”,他可以不救。
只是,宁王还是没有决断,他最终选择回援南昌,因此在鄱阳湖大败。
如果宁王没有回援,而是入南京,登基为帝,危险的就是王阳明了。
汉武帝:推恩令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有名的“阳谋”,就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它被称为“最强阳谋”,绝对无解。
秦始皇已经发现了分封制的诸种弊端,因此他在完成统一后,推行郡县制。
刘邦建立大汉后,却选择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方式。
这就把问题留给了子孙。
文帝、景帝期间都遭遇过诸侯王作乱。
到了汉武帝时期,腹黑的刘彻又开始琢磨“削藩”,他遇见了主父偃。
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推恩令”——
在此之前,诸侯王的一切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没有土地和兵权,只能做“富贵闲人”。
汉武帝下令,诸侯王的子孙,以后都有继承权,这叫“推恩于子孙”。
这一招非常稳准狠,没有一个字说削藩,但步步是削藩。
而且明知是计,诸侯王却没法反对,你反对,家里除了嫡长子外的其他儿子都不同意。
这就叫拿捏人性。
最终,经过几代人的“推恩”,诸侯再也没有实力与中央抗衡。
其实,“推恩令”的推行,有着客观的条件,不然后世那么多的藩镇割据,为啥不继续“推恩”?
当年汉武帝能用“推恩令”削弱地方上的诸侯王实力,根本原因就在于——
经过“七王之乱”等叛乱,真正有实力的诸侯王基本被消灭了,剩下的诸侯王暂时没有实力,而且,都是刘姓子孙,他们对汉武帝也就少了防范之心。
所以,再怎么厉害的“阳谋”,背后还是要依赖实力。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无用的。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汉献帝四处漂泊,不受待见。
当时很多人的想法,是自己躲起来做割据一片,逍遥自在,为何要把皇帝接来,让自己处处受制?
比如最有能力的袁绍就是这样的。
他们把汉献帝看成了麻烦,看成了烫手山芋。
其实,每一个麻烦,只要换一个角度,它就是宝贝。
曹操就发现了汉献帝这个宝贝。
于是,曹操迎接汉献帝,把他供奉起来,从此之后,曹操的想法,都可以通过汉献帝的旨意来下达。
这就叫“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不臣”——你如果不听,那就是“不臣”,要谋反。
这就是汉献帝的威力,即使只剩下一个名头,你也必须遵守。
等到袁绍发现汉献帝有这样的用处之后,他就后悔了。
但是,后悔没用,因为机会只能有一次。
为什么曹操能见到这样的大便宜呢?
就因为曹操很清醒。
当大家都以为汉室将亡,自己可以做皇帝的时候,曹操没有这样想。
别人劝他登基为帝,他很清醒地回答一句:
不得因虚名而处实祸。
这就是曹操棋高一着的所在。
因为清醒,所以才能用的出“阳谋”,所以,每一个“阳谋”背后,都有一双犀利但冷静的眼睛。
只有推恩令算阳谋,阳谋的意思是即使告诉你,公之于众,即使你知道怎么回事,你也没办法破解。其他的算吗?
张良的阳谋陈平的阴谋诡计使刘邦登上帝座
金刀计,阳谋排行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