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八路军刚成立时只有3个师的番号,按照当时二旅四团的编制,带数字番号的正规团总计只有12个。
此外,八路军第115师有独立团、第120师和第129师各有教导团;而八路军总部则有特务团和炮兵团。请注意,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是整个抗战期间,我军在炮兵方面的最大建制;不过该团成立于1938年初,实际上要比上述各团的组建时间都晚。而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诞生前,实际上八路军的建制内还有3个炮兵营,即第115师直属炮兵营、第120师直属炮兵营、第129师直属炮兵营。
但是,这三个属于正规建制的炮兵营,其实一门炮都没有;不要说山炮、野炮,就连迫击炮都没有一门。这又是什么情况呢?因为红军主力的改编问题,并不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才开始的,关于到底改编多少部队,一直是当时谈判的重点。全面抗战的爆发,加速了红军主力的改编,最终确定的就是改为第8路军,而下属的正规师则是3个。为了尽可能多编部队,既然正规师应该有炮兵营、特务营、骑兵营、辎重营等直属单位,那么咱们都将其编齐。不过很显然,八路军当时的火炮并不足以配齐三个炮兵营(实际上山炮只有一个连);而国府方面,显然也不会给八路军发放山炮补充,毕竟这玩意连中央军嫡系师也未必配齐,它肯定不会给咱们。
所以,八路军当时的3个师直属炮兵营,其实都是纯步兵部队改编的,而且也没有炮。具体而言,3个炮兵营的改编单位分别是:第115师直属炮兵营,由原红74师一部改编而成;第120师炮兵营,由原赤水警卫营改编而成;第129师炮兵营,由原陕北红30军改编而成。很明显,上述几个单位都跟炮兵无关,而且不是编成在主力红军之内,属于相对独立的小部队。改编为各师直属炮兵营,其实不过是先把这个编制填充了再说。事实上除了各师直属的骑兵营是真的骑兵营外,其余的工兵营、辎重营等等,也都是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是将红军的一些小部队或者地方部队,改编为了各直属营。当然,这里说改编,都不如说是改称。
因为实际上上述的直属营,并没有随着各师主力开赴前线,而是不久后就改为了八路军留守兵团所辖的警备团。所以,它们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被改称为是某某营,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改编,恐怕都没有进行。直到几个月后八路军留守兵团统一所辖部队,一口气整编出了8个警备团,上述各部的整编才进入正式流程。既然改为了警备团,那么也就与原先名义上所属的各师没有了隶属关系。除了在晋西北方面的第120师实际上承担了陕北防务,会指挥临近的警备团外,第115师、第129师因为距离陕北较远,跟上述的警备团也就没了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所说的一门炮都没有的八路军3个炮兵营,其实存在的时间很短;甚至只是存在于理论上的编制状态。而在不久后,它们就都改回了本来的部队性质。
至于八路军真正的炮兵,除了在1938年初成立总部特务团外,后来各大战略区成立过营级规模的炮兵,装备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八路军更为普遍的炮兵,其实是分属于各主力团中的迫击炮连或者是机炮连,配备的当然就是迫击炮了。所以在整个抗战中,我军的炮兵主要就是用迫击炮,相对而言山炮、步兵炮的数量及使用量就比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