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A股市场那么多年。
总结了这一句话,机会是跌出来的。
A股市场,是一个IPO市场,或者说是一个融资市场,它的功能和我们看到的全球其他股票市场,是有本质区别的。
融资市场的目标,其实有两个。
第一,让优质公司上市。
所谓的优质公司,指的是比起大大小小的企业,相对更优质的公司。
很多人会吹毛求疵,说上市公司怎么这个鸟样,还会去说各种造假问题等等。
确实都存在,但占比不高,比起全国几百万家大大小小的公司,这种情况并不高发。
上市公司本身的资质和实力,或者说优质程度,比起小公司,还是要好很多的。
毕竟,上市门槛放在那边,可以说已经筛选到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了。
回归正题,很多公司必须要上市融资续命,否则,难以进一步扩张,尤其是高新技术公司。
这类公司没什么净资产,大部分的优质资产就是人才。
这类公司想要扩张,光靠每年赚的钱,根本不可能,在初期也赚不到几个钱,都是投入。
银行也不会借钱给这些没什么资产抵押物的小公司,那么留给他们唯一的路,就是融资了。
一级市场融资,二级市场融资,资本入局,必然也有出局的时候。
所谓的A股市场,就是很多资本退出的一个通道,也是养活这些公司的关键了。
只不过,海外成熟的投资市场,IPO少,IPO的份额被投资机构包了。
到A股,变成了散户接盘IPO,自然情况就不同了。
第二,防范金融风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A股的特色,叫做防范金融风险。
而防范金融风险的意思,就是能跌不能涨。
因为越跌风险越小,越涨风险越高。
第一轮大牛市,那时候大家都不懂,所以炒过头了,结果是08年的整年暴跌。
还好有海外的金融危机,转移了注意力,还要4万亿及时救市,否则就是一场灾难。
第二轮大牛市,大量的配资入市,又是一个杠杆型的牛市,风险非常大。
强行去杠杆,又搞出了一轮熊市,才化解了相关的风险危机。
你总看到,一家上市公司股价天天涨,马上就发关注函。
但从没见过一家上市公司天天跌,发关注函询问情况的。
这是一个怕涨不怕跌的市场,涨了全民躺赚,才是最大的风险。
基于整体市场的融资功能和市场态度,A股赚钱的机会,基本都是跌出来的。
每一次的上涨,不论是反弹,还是反转,几乎都是在极度恐慌和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出现的。
如果非要再说的直白一点。
市场里没有韭菜了,市场的融资功能无法进行了,市场就要上涨了。
记住一句话。
市场的信心来自于股价的上涨,而不是来自于什么乱七八糟的政策。
很多朋友喜欢看政策,结果发现政策压根不会让你赚到钱,反而会先宰上你一刀。
人性是什么。
人性就是涨了就开心,跌了就恐慌,给赚钱的机会就会参与,就是追涨杀跌。
而杀跌时间久了,筹码给到主力了,机会也就在绝望里出现了。
机会是跌出来的,而且是在大跌之后。
大跌之后,不论是政策,还是资金,其实都会入场。
政策上,需要恢复市场信心。
资金上,低位给到了大资金入场的绝对安全价格。
只是可怜了被情绪和市场玩弄的韭菜,一个个经历了漫长的痛苦,甚至割肉在地板上。
市场需要大的跌幅,去制造恐慌,去打开市场上涨的空间。
很多资金,在一个上下皆可的尴尬位置,是不会入场的。
尤其是长线资金,都要给一个绝对低点,才能让他们入市。
如果这部分大资金不入市,市场每年这么去抽血,散户肯定是挡不住的。
很多人会问,这部分资金什么时候决定入市。
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政策出台后,这部分资金就开始筹划了。
从筹划入市,到做局,再到最终赚钱走人,会有一个时间周期。
大周期,做大局,赚大钱,小周期,做小局,赚小钱。
资金做局,往往有三个阶段。
阶段一,恐慌中入市捡筹码。
什么是恐慌,就是你总听到各种利空的消息。
即便利好,也会被解读为利空。
每到下午两点,迎来的都是恐慌性的杀跌。
天天都是下跌,感觉股市要塌了,一点机会都没有。
好不容易给个红盘,第二天就继续下跌。
买什么股票几乎都逃不出涨一下就跌的魔咒,让人非常的绝望。
面对一直创新低的指数,你指向赶紧清仓,关闭账户,远离市场。
资金只有在恐慌中,才能拿到相对比较低的筹码,在上涨阶段,成本会不断抬高,而且会有其他资金来抢筹,不是建仓的好时机。
所以,市场在下跌的后半段,资金早就开始入场干活了。
只不过行为非常的隐蔽,普通散户肯定是发现不了,数据监测都会刻意作假。
阶段二,逼空上涨带动信心。
任何的行情,都有一个阶段,就是恢复市场信心。
所谓的牛回,速归,其实是讲给散户听的笑话。
尤其是极端的行情下,先要极端的打压信心,然后再暴利的恢复。
当你还在将信将疑的时候,行情就每天往前走一步,每天涨给你看。
没有信心的人,在巨大的赚钱效应之下,也是会很快改变信仰的。
因为有钱赚,谁不去赚呢,不管是不是真的牛来了,涨是看到了。
极端下跌后,往往都有逼空行情,连续两三根中阳线,市场一下子就回暖了。
给个200点的反弹,人气一下子就起来了,反正还有这么多媒体帮着推波助澜。
阶段三,人声鼎沸悄然撤退。
这部分资金,是市场里最狡诈的资金,他们只有在下跌到低点的时候才出手。
这也意味着,他们并不一定有久留的意愿。
如果是大周期,入场的资金特别庞大,那他们也会多呆一段时间。
如果是小周期,没有看到太多的增量资金,他们在市场恢复信心之后,就会离场。
原因很简单,当接盘侠回归市场了,也正是他们离场的最佳时间点。
这种真正会抄底的资金,一定也是会逃顶的。
千万别傻乎乎的认为有些资金,它会长期在股市里填坑。
这些资金的作风做派,其实非常明显,看到下跌的机会,才会着眼于入市。
而且,下跌还需要配合政策确实想要救市。
如果政策救市的态度都没有,那就是认为市场还能下跌,还扛得住。
那这部分聪明的资金,也不会有入市的冲动。
所以,记住两点,一看政策的引导性,二看懂真正抄底入场资金的玩法,确认低点之前,一定要谨慎。
跌的越凶,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