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亦英雄?
——2018年全国统招作文试题11卷
一生只能舞文弄墨,刀枪剑戟未摸过,花拳绣腿功夫也没有,与敌对垒的战场没登过,安史之乱的判军一个没杀过……这咋能算得上英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前句实写自然环境之时令,白露为霜,已是秋末冬来之季了,战乱之中,颠沛流离,衣食无着,腹空身凉,自然会发岀“月是故乡明”之感愦。从此诗句看,悲冬来无寒衣,思暖去家难归。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无豪气之壮,这能算得上英雄?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手无寸铁,从未在刀光剑影中拼杀出国泰民安的大同世界,无“光于天下”咋能“照四方”?仅仅思天寒无衣,“孩子老婆热炕头”的狭隘天地,何谓英雄?
对,对,你说得太不对了。杜甫先生确有英豪之气,确有天下安民之博大胸怀,他手中软笔确能刺死腐败之昏聩,一语石破天惊,诗诗惜民爱国,首首愤世嫉俗……虽未能扭转乾坤,还天下太平盛世,但奔走呼告,给社会增添了无穷的正能量,也招引岀无数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促使安史之乱早日泯灭了。这能否称得上英雄?
我愿意为杜甫先生“正名”,他无愧于英雄称谓!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的理解是:不用问花开浅绿色还是深红色,只要是花中第一流即可。其实杜甫先生正是如此。
捍卫民族的战士,不论刀枪剑戟,还是文房四宝;不管是工农商学,还是脑力智慧;不说是智能创新,还是苦力斗士;也不定是少年有志,还是老年悟道;不妨是物资奉献,还是精神品格……只要是要争天下先,敢争天下先,能争天下先,甘愿无私无畏,奉献一切,甚至是生命,矢志不渝,奋不终身,岂不是英雄?杜甫先生不也正是这样的英雄吗?
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杜甫先生就是这样的民族义士。杜甫先生生存于盛唐转衰期,朝廷昏庸无道,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社会倒退,民不聊生。贼寇遍起,安史起兵,国难当头。杜甫先生敢于正视现实,为民请命;写下了《三吏》、《三别》,抨击时弊,为民疾苦呼唤觉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己推人,敢想民间疾苦,发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屋漏床湿“何由彻”,不道己之苦,反道民之难,并有宏伟设想,这是多么大的英雄气魄!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用诗歌敢说人民想说的话,敢说人民的疾苦,真一勇士之为。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百姓也。义士敢做敢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城春,无限悲伤之情;溅泪、恨别、惊心,是奋起抗争的情感跃起,救国救民动力不可阻挡,是担当的标志。
杜甫,民族的义士,精神领袖,也可谓英雄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李杜诗篇万口传,这是历史的辉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当今时代,英雄辈出,你,我,他……一代代踏着杜甫等千万英雄足迹,走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之路。
谢谢,杜甫先生!
王瑞喜
2020年6月23日
(河南省安阳县彰德实验中学校长王瑞喜,安阳市十佳师德标兵,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百名民主管理优秀校长,全国明星校长。王瑞喜校长先后应邀举办了《家庭教育新模式》、《中学生辍学心理分析》与《成功的学校管理》等讲座30多场次。从1976年至今,王瑞喜校长从教44年,他为教育事业倾注了近半个世纪的心血和汗水。2015年12月,王瑞喜校长在安阳县西部创建了安阳彰德实验中学。在两届学生参加的全省毕业会考中,第一届达标率为70.49%,第二届更是高达97.7%,几乎全部过关。他带领全校师生用勤劳和智慧铸成的“彰德中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彰德中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