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家综艺陷入低迷,《王牌》也没有例外,竟是被这三点害了

乐乐花猫 2021-03-22 13:59:51

《王牌对王牌》自2016年开播以后,热度就一直稳居前线,在现在这个媒体相当发达的网络上,综艺节目可以说是层出不齐,除了芒果台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依旧位居龙头老大,其他的综艺都起伏不断。

但是,任何东西久了自然会腻,当王牌节目连续播出六季以后,也陷入疲惫期,收视率大不如前了,只有一些固定嘉宾的粉丝继续观看节目,和请某些流量明星来的时候收视率稍微好看一点,但是和几年前的王牌相比,以肉眼可见的内容差距拉低了收视率,就算他们真的想认真的逗乐观众,但是观众在审美疲劳也不会那么想笑。

虽说嘉宾的阵容从来没让人失望过,第六季中,有章子怡,蔡明,杨幂,汪峰等人的先后做客,但是还是无法真的弥补内容上的各种差距,纵使是有这么多大咖捧场,《王牌6》每期节目的精彩看点却越来越少。

目前第六季已经播出过半,说实话,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还停留在第三期吴孟达现身的时候,那一期的主题与“喜剧情怀”挂钩,这种煽情环节也算是《王牌》的拿手好戏,所以播出效果相当可观,连上了好几天热搜。

其实这么多期播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有看点的也就那么几期,吴孟达参加的一期关于喜剧的主题,一次大活西游的怀旧主题,其他的真的可以说没有太大的亮点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说说为什么《王牌》会渐渐的走向没落

除此之外,其他几期的节目大多是在为明星宣传新戏,商业气息明显了点,在将近2小时的正片时间里,节目组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观众在看到节目内容时,时常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商业宣传,目的性强

王牌每一期请来的嘉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宣传自己的新歌,新MV又或者是宣传自己的新电影,新电视剧等等,有一种在综艺节目中营业的感觉,时不时插上一句宣传,就给观众一个感觉在看一部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广告和预告片。

或许是因为大多数明星是来宣传新戏的,一举一动都带着点为了营业而营业的意思,所以在台上并不太能豁得出去,不论是做游戏还是cue流程的时候,都很明显是在“端着”。

固定模式,毫无创新

在后来的王牌节目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抗性的游戏模式,以沈腾贾玲华晨宇为主的王牌家族为一队,而来宾又为一队,然后再展开两队对抗的一种节目风格,一开始看着还行,充满竞技性,但是长期的固定运营模式,终究会被观众厌恶,当这种对抗形成了一种定式,就会被套上标签,说到王牌以后,就会被人说成两队对抗玩游戏,毫无看点,就如同跑男的定式标签,说起跑男就是撕名牌,放到以前还能掀起一阵热潮,后来也是陷入疲软期。

流量时代,只顾流量

《王牌对王牌》这个综艺每次都能请到大咖,明星来宾的阵容问题,也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王牌这个节目的一大流量源,就拿常驻嘉宾来说,关晓彤,华晨宇,以前的王源,哪个不是站在流量顶端的明星,再到来宾,时代少年团,汪峰,章子怡,杨幂,这些都是拥有极高人气的明星,每次都会带来大批的粉丝来观看,但是每一期过去后,我们细想回味的话,的确没有什么有营养的内容可以吸收,就是为了看一眼流量明星上综艺玩个小游戏而已。

在《跑男》和《极挑》先后陷入低迷期的时候,原因也就因为人员的更替,内容的缺乏,固定的运用模式,再到现在的《王牌》也都是这样,只要能够带来新的创新,我相信就会好很多很多。

1 阅读:74
乐乐花猫

乐乐花猫

带你走进不一样的优质世界,快来pick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