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汇学校的大榕树下,动感的音乐节奏唤醒了沉寂的校园……一群酷帅的“小孩哥”“小孩姐”自信开跳,校服变为了“打歌服”,空地被当成“闪闪的你”小舞台,他们帅气的出场、流畅的动作、精准的卡点,引来台下学生的一阵阵欢呼。
这样的场景
每周都能在文汇的校园里出现
超燃的街舞快闪
也刷屏了家长们的朋友圈
越跳越嗨的学生们,还拉来了站在一旁的班主任老师和他们一起“舞动青春”。在孩子的簇拥下,老师们瞬间起范、火力全开,不到2分钟就燃炸全场,更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我们看到这样超燃的场面,也不禁为师生打call,直呼“太厉害了”。没想到,身旁的学生却说“我们校长才厉害呢,她可是‘百变校长’”。
孩子口中的这位校长
到底有多“百变”?
带着这样的疑问
让我们一起走进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看看这位“百变校长”
是如何收获一大群小粉丝的!
第5期
本期带您走进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让我们一起
跟随“百变校长”廖春梅的脚步
揭秘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以下简称“文汇学校”)创建于1991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文汇学校倡导“让每一个生命无限美好”的办学理念,全面构建“美好π”课程体系;深挖“国旗课程”育人元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构建“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创新校家社有机融合方式方法。先后荣获——
●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 广东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跆拳道)学校
● 广东省优秀文化传承(民乐)学校
● 深圳市唯一一所省、市双文明单位学校
● 连续五年获评市、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2002年,廖春梅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文汇学校任教,今年已经是她从教的第22个年头了。从当年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到成为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副校长,再到现在的宝安区文汇学校校长,廖春梅在育人之路上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也让她始终对教育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认真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每一份责任。
廖春梅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校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深圳市宝安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宝安区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获“三八红旗手”、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宝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宝安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01
“文武双全”、张弛有度方能体验生命的美好
操场上,廖春梅与孩子们跳跃、与教师们打篮球的身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没想到,平日里看起来严肃的她此刻竟一秒化身为“灌篮高手”,阳光下跃动的矫健步伐、阵阵嘹亮的呐喊声,共同点燃了青春的活力。当廖春梅和孩子们的队伍获胜后,她的脸上挂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和学生队员们开心地击掌庆祝。
以体育德 张扬个性习武明理
廖春梅告诉我们,她不仅爱打球,“还会跆拳道呢”,一定要给我们亮几招看看。说罢,她就换上了跆拳道服,加上干净利落的短发,廖春梅看起来“飒气十足”,有一种别样的力量感。
廖春梅说,她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运动,感觉自己变得年轻了,还能带着“挑战者”的姿态走好育人的每一步。她观察发现,“爱动”的孩子不仅身体素质棒,身上还透着一股“韧劲”。
如何找到体育与教育的结合点,塑造学生的健康品行、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文汇学校从“体教融合”“健康第一”的理念出发,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双大课间”,并在跆拳道、田径、排球、课间舞中积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一个个自信、阳光的运动少年从文汇出发,走向省队、国家队和各大体育赛事。
以艺启智 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谁说现在的“00后”只爱追逐“快餐式文化”?在文汇,每个孩子都是民乐小能手,古筝、笛子、葫芦丝、二胡……在他们手中又玩出了新花样。
如何让拥有国际视野的深圳学子爱上自家的传统文化?廖春梅给出的答案是“以艺启智”,这也与文汇学校以民乐为引领的“国学课程体系”不谋而合。
琴瑟和鸣,美美与共。民族音乐本身就具有吸引青少年的无限魅力,再加上国潮风不断席卷而来,对民乐充满热爱的孩子重新解构传统文化,代表文汇学校多次荣获省、市、区级器乐比赛一等奖。当悠扬的琴音在廖春梅的指尖下流淌,古老的民乐也流进了文汇师生的心里,用年轻的灵感润泽了传统文化的根。
“文有民乐,武有跆拳道”。一文一武,张弛之间,方能体验生命的美好。民乐、跆拳道等学校特色,既是对文汇33年办学历史和“汇美精神”的传承,也能让学生在传统与未来的交融中深刻体悟民族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廖春梅说,她在兴趣爱好中体验到生命的无限美好,也希望具有不同天赋、特长的学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成为“具有美好汇聚力的人”。
02
做眼里有光的引路人
每个孩子都能闪闪发光
在“让生命与一切美好不期而遇”的教育理念下,文汇学校着力建构“美好π”课程体系,“国旗课程”就是其中的一项特色。
深挖“国旗课程”育人元素
廖春梅向我们介绍道,为了将爱党爱国的精神厚植于学生内心,近年来,在校党委李东红书记的规划引领下,文汇学校以“国旗课程”为载体,大力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
“国旗课程”围绕“大主题”“大表彰”“大展示”,将每周的升旗仪式打造成师生展示的综合平台,从朗诵到合奏,从歌舞到情景剧,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大展示,让每一个家庭荣誉共分享,让每一个生命都闪闪发光,充分贯彻“面向全体、优质均衡”的育人目标。
廖春梅还向我们讲述了国旗表彰中,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几年前,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因双脚无法站立,由父母推着轮椅把他们送进文汇学校。自入学以来,班主任和各位老师对兄弟俩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用爱为他们驱散内心的迷茫和无助。在老师们的激励下,到了三年级,这对双胞胎兄弟站上了校升旗台,还为老师、同学们带来了演唱和架子鼓表演。飘扬的红旗下,他们向阳而生,从逐光而行再到闪闪发光,令廖春梅至今都印象深刻。
每颗星星都能闪闪发光
在廖春梅心中,每个孩子都像星星一样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她认为,成功的教育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让每颗星星都能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在廖春梅的倡导下,文汇学校积极搭建“微笑墙”、班级“三个一”表扬板、“闪光的你”文汇小舞台等各种平台,引导老师们做眼里有光的引路人,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03
我是学生的“知心人”
让激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作为一个“细节控”的女校长,廖春梅似乎总能敏感地体察到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用温柔的话语和关切的眼神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到“让激励时刻发生、无处不在”。
种下一颗“激励”的种子
廖春梅曾经教过的班上,有一个“小霸王”小吴几乎每天都要被同学们“投诉”,各科老师都对他头疼不已。
可她却能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发现他独特的潜质,“老师能看出你的情商很高、也很聪明,你将来肯定会做出一番成就”。在廖春梅的不断激励下,曾经的“淘气包”学习越来越认真,长大后也和她一样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时至今日,小吴仍然和廖春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总说“春梅姐,如果没有你当初的鼓励,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采访的当天,刚好有廖春梅带的第一届毕业生赶在教师节前来看望她。当我们问到她和学生们聊了些什么,廖春梅笑着说,“我那时刚刚当老师,比他们大不了几岁。也正因如此,学生们长大后,夸我最多的就是能共情、懂得理解他们”。
激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廖春梅的心里,也带着温度传递给学生,一直伴随她走过20多年的从教之路。
“看见”孩子的内心
廖春梅表示,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学习上的困惑,往往还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
文汇学校除了从老师的角度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外,还利用同伴群体之间的“互助”,让心理问题在学生中化解。在校排练室,心理剧社团的学生们正在排练一场叫作《换脸》的剧目,主人公林同学觉得自己难以融入集体,于是戴上“社交面具”,隐藏起真实的自己。“如果你是林同学,你会有什么感受?”“大家帮她出出主意,建议她应该怎么做?”廖春梅和孩子们一起设计剧情,通过有效的引导让这出心理剧的情节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代入心理剧里的“林同学”,许多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后,对父母往往“想讲又不敢讲”。不少家长也觉得,“孩子越长大,越不爱和我沟通”“每天都有吵不完的架”……怎么帮助学生和家长“破冰”?
文汇学校遵循同伴教育、陪伴教育等理论,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自2017年起探索并构建“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模式。通过开展亲子运动、亲子游学、职业生涯规划体验等系列主题活动,舒缓了孩子的心理和学习压力,打破了亲子间的“坚冰”,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很多家长为孩子的变化感到欣喜——
● 孩子的作业写得越来越工整了,给我写的信也很用心。
● 通过周末的亲子研学、爬山等活动,孩子愿意主动和我分享学校的趣事,亲子关系和谐多了。
还有家长发布朋友圈和美篇作品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文汇学校的家校社合育实践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既能保持‘边界感’,又能建立深度的情感连接,这样的亲子关系才是青春期孩子最渴望的。”
采访的最后,当我们问到廖春梅,“篮球、跆拳道、古筝……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真不愧是‘百变校长’”。
说到这,廖春梅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说,在教育中需要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新元素,努力化解与学生间的代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今年,已经是廖春梅过的第22个教师节了,她希望“文汇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能够在这里汇聚生命的一切美好,让幸福无限绵长。”
治校秘诀
以体育德,以艺启智:通过民乐、跆拳道等学校特色,让学生传承文汇历史及“汇美精神”,在传统与未来的交融中深刻体悟民族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让每一个生命都无限美好”:深挖“国旗课程”育人元素,积极搭建“微笑墙”、班级“三个一”表扬板、“闪光的你”文汇小舞台等各种个性展示平台,引导老师们做眼里有光的引路人,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让每一个生命都无限美好。
“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模式:遵循同伴教育、陪伴教育等理论,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成功探索并构建“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模式,帮助学生疏解心理问题,为亲子关系“破冰”。
做好校长不仅是校长个人的愿望,更是一所学校、一方教育的美好愿景。一个好校长,能够带领出一所好学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文化的引领者,校长不仅要为学校的发展做好规划,还要为其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奥一网全新教育栏目《校长治校》聚焦一线杰出校长,讲好具有教育改革创新精神以及示范引领作用的治校故事。充分展示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教育家精神,分享中国教育的智慧与创新,探讨践行教育家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路径。
监制:陈文定 刘岸然
统筹:谢江涛 任笑一
策划:陈璐璐 刘晨
主笔:奥一新闻见习记者 任贺 记者彭峥
产品:廖静文
视频:彭峥 刘彦辰 刘正方
设计:郑柏琪
编辑:任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