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女朋友去逛超市,经过冷冻区想着买一些速冻面点回去,平时当早餐。在选择商品时,女朋友突然发现在包装上的烹调加工方式上写着,微波炉无需解冻,去除包装加热即可;而空气炸锅和烤箱都需要解冻至常温,再加热。
女朋友就问我:“咦?为什么微波炉这么厉害,可以直接加热冻品,空气炸锅就不行,需要先解冻呢?”
按我们平时的常识,冷冻食品(尤其是肉类、面点等比较厚的食物)都是需要先解冻再进行烹调的,不然很容易出现外面已经焦了,里面却还是冰冷的“夹生”状态。所以,需要先解冻再用空气炸锅或烤箱加热,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但为什么微波炉偏偏就是个例外呢?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一下,微波炉这位和空气炸锅、烤箱这些的加热方式,到底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一、微波炉的“魔法”:由内而外的加热
微波炉能快速加热食物,是因为它内部有一个叫做磁控管的部件,能够产生频率约为2.45GHz(每秒振动24.5亿次)的电磁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波”。
这种微波本身并不热,但它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让食物中的极性分子,尤其是水分子,跟着它的节奏高速旋转。想象一下,食物里亿万个微小的水分子,就像无数个微型陀螺一样,在微波的作用下高速旋转、碰撞、摩擦。这种剧烈的分子运动,就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从而使食物的温度迅速升高。
关键点来了:与传统的从外向内加热方式(比如用火烤、用热油炸)不同,微波具有一定的穿透性(通常能深入食物几厘米)。这意味着微波可以同时作用于食物的表层和内部,让食物的加热过程更接近于“由内而外”或者说是“整体升温”。
那么冷冻食品呢?虽然它们看起来是硬邦邦的固态,但其内部依然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只是这些水分子被冻结在冰晶的结构里,活动性大大降低。然而,即使在冰冻状态下,水分子依然能够吸收微波的能量并开始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热量会先融化冰晶,然后进一步加热液态水,使食物整体温度升高。
简单来说,微波炉的加热过程,是自带了解冻功能。它在加热的同时,也在同步进行着解冻的工作,所以对于大部分速冻食品,无需额外解冻就能直接加热成熟。
二、空气炸锅/烤箱的加热:由外及内的传递
了解了微波炉,我们再来看看空气炸锅和烤箱。
空气炸锅: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顶部的加热管将空气加热,然后通过一个大功率风扇,让高温空气在锅内进行高速循环,形成类似热油的效果,快速“炸”熟食物表面,并带走食物表面的水分,从而产生酥脆的口感。
烤箱:原理类似,主要是依靠加热管产生的热辐射,以及箱体内空气的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来加热食物。
无论是空气炸锅还是烤箱,它们的共同点是:热量主要作用于食物的表面。热能需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像波浪一样,从食物的表层,一层一层地传递到内部。
现在想象一下,你把一块冰冻的鸡块直接放进预热好的空气炸锅里。会发生什么呢?
表面迅速升温:滚烫的热空气首先接触到鸡块冰冷的表面,表面的冰开始融化,温度迅速升高,甚至可能开始变熟、变焦。
内部依然冰冷:但由于冰的导热性较差,而且内部的冰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才能融化(这个过程叫“潜热”),热量很难快速传递到鸡块的中心。
“外焦里生”或“外熟内冰”:结果就是,当你把鸡块拿出来时,可能外壳已经金黄酥脆甚至有点焦了,但切开一看,里面可能还是冰凉甚至是生的。这不仅影响口感,对于肉类等需要彻底煮熟的食物来说,还存在食品安全的风险。
因此,为了让热量能够均匀、顺畅地传递到食物内部,保证内外都达到合适的烹饪温度,使用空气炸锅或烤箱处理冷冻食品时,提前解冻就成了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解冻让食物内部的冰融化成水,大大提高了热量向内传导的效率。
三、总结与小贴士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了:
微波炉:利用微波让食物内部(一定深度)的水分子振动产热,加热过程“自带解冻”,可以实现对冷冻食品的直接加热。
空气炸锅/烤箱:通过外部热源(热空气、热辐射)加热食物表面,热量需由外向内传导。未解冻的食物内部冰块会阻碍热量传递,导致加热不均,因此需要先解冻。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彻底明白为什么微波炉和空气炸锅对待冷冻食品的态度如此不同了?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也可以给身边的人科普一下啦!
生活小贴士:
虽然大部分情况符合上述原理,但不同食物、不同品牌可能有差异,最稳妥的方式还是遵循食品包装上的烹饪建议,并不是说所有未解冻的食物都能用微波炉加热哦。
微波炉加热技巧:
对于较大或较厚的冷冻食品,使用微波炉的“解冻”档或较低功率缓慢加热,中途可以翻面或搅拌,有助于更均匀受热。
微波加热容易使食物失水变干,可以适当覆盖(留透气孔)或在旁边放一小杯水。
微波加热后,让食物在炉内静置一两分钟(“焖”一下),利用余热使温度更均匀。
安全解冻:
最佳解冻方式是提前一晚从冷冻室移到冷藏室。
急用时可使用冷水浸泡解冻(需用防水袋密封好食物),或使用微波炉的解冻功能。
切忌在室温下长时间解冻,容易滋生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