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去村子东边的河里抓鱼,一般都是抓一下小麦穗鱼、小鲫鱼,虽然这些鱼不大,但在那个年代简单的处理一下抹上一层盐,用油一煎鱼,那滋味别提多香了。
有一次跟弟弟拿了一块废旧的窗纱去抓鱼,没想到抓到了一条野生鲤鱼,那条鲤鱼有1斤重,拿回家后,没舍得吃,就放到了院子里的一个不用的水缸里。起初,我跟弟弟还没事去看看它,久而久之就忘记了。几年后,老房子要翻新,在处理院子里的东西时才想起那条鲤鱼,没想到几年过去,它还活着,只是个头似乎更小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8fa2f4254f9a9f759a26a8c8034cf4.jpg)
在这几年里,我们都没有投喂过这条鲤鱼,以至于后来在买金鱼时,对商贩说的那句“鱼没有饿死的,都是撑死的,所以要少喂”深信不疑。只要买的金鱼死了,就怪自己喂的太多了。后来才知道根本这句话完全就是个骗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就以金鱼和我没有喂养但活了几年的鲤鱼为例来简单的科普一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e1f00b0a03b6493893201c4d65502f.jpg)
鲤鱼其实是鲤科鲤属下所有鱼类的统称,虽然大多数人饲养的鱼寿命看起来都不算长,但其实鲤鱼还真的算是一种长寿的鱼类。目前已知的活的最长的鲤鱼是来自于日本的一条锦鲤,它是越原公明在奥美农白川村的鱼池里养了一条锦鲤,名字叫“花子”。
经过调查,发现花子出生于 1751 年,也就是日本的宝历元年。到了 1971 年,花子已经 220 岁啦,它体长 73 厘米,体重 6.75 千克。锦鲤花子最终的寿命是 226 岁,一直活到 1977 年 7 月 17 日。虽然我们常见的鲤鱼没有锦鲤的寿命长,但是最长寿命也能达到接近100岁,平均四五十岁,所以,鲤鱼活几年只能算是未成年状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9ac16e8af6b27383af950a5c0bc9c3.jpg)
在野生环境下,鲤鱼能从自然水体中获取食物,不过,在放到水缸里后,不投喂它怎么活呢?首先,我家那口水缸比较大,它一直放在南墙根下,这样很难被暴晒,这使得它的水温相对不会过高,而且里面的水水温相对稳定,以雨水为主,虽然冬天也会上冻,但是不会将整个水缸全冻住,而鲤鱼是一种比较耐寒冷的鱼类,只要是水没有结冰就代表它没有低于零下,这样是冻不死鱼的。
其次,它的食物来源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水中自然产生的微生物,在绝大多数的水体中,微生物是少不了的,比如桡足类动物,鲤鱼本来就是杂食性鱼类,它不挑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275499f68abd06e380282f2c68bb4f.jpg)
第二个来源就是外界了,虽然水缸里的水不与外界水体互通,但是在空气中是有许多有机物碎屑的,风会将这些有机物碎屑吹到水缸中,然后成为鱼的食物。
不过,无论是水缸里的微生物还是风吹的有机物碎屑都是比较少的,而这也是几年过去后,鲤鱼没长大反而廋了的原因。好了,弄清楚了不投喂鱼也能活的原理,我们再来看一下,鱼缸里容易死的金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60ea472437b527d4a3aa556f0eb89b.jpg)
金鱼是最常见的观赏鱼类,它有着超过300个不同的种类,但是不管哪一种,它都是基于野生鱼类驯化完成后人工选育而来的,而它的祖先是我们最常见的鱼类之一-鲫鱼。
从目前的记载和研究来看,金鱼最早出现在我国,但它并不是人工培育的,而是自然变异而成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只是当时的金鱼还没有如今斑斓的体色,是介于鲫鱼和如今金鱼体色中间的颜色,也就是草金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674a1c66f78a236e20f92e992bb0aa.jpg)
既然金鱼就是鲫鱼来的,那么它的食性以及消化道结构也是一样的。金鱼也是杂食性鱼类,它们几乎不挑食,能适应低温低氧的环境,在消化道结构上,它与鲫鱼一样都是没有胃部这个器官的,这就导致了金鱼吃进去的食物是没有地方储存的,直接就通过肠道消化吸收了,这也是我们在养金鱼每次喂完食物后都会有很多鱼粪便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种结构,让金鱼每天都需要食物,所以严格意义上说,金鱼每天都是要进行定量投喂的,毕竟我们的鱼缸水中虽然也有微生物,但比起自然水体量差的太远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97291644fc9d083956530132194c41b.jpg)
虽然金鱼并不是撑死的,但也绝对不是饿死的,因为虽然鱼缸水中的微生物少,但也足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命体征。但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多数人养金鱼,几天鱼就死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鱼缸养的金鱼几天就死光了,无非就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水质恶化。这是金鱼死亡占比最大的因素,因为我们养金鱼的水体太小了,通常就是一个小鱼缸,这种小水体是极容易污染的。尤其是在喂食之后,金鱼几乎是边吃边拉,粪便会让水中滋生许多有害的微生物,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这样鱼在里面自然是无法存活的。
如果是将它们放到一些大鱼缸之中,它们要活得更久,这就是水体小,水质容易恶化导致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3c00832c3961643eec26ccc8e419d3.png)
第二,憋死的。金鱼继承了鲫鱼的低耐氧能力是没错,但是这不代表它们没有耐受极限,在正常情况下,比如一些大鱼缸中有打氧机会源源不断的给水注入氧气。
但是一旦换了一些小鱼缸,它的氧气只能是水面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我们都知道水溶氧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和水温有很大的关系,在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水温越高水溶氧越低,而这也是夏季我们会看到江河湖泊中鱼跃出水面或者在水面上活动的原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9e2b6ee13854348733007e3a8db3dd.jpg)
一般的金鱼批量养殖的水温通常都比较低,再加上增氧设备的加持,所以即使鱼的密度很大,也不会有问题。但是我们把金鱼买回家后,水温在逐渐的上升,无限接近于室温,此时的水溶氧能力变差。
而且我们买鱼通常要买好几条,此时小鱼缸就会变成一个水溶氧极低的环境,慢慢的金鱼就会窒息而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297396d45f06a4dc8037cefee06404.jpg)
鱼是饿不死的都是撑死的,显然是个谣言,因为往往都是直肠子,它们消化快吸收能力差,需要频繁的进食。而我们养鱼总是死,也不是喂的锅,而是往往出在氧气和水质上,一般情况下,刚买回来一两天就死掉的金鱼,通常是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过水的问题,之后就大概率跟水质污染有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