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半醒半醉半湖途,是做人的智慧
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一路兼程,一路风雨,步入人生中年才发现,人生最通透的活法莫过于“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如郑板桥所言:“难得糊涂。”这糊涂并非真糊涂,而是大事清醒,小事糊涂。
清醒是对事物和自我的深刻认知,也是对人生目标的清晰把握。
认清自己,才能在人生中年时,不随波逐流,而是先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追求事业的更进一步,还是渴望家庭的温馨和睦?是专注于个人兴趣的培养,还是投身于社会公益实现价值?
唯有清醒地认识自我,才能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
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大是大非的事上,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如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乱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虚假的信息和各自的观点纷至沓来。我们需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才不会被虚假信息误导,不会被浮躁风气裹挟。
面对网络上的谣言和不实言论,能理性判断,不盲目转发;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坚守底线,不盲目跟风。用清晰的头脑辨别是非,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对自我的保护。
当然,不能处处清醒。在该糊涂的事上过于清醒,会活得很累。适当的糊涂,既是对自己的心灵松绑,也是一种处世艺术。
比如:人际交往,太清醒,容易伤人伤己。
家人之间,太清醒,容易在言语上发生冲突,行为上,斤斤计较。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夫妻间偶尔的小摩擦,若能糊涂处之,给彼此留些空间,以宽容和理解化解矛盾,家庭便能充满温馨。
朋友之间,不过于计较得失,不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少一点清醒,多一点糊涂,便能让友谊长存。
人生没有事事如意,也没有只输不赢,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导致的不如意时,糊涂一点,就是不让自己不再受伤,也是一种对自我的保护。
说直白一点就是,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若事事都清醒地去计较,痛苦和烦恼便会没完没了。
若看淡随缘,顺其自然,在清醒里糊涂,就不会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扰乱自己的心智,影响自己的生活。
比如苏轼,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能以豁达之心面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种糊涂,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在困境中依然能享受生活的乐趣,留下诸多传世佳作。
人生下半场,我们要在清醒与糊涂之间找到平衡。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坚守原则;在日常琐碎中,学会糊涂,做个宽容豁达的人。
清醒让我们明确方向,不迷失自我。
糊涂让我们心灵宁静,不被烦恼束缚。
这样做人做事,便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既拥有前行的动力,又能欣赏沿途的风景,以通透的姿态,走过人生精彩的下半场。
近道
半醒半醉半糊涂,无父无母无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