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一个法国人相机中的敦煌莫高窟,女孩骑马英姿飒爽

万物知识局 2025-02-19 09:25:26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地大物博,根据各地气候和风土人情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毫无疑问,敦煌莫高窟就是其中之一。

直到今天,依旧有许多人孜孜不倦的前往莫高窟,为那里的景观所震撼,而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许多第一次见到莫高窟的外国人也忍不住按下了快门。

这个照片拍摄的是莫高窟的佛像, 图片虽然是黑白的,让我们不能直观地了解佛像的色彩,但是,雕刻工匠们手艺的惟妙惟肖,依旧让这些佛像栩栩如生。

他们双手合十端坐在台上,视线往下看,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仿佛都有一种感觉,被佛像注视着,佛像面容慈悲神色悲悯。

而这样的佛像在莫高窟数量可不少,图片里的这座佛像,穿着长袍,双手置于身前,双脚盘在一起,仿佛在打坐,又仿佛在思考。

而佛像背后的墙面上,更是用颜料绘制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图案,他们组合在一起,让这个佛像更加的庄严和肃穆,让人赞叹不已。

这张图片拍摄的是沙漠的景象,那里由于降水量的原因,绿色的植物相当稀少,可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依旧在干旱的环境中开辟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他们在陡峭的石头上凿出洞口,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挨着的窗户,不得不感慨一句,人类对于环境的适应性真的很强大。

有的佛像面容慈悲,让人忍不住忏悔犯下的过错,而有的佛像面容严厉,当人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的时候,仿佛给人当头棒喝。

毫无疑问,这张图片的佛像就是如此,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叉着腰,仿佛下一秒就要疾言厉色的进行批评,挽救众人于迷途。

这张图片中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用泥巴和石头堆砌而成的塔了,上面还有一根尖尖的棍子,在图片的右侧,还有一名男子正低头凝望,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这是敦煌莫高窟的什么景观呢?当地的人又为何设计出这样的造型呢?

这张图片里,绿色的树木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眼球,在敦煌那样荒凉的环境里,有这样一片翠绿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许多人应该都对这里流连忘返。

在一片绿色后面,是一座高耸的建筑,虽然图片拍摄的距离较远,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栋建筑的精致和美丽。

除了佛像之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在世界上也算得上一绝,图片里,壁画上的人们有的手持剑,有的拿着书卷,文人和武将的区别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经过时间的打磨,这些图像上也不可避免的有了破损和灰败的地方,但是依旧让人感慨当年绘画技术的高超。

在参观莫高窟的时候,除了那些景物引人入胜,当地人们和其他地区的人们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也同样让人非常好奇。

这张图片里,老人的头上裹着头巾,旁边的小孩也热情的看着镜头,在他们的脚旁,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瓜,看起来相当的解渴。

莫高窟的佛像数量相当众多,光是图片里的这个地方,看起来不大就已经有七座佛像了,他们服装不同,神色不同,姿态也各不相同。

不过无一例外的都是低头看着下面,真的很难描述人们第一次到达这里,和佛像对视时,那种心灵都受到震撼的感觉。

摄影者站在树荫下,面对莫高窟的特色建筑,拍下了这张图片,和其他地方的建筑都力求平整不同,莫高窟的建筑充满了天然的味道。

有的地方被抹平,而有的地方甚至能看到泥土的肌理,出现这种情况,自然是因为因地制宜,这样建筑能够更省力,同时也能达到让人居住的目的。

这张图像从外侧拍摄,我们大家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石壁上图画脱落的痕迹,不过这也是难免的,毕竟创作至今,这些图像已经经过了许多年的风吹日晒。

图片上方的小空间里,几座佛像矗立在那里,阳光从外面打进来,给他们留下了一片阴影,墙面也是坎坷不平的,看起来经受了许多时间的打磨。

这张图片里,佛像的图案数量则更加众多,阳光从外面打进来,也只照射到了中间的佛像图案,两侧的图案还藏在阴影里,让人看不清楚。

在这张图片的右侧,几座石像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守卫,让所有到来的人,都不敢心生轻视,始终保持着严肃而敬重的心情。

除了莫高窟,或许没有哪个地方能够把石像和彩绘结合的如此之好了,凹陷的空间里摆放佛像,通过彩绘为他们增加几分灵动和肃穆。

外面的墙壁上也通过绘画的方式,体现了宗教信仰,如果说佛像是庄严的话,那么这些彩绘就是灵动而自由,两者截然不同又互为补充。

在看书的时候,大家或许已经常常看到一个词叫做怒目圆睁,或许,这种表情就是图像上面的这样,绘画里他穿着铠甲,脸上用黑色的油彩绘画,显得不尽人情。

一只手里拿着武器,一只手拖着宝塔,仿佛时刻准备着上来打击和镇压,这种时候,心里有着黑暗心思的人应该都会退缩吧。

在那个年代,虽然许多人都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但是家庭能力有富足能够出去旅游的也不在少数,图片上的这名女子,骑着高头大马笑容相当的灿烂。

这匹马似乎是从后面的人家里牵出来的,老人正密切的关注着女子的背影,似乎担心骑马的过程中出现意外,随时准备上前给予帮助。

这张图片里的雕刻数量着更加众多,一旦雕刻的数量多了,如何设计分清主次,如何让他们不至于呆板就成了一个首要问题。

图片中的这一堆石像,显然各有不同,他们姿态灵动,再加上雕刻着对空间巧妙的利用,只让人觉得精巧,不仅前后映衬还左右呼应,雕刻工匠的天赋之高让人忍不住感慨。

这张图片里面,最大的佛像依旧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旁边有两个较小的雕像,和之前的图像不同的是,这次外面的墙壁之外,还有两位坐着动物的佛像。

之前的佛像都是端坐于高台,要么就是脚踩着恶人,这样坐在动物身上的,倒是第一次见,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呢,又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期望呢?

既然是佛像,那么人们到这里上香似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图片里,佛像前面摆放着大大的香炉,让人不禁想象起繁盛时期。

从香炉里升起缕缕的香烟,环绕在半空,给这个本来就充满了神圣色彩的地方,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仙气。

这张图片里的佛像,每一个仿佛都有自己的单间,虽然衣着相差无几,但是每座佛的面容却有差异,让人绝不会把他们认作相同的一位。

能够把这么多不同的佛像雕刻的栩栩如生,当时莫高窟文化里对于神佛的研究,估计已经相当全面了,是如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宗教信徒前来朝拜。

这张图片里,佛像的头顶绘有各种花草,看起来慈爱又祥和,佛像的面前依旧是两座骑着动物的佛像,左边的这位胯下似乎是大象。

不仅有长长的鼻子,还有象牙,就是不知道右边的这一位,骑的是什么动物呢?身上是斑点脖子上是条纹,似乎从没听过,大家知道吗?

每次看到莫高窟的佛像,看到他们衣服上面的褶皱,身体上的纹理,都让人感慨不已,或许正是由于雕刻手艺的如此出众。

才让这些佛像,即使身上落了灰,也依旧美丽让人敬重,身上落的灰仿佛是衣服不同的材质色泽,并未影响佛像的气质。

这张图片里拍摄的是来到莫高窟的外国女人,他张着嘴,仿佛正要说些什么,是要和同伴谈论莫高窟精巧绝伦的佛像呢,还是讨论这里其他地方都看不见的风情呢。

这张彩绘里,人物的数量相当众多,有的人坐在毯子上,有的人站着双手抱拳,图面上还有火焰,风,云等各种元素,看起来仙气飘飘的。

这张图片似乎是从莫高窟的高处进行拍摄,一眼望下去,似乎望不到尽头,绿色的树木,土地上长的繁盛的小草,已经是这里有的青葱和生命力了。

这张图片里的佛像分为了两层,下层的几位站立着,分布相当的松散,顶部的佛像却聚在一起,仿佛正在商讨着什么事情。

虽然莫高窟有着独属于他的风情和景观,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上个世纪的莫高窟较为贫穷和落后的事实,图片里,建筑看起来相当的破败。

图片的右下角有个男子,看起来脏兮兮的头发也乱糟糟的,不过他依旧搬上了梯子,似乎准备去打扫佛像。

看了这么多莫高窟的图片,不知道你对于莫高窟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0 阅读:0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