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绦先生说:“一个人光善良没有用,心软也没用,哭更没有用,你要强大你自己。”诚然,人越是强硬,挺直腰杆,越不会轻易受欺负;越是坚守原则,守好边界,越不会随时被侵犯。人生路途,倘如学会了这几个“权谋”,旁人便永远不能随意摆弄你。
心中要有善,手中要有刀
《週易》裡所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善,是生之本;积善,是福之源。然而,江湖暗箭难防,俗世人心难测。太过老实,难免受人欺压;好心泛滥,终将自食其果。人群中,从不缺“善”,少的是“善”中带“刺”。
《秋园》中,主角军官仁受因奔丧之事,暂居其堂弟家中。这位堂弟,是镇上知名的赌客,家境已近贫寒。仁受见其窘迫,便屡屡解囊相助,承担起堂弟一家的生活开支。然而,仁受的善意并未换来感恩,反而滋养了堂弟的贪欲。在一次购屋交易中,堂弟与赌友精心佈局,诱骗仁受以一张假地契完成了交易,将他毕生积蓄一卷而空。
人人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现实往往是,一碗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你付出得越多,旁人越觉得理所当然。然;哪天力有不逮,人家就会觉得你欠了他。心都是肉长的,也要有骨头支撑。懂得拒绝,学会翻脸,遇事可忍,忍无可忍,回击要狠。别总觉得“吃亏是福”,适当的“不好说话”,才是你立足社会的盔甲。
别人口中的话,当作耳边的风
有言:议事者,身在事外;任事者,身居事中。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他人的眼光下苟延残喘,成为别人茶馀饭后的谈资。
太过在乎,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成为外人的“笑柄”;太过计较,每一脚都踩著别人的坑,成为外人的“提线木偶”。活在他人的世界,是一个人最大的懦弱。
在古代,有个叫阮籍的洒脱之人。他常光顾邻近的小酒馆,每当酒意上头,阮籍便毫不在意地,在众人面前睡去,也不管别人说些什麽。而古时讲究男女有别,尤其是姑嫂之间,总需要一些礼数。但阮籍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有一次,他的嫂嫂要回娘家,他不仅热心地帮忙打点行李,还亲自送她上路,一路上嘘寒问暖。面对旁人的指指点点,阮籍只是淡淡一笑,道:“礼法,岂为吾辈而设?”这番言论,直接将流言蜚语挡在了门外,旁人只能哑口无言。
一位诗人曾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人的世界,眼界不一,格局有差,闲话常有,不听则无。路也有万条,何必随风而动。若是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若是三观不合,微笑转身。做人要有120%的自信,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价值。精神不受力,越坚定,内核越稳定,他人便不敢招惹你。
逢人只说三分真,不可全抛一片心
《增广贤文》中云:“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世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自来熟”,初见之下,几句寒暄便能营造出一种“灵魂伴侣”的错觉,让人不由自主地卸下防备。而心软之人总爱轻信他人,逢人便秀真心,守不住自我边界,脱口而出自己的秘密,亮出自己的底牌,无疑是在向对方宣告自己的弱点。
东汉时期,有位富豪出门闯荡,在路上碰到两位兄弟,聊得挺投机。富豪便将自家的所有情况都告诉他们。结果,这俩兄弟动起了歪脑筋,他们说县内有匹汗血宝马,买了就能赚大钱,比单打独斗强多了。富豪一听,心动了。可到了县城才知道,买马的名额早抢没了,只有更多的金币才能再次买下那匹马。一顿忽悠下,富豪把老本都掏出来了。结果,马没看到,那俩兄弟和卖马的直接人间蒸发。富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只能一路要饭,灰溜溜地回家了。
古人云:“言多必失,沉默是金。”不是什麽话都适合倾诉给旁人,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大白于天下。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真心出三分是你保命的法则。记得,给关系留白,若即若离的状态,才是最舒服的社交方式。
唯有藏得住情绪,才能经得住大事
《孙子》中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纵观古今,凡是成大事者,身上往往两个特质——“能忍”与“善藏”。一个人若能喜怒不形于色,让人难以捉摸其底细,自然也就不易被人操控。
古时,有一位名叫程云的书生,他为人谦和,才情出众。程云从小家境贫寒,常受到周围人嘲笑轻视。然而,无论外界如何奚落,他始终保持冷静与从容,从不轻易表现出内心的波动。
有一次,程云在朝廷上与一位权贵交锋,权贵用尖锐的言辞刻意羞辱他,试图打压他的威风。程云未反驳,只是微微一笑,沉默不语。几个回合下来,权贵逐渐感到不耐烦,而程云的冷静反而让周围的人对他刮目相看。后来,程云不仅在朝廷中逐渐崭露头角,还因其稳重与深沉的气度,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
裡面有一句话:真正的高手是没有情绪的,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智者。真正的高手是说软话办狠事,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有些人情绪显而易见,一举一动皆透露心声,被人一眼看穿。唯有智者,言语谨慎而行动果决,面无表情却内心明辨是非。做人,狠话不多,内心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以平静应对万变。保留一份神秘感,做到“若无其事”,才是真正的胜者。默默积累实力,活出人生底气。
岁月悠悠,人海茫茫,难免遭遇风雨
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些艰难时刻,成了检验真情的试金石。谁会在你困顿时伸出援手,谁会在你低潮时不离不弃,都在无声中给出了答案。
到了一定年纪,你会发现:人弱则人欺,人强则人善。著名音乐大师朱棣文,曾栽了个大跟头。刚开始指挥的时候,乐团的人完全没办法配合他,整个场面乱得像一锅粥,乐手们也是一脸懵圈,台下的观众开始窃窃私语,不住指责。然而,面对质疑,朱棣文没有选择硬刚,而是直接“闭关修炼”。他把自己关在家裡,疯狂研究乐谱,天天对著镜子练指挥,动作、眼神,每一个细节都抠得死死的。一年后,当他再次拿起指挥棒,在指挥圈中成了顶尖人物。
社会学中有一个跷跷板定律:要使对方高耸云端,自己则需谦逊低眉;而若要自己傲视群雄,则需让对方略显卑微。江湖之中,弱肉强食,不是你主沉浮,便是他引领前路。而软柿子,总容易成为他人手下的玩物。只有拥有远远超越众人的能力,他们才会由衷地佩服你。
一个实力尚显不足时,不妨选择闭关修炼,在独处中磨砺自我,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本事有多大,你的底气会有多大。
学会装傻,韬光养晦
古人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一个人的福气或灾祸,都是自己的行为带来的。装傻,便是一种趋避凶的智慧。
建安元年,刘备投靠曹操后,又被汉献帝认为皇叔,意图制衡曹操。刘备不愿引起曹操的猜忌,整日在后院浇水种菜,有外人拜访,还把泥土敷在脸上,装作一副闲散模样。但即便如此,曹操依旧怀疑刘备。在府中宴请刘备时,曹操先以“龙之变化”相问刘备,试探刘备的志向。刘备装傻充愣,说龙不龙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编草鞋、织炕席,最近对施粪肥也很有研究。这粪肥不能太稀,更不能太稠,要恰到好处。
席间,曹操又与刘备煮酒论天下英雄,想藉此再探刘备眼光如何。刘备自然清楚曹操的伎俩,信口胡说,推选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东吴孙策为天下英雄。曹操一一否决,让刘备继续说。刘备见曹操几次否定自己,又故作慌乱地补充:那张绣、张鲁、韩遂等辈如何?听到此,曹操语气裡更是充满了不屑:“此等碌小人,何足挂齿。”
在曹操看来,刘备列举的如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人,都是一些酒囊饭袋,而刘备却将他们奉为英雄,可见其目光短浅。曹操故此对刘备放下了戒心,而刘备也因此有了领兵出逃的机会。
曾国藩曾说: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一个人不知收敛,锋芒毕露,看似出尽风头,其实早已将自己活成了众矢之的。
却能于风浪中远离是非。世事沧桑,是课堂,也是考场。懂得装傻,韬光养晦,才是善身保身之道。
有一个热门话题:看过《西游记》原著后,为什麽那麽多人开始喜欢猪八戒?网友们各抒己见,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装傻”。
取经路上,猪八戒有饭就吃,有床就睡,日常装傻扮丑角逗同伴开心,没有谁比他更逍遥自在。三打白骨精后,唐僧把孙悟空赶走,却被黄袍怪抓走。猪八戒无奈之下只好去花果山搬救兵,却受到了猴子猴孙的挖苦戏弄。他们先押著八戒磕头认罪,随后又说八戒长得不像好人。可八戒遭此侮辱,非但不恼不怒,还赶紧赔笑道自己是悟空的故人。猴子猴孙们又嫌弃八戒长得猪头猪脑,八戒当即就装疯作怪,任凭对方百般捉弄。八戒憨厚搞怪的样子,也使得悟空的气消了一大半。随后,八戒又顺水推舟,对大圣溜须拍马,成功把悟空哄下了山。
八戒在花果山所受的这些委屈,换了其他任何人承受,估计都会鬱闷好久,但八戒却始终装傻充愣,嬉笑以对。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在师徒四人中,八戒受到的委屈和责备是最多的。例如悟空,气急败坏时就骂八戒是“呆子”“夯货”;师父唐僧,也常常责备猪八戒好吃懒做。但八戒从不因此跟他们正面起冲突,而是以一副嬉皮笑脸回应他们的轻视。正是凭著这种心态和智慧,猪八戒才能在灵山受封时,获得满天神佛的认同,成了自由自在的净坛使者。
有句话说:聪明太累,傻才幸福。我们终其一生要学会的,便是如何像猪八戒这般:以装傻对抗恶语,用钝感屏蔽烦恼。毕竟,活得太清醒的人,整日都会被负面情绪干扰,从而丧失快乐的能力。活得傻一点的人,却能在笑纳所有伤害后,仍选择傻裡傻气过活。这样的人,会比谁都活得自在逍遥。
帮忙看情况,利益要分享赠人玫瑰,手有馀香。助人为乐是美德,但帮忙也要看情况。生活中,老实人总是耳根软,别人多说几句好话,就马上答应要帮忙。你要知道,你越是不拒绝,别人越会得寸进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不是万能的,也并不是什麽忙都要帮。力所能及可以帮,力所不能及的,一定要坦然拒绝。不要因为面子,去背负他人的因果,最终伤害自己。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不为难自己,更不会放纵他人。有句话中说道: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做人,不能独佔利益,懂得与人分享。如果只顾自己,只会招来愤世嫉俗,让自己陷入危难中。切记,不可见利忘义,为一点小事而得罪他人。要知道,趋利是人的本性,懂得取捨,广结善缘,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让利于人,把格局打开,眼光看得长远,最终才能成为大事。
罗曼罗兰说: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深以为然。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隐私事,不可宣之于口,告之于人的。与人关繫再好,也不要将隐私透露给别人知道。例如,你当下的收入、家中的存款、家人的秘密,这些事是不能说的,切记要守口如瓶。
杨绦先生说: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如果你总是谦让,有功不说,别人也不会因此感激你,只会觉得你好欺负,下次有机会,一样伤害你。是你的功劳,千万不要给人抢走,捍卫自己的权益,这是为人最基本的底线。强调你的功劳,你的付出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不是让自己低到尘埃裡,去为他人做嫁衣。
在社交中,所有的权谋也好,认识人术也好,都是为了“你过得更好”而服务。保持积极上进的姿态,心怀正念;无论和谁相处,都做到不卑不亢,有原则。只有如此,你才不会被欺负,不会被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