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直到于和伟摔瓶子爆哭,7000的警察23000的部队共同

故曰小飞龙 2024-12-08 09:59:32

《我是刑警》:直到看见于和伟摔瓶子爆哭,7000的警察23000的部队共同围捕犯案8年,背负10多条人命的张克寒,才明白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什么

张克寒是真难抓啊!一个人,一支枪,没有同党,没有团伙,当街枪杀百姓,抢劫钱财。

手段残忍,一枪毙命,哨兵的枪,说抢就抢,嚣张至极。

公安机关从市级到省厅,从局长到厅长,从民警到刑警专家,历时八年多,愣是抓不住他。

确切的说,是张克寒每半年犯案一次,直到第八年,公安机关才知道了他的名字叫什么,住在哪里。

他多年犯案,最大的目的就是抢钱。

抢钱也不是为了享受,大部分寄给了家里,小部分留给自己生存。

还有一部分目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情节,想凭一己之力,挑衅公安机关。他生性凉薄残暴,把杀人犯张君视为偶像。

所以,在犯案期间,张克寒基本都睡在深山的坟堆里,吃炒熟的干豌豆,日常交通工具全靠腿,偶尔坐公交车,或者爬货运火车。

可以说,张可寒的生活条件跟流浪汉差不多,但他自己却怡然自得,得意于能把警察玩得团团转。

于和伟饰演的秦川本来是刑侦破案专家,从他当上刑警那天开始,破案一路开挂。

不管是现有的案子还是别人破不了的陈年积案,他都能信手拈来,分分钟就能真相大白。

但碰到张克寒,秦川也只能受气吃瘪。

张克寒刚犯案时,秦川作为专家组的一员参与研究案子,但由于和地方公安理念不合,再加上敷衍的态度。

这让工作极度认真的秦川受不了,气得退出了这个案子。

后来几年,张克寒屡屡犯案,破案迟迟没有进展,秦川的老师和省里的领导都希望敢说真话的秦川能再次参与,带领大家破案。

为了老百姓的安危,为了打击张克寒的嚣张气焰,秦川思虑再三,决定脱离了原来熟悉的岗位,服从省厅的安排,当起了联合专案组的最高指挥官。

可惜,秦川也不是神人,案子千头万绪,五年多都没有进展,这也说明以前的办案方向出现了错误。

秦川决定带着大家从案件源头重新梳理,一边找证据否定以前锁定的犯罪嫌疑人,一边组织大量人员观看案发地的全城监控。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将近80个警员的日夜紧盯下,一个叫小邓警察在监控里发现了张克寒坐公交车的监控。

经过秦川和大家的讨论分析,然后顺藤摸瓜找出了张克寒在监控里的生活线。

这个人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地点,买早餐。

根据这一线索,秦川和警员们开始大力观察早餐摊周围的监控路线,终于发现了张克寒爱去网吧看新闻(用假的身份证)。

最终,经过信息技术人员处理,张克寒电脑前留下的人像被截取了出来。

历时7年多,警方终于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具体长相。

本以为案件取得了重大进展,马上就能看见曙光。

没想到,地方刑警领导人员私自在警方锁定区域贴了悬赏通告,张克寒一看立马悄悄跑掉了。

秦川气得大病一场,在医院手术期间,案子又搁置了。

等他再回来,人员也分散了,地方不配合,不负责任,各自为战,只想抢功,这些都让秦川心力交瘁。

基层有基层的方式,地方有地方的压力,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刑侦的大队伍不好带。

心累的秦川在老师的鼓励下,继续咬牙坚持,带着警员们分析讨论和梳理。

大家一起用细节刻画张克寒的人物性格,大致分析出了张克寒的下一个作案地点和时间。

可时间对了,地点却错了。

张克寒另一个城市的银行门口,打死了了受害人,抢走了刚从银行取出的钱。

没有时间伤心,秦川立马组织人员从高校调来1000多学生一起观看监控视频。

没想到,张克寒不仅大摇大摆地出现在监控里,还拿着昂贵的饮料和面包,挑衅看了超市的监控一眼。

超市外面唯一的路却因为市政府修路,挖断了电缆,没有了监控。

连日来压抑的秦川彻底破防了,一边大吼大叫,一边狠狠地朝地上摔了矿泉水瓶子。

这一次又因为地方领导的疏忽导致犯罪嫌疑人,在公然挑衅后逃之夭夭。

好在,因为有村名报案,秦川等人在公募旁边发现了张克寒的留下的东西,通DNA的鉴定和比对,终于知道了这个犯罪嫌疑人名字叫张克寒。

而之所以八年时间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是因为当年地方派出所摸排工作不到位。

现在,派出所又想将功补过,明确了张克寒的家庭住址,却没有及时上报指挥部,擅自安排行动,导致张克寒明明回家了,却又与其失之交臂。

几千名警员的努力,一夜之间白费。

张克寒继续逃窜作案,又多了几条无辜的人命。

八年多的时间抓不住一个张克寒,除了因为张克寒本身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是比较专业的职业犯罪以外,还有另外的原因。

除开地方刑警队伍各自为战,办案能力参差不齐等客观因素外,主观原因还是因为不够注重细节。

就像伏尔泰说的那样:“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八年前张克寒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犯案的时候,派出所当时就对他们家进行了摸排工作,因为家里人称外出打工,就没有引起重视。

既没有对其进行人物分析刻画,也没有追踪他到底在哪里打工,明明系统里有这个人的作案前科,却偏偏漏了他的排查。

第二次摸排工作,明明上级指示重点摸排没有二代身份证的人,结果却因为张克寒没有二代身份证就将其忽略不计。

就因为这两次摸排工作的不仔细,让张克寒多害了十几条人命,八年时间消耗了不少的警力和财力。

最后,不得不动用了7000多的警察,23000的部队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和围捕。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注重细节的力量,再微小的事都会酿成大祸,忽略了细节,终究办不成大事。

秦川最后能够抓住张克寒,靠的也全是细节。

比如,从监控里发现他右脚必左脚快0.02秒,所以无论他怎么伪装,都能在监控视频里断定是不是他本人。

在发布抓铺命令时时全部人员必须6点到岗,因为张克寒习惯早起,每次早餐时间都是6点多,去晚了他可能就下山不见了。

秦川还要求开会人员用笔记本记好命令要求,会后要一字不落的传递下去。

这也是不忽略细节的表现,因为没有人能把所有的事情一一记住,知识和经验也不能时刻保持行动的准确性。

细节就是一些微小的点滴,是不需要太多力气就可以做好的事情,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很多人都会被细节打败。

愿我们都能明白,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因为成功其实就是由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和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积累而成。

0 阅读:15
故曰小飞龙

故曰小飞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