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下达了命令,由徐向前、陈昌浩所在的部队成立西路军,并由他们负责西征任务。
这支部队主力是红四方面军,人数大约有2.18万人,已经占到了当时红军总数的2/5。
而之所以要西征,其目的则是为了打通一条通往蒙古和苏联的通道,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红军的困境。
然而,这次行动的目的虽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战斗的过程却充满了曲折。
西路军孤军作战,任务多变,陈昌浩不能灵活变通,单一的执行政策,结果导致部队处处受制,而且还未能联系群众。
在西安事变的解决过程中,各部队也都低估了蒋介石的无耻,结果使得西路军陷入到马家军的重围中。最终在数次围歼下,整整2万多人的部队,打到后来居然几乎全军覆没。
西路军的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徐向前则带着身体伤病与心理创伤回到延安,这件事情也成为他永远无法磨灭的创口。
在后来的历史中,蒋介石和我军合作共同抗日,而我军也得到改编,成为了三个师,每个师的编制大概在一万三四千人左右。
从这部分内容来看,西路军的全军覆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这支部队能够保存下来,他们至少能够再增加一个师的编制。
当然了,这一点蒋介石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当初关于三个师的编制问题,双方就讨论了好久,蒋介石恨不得把我党的编制缩到极限。
但是,如果西路军还在的话,周总理完全可以和蒋介石去讨论申请第4个师的编制,凭借徐向前的实力,这个谈判还真有可能谈成。
而一旦这个可能出现,那么八路军的历史可能会发生一些偏转。
首先是徐向前的位置,他在原来的历史中,于1937年8月担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担任刘伯承元帅的副手。
假若西路军完整保留下来,那么作为一手组建红四方面军的重量级人物,徐向前必然是这支新部队的统帅,也就是新的师长,而不是当一个副师长。
不过问题又出现了,如果徐向前成为新的师部的领导,那么由谁来担任这个新师部的副师长呢?有人可能会提陈昌浩,如果抛开某些历史,他也的确有资历。
但结合当时的历史来看,他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后来牺牲了。
那么就只有去挑选红四方面军的另一位重要军中大佬,而如果进行仔细筛选,我们会发现王树声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
关于王树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他当时便响应革命,参与了黄麻起义。之后鄂豫皖红军诞生,他加入了31师,成为了徐向前的部下。
之后,鄂豫皖苏区的红军队伍不断扩大,拥有了三个师的编制,其中王树声担任了第11师师长,陈赓则成为第12师师长。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带领下一开始战无不胜,越打越强,军队一度扩张到8万人,几乎可以媲美中央红军。
而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王树声也是屡立战功,他本人也被提拔为军长,甚至还担任过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成为了四方面军的核心将领。
到成立西路军的时候,陈昌浩、徐向前担任常委,王树声和李先念等人则担任委员。此时,王树声在资历上其实仅逊色于陈昌浩等人,在战功方面,他也的确称得上是红四方面军的排面人物。
假若西路军得以保全,而且还是徐向前担任师长,那么在挑选副师长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徐向前的意见,再结合当时的军功和资历,那自然是王树声众望所归。
当然了,除了新的师长和副师长以外,129副师长也出现了一个空缺,毕竟副师长徐向前已经成为了新师长,那么由谁来接替徐向前的职务呢?
如果要说级别和能力的话,恐怕当时还真没有人比得过徐向前,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干部人员来挑选,恐怕接替他的也或许会是陈赓。
回顾历史可得知,早在1931年,陈赓就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13师第38团团长,之后红四方面军成立,他也成为了第12师师长。
在后来的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战斗中,陈赓一直担任主攻任务,打出了非常精彩的战绩。
尤其是著名的潢光战役中,陈赓采取三面包围网开一面的战法,通过机智灵活地指挥,轻松的瓦解了敌人的意志,将其全部歼灭。
他的战斗天赋让人敬佩,意志力更是让指战员们肃然起敬——在战斗中,他的右腿曾负了重伤,但他依旧坚持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最终全歼敌人。
后来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他来到了红一军团工作,他的光芒依旧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
1935年直罗镇战役,陈赓的部队担任主攻,他依旧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立下大功。
之后又参与东征,与兄弟部队消灭阎锡山部队7个团。率部西征时,痛击过西北军阀部队,还对东北军骑兵六师进行了抗日宣传工作。
平心而论,作为后来的大将,除了粟裕这个超乎人们想象的存在以外,陈赓完全不虚任何大将,甚至颇有问鼎元帅的可能性。
像这么厉害的人物,也只有他能够顶上徐向前留下的空缺,成为刘伯承手下的副师长。
假如这种可能真的实现,那么陈赓和王树声的命运将会发生较大改变。
虽然两人都是大将,王树声的排名可能会靠前几位。而陈赓则会发生质变,他有可能直接问鼎元帅的位置。毕竟,129师副师长就是一位元帅。
当然了,这也只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毕竟真正的元帅不是靠着某个职位获得的,而是靠着实打实的军功或者贡献获得的,需要综合能力过硬才行。
例如单方面战争能力最强的粟裕,他终究也未能跨过元帅的门槛。
但有一种概率必定是存在的,如果当年那支部队加入了抗日部队,那么在那惨烈的8年时间里,八路军一定能够更好的顶替国民党的空缺,去托起那即将要倒塌的半边天。
岁月悠悠,英雄传奇。
我们不应该仅仅将目光放到那些开国名将的身上,也应该了解一下那些未能活下来的战士们和将军们,他们倒在了黎明到来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