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熟的尖子生,正沦为牺牲品:抢跑式教育危害,或在10年内爆发

父母也是第一次 2024-03-14 09:39:26

网上曾看到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虽然是个段子,却揭示出教育内卷严重的今天,无数父母把“鸡娃”当成人生信条,提到孩子的学习,就上紧发条。

在焦虑情绪的推波助澜下,“抢跑式教育”,在很多家庭的孩子身上上演。

有些家长,为了提前抢跑,孩子2、3岁就开始送早教、上培训班、做幼小衔接。

去年上海某机构一项调研显示:

1280名接受调查的家长中,98%都在“抢跑”,55.5%的家长,把“幼升小”准备期提前至幼儿园中班。

“让孩子赢起跑线上”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间,不断蔓延。

国内的一部纪录片《起跑线》,更是将家长提前“抢跑”,展现的淋漓尽致。

记者问起一个7岁小女孩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多少个兴趣班?

女孩妈妈自豪地回答:“从小到大,十几个吧…… 我告诉你这不多,我有朋友的孩子从周一上到周日呢。”

从小到大,挂在女孩妈妈嘴边的常见话语:“快点快点,来不及了”、“咱不能输在起跑线”。

女孩的童年生活,完全被各种应接不暇的兴趣班包裹。

很多孩子眼神中,完全没有蓬勃的朝气,脸上浮现着成年人才有的疲惫,让人格外心疼。

抢跑式教育,更多时候,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似走捷径,实则在走弯路。

01

抢跑式教育:看似走捷径,实则走弯路

大思想家卢梭,曾提到著名的“剧场效应症”,跟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如出一辙:  

大家都坐着观看电影,前面突然有人站起来看,后面的人为了看清楚,也跟着站起来看,最后大家都站起来看。

家长盲目让孩子提前抢跑,却忽视了提前抢跑,带来的隐患。

被“催熟”的孩子,往往后继无力

张炘炀,从小头顶“神童”的光环。

他曾是中国最年轻博士,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士。

自入学起,张炘炀父母开启“抢跑之路”,他也开始了频繁跳级的读书生活。

他被人们奉为天才少年,所到之处,皆是鲜花和掌声。

前些时日,一则“16岁读博士神童张炘炀现状”的采访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今年28岁的张炘炀,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坦言:

他现在没有固定工资;在一线城市租房居住,卡里只剩几千块 ;每隔两三个月父母就会打过来1万块钱。

当年的神童“跌落神坛”,泯然众人也,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伴随着学业上的巨大成功,张炘炀的心理年龄却停滞不前,他严重缺乏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读硕士期间人际交往出现困难,沉迷电脑,并且拒绝学习。

读博期间,张炘炀的学业处于停摆状态,无法沉下心钻研学术,经常更换研究课题,导致他用了8年的时间才博士毕业。

张炘炀的经历,给了很多热衷于“抢跑”“鸡娃”的家长一个警示:

人生不会因为“抢跑”而一路精彩。揠苗助长,或许短期内有效,实质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青春期为代价的,为孩子的成长“埋雷”。

面对“抢跑”现象,贺岭峰老师对此给出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老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学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关键时期,早了也没用,晚了也没用。”

容易导致“三年级效应”发生

知名幼教专家邹平老师曾说过

“相比较没有过度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那些提前学习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对较高,刚入学时,对新授课程毫无压力,倍感轻松。

所以他们自以为很聪明,老师讲的知识自己都学会了,从而就导致不再认真听课,不再专注思考,长此以往养成了不专心的坏习惯,到了三年级,老本吃完了,又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滑坡也就显而易见了。”

提前抢跑,大概率会导致“三年级效应”的发生。

要知道,专注力是学习的基础。真正影响学习成绩的,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的,是专注力。

童年时期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情况,持续到青春期的概率高达60%~80%以上,甚至超过一半的人到成年后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孩子专注力的问题,如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后期越学越吃力。

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水平,与大脑中的额叶发育情况有着紧密的关系。

前额叶皮层是我们大脑额叶的一部分,负责一系列重要功能,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情绪调节。

前额叶皮层越发达的人,专注的能力就越高。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提升学习效率,就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相关的锻炼和引导,提升大脑神经元连接,促进大脑前额叶皮质信息传递。

提升孩子的专注度,父母可以从训练孩子前额叶皮层进行入手。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采用多点位结合的训练方式,更全面更精准的锻炼我们的大脑,加强前额叶皮层与神经网络之前的链接,提高前额叶皮质的活跃度。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通过适量的脑电训练频率和次数积累,让孩子的大脑摆脱原有习惯的影响,在提升专注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养成面对学习就能自然集中注意力的新习惯,形成最佳的用脑习惯!

02

最快的捷径: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书中说: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深以为然!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正如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做栋梁。

“三分教,七分等”,教育和培养孩子是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

01

重视孩子软技能的培养

与学习成绩相比,“情绪管理”、“坚持到底”、“高效合作”、“人际交往”等软性技能,也是父母需要认真重视的。

这些品质,会伴随一个孩子的一生,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石。

网上曾看到一个真实发生的事。

有一个男生从小就是学霸,父母对他的唯一要求是考上名校。从小到大,父母不让他做任何学习以外的事情,也不让他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

这个男生很争气,成功考进了名牌大学。可是他大学毕业后,连续三次被用人单位辞退,三次都是连试用期都没通过。

男生开始破罐子破摔,也不出找工作了,整天窝在家里打游戏。

父母对男生情况很焦虑,他们特意找到儿子之前上班的一家单位问原因,对方坦诚说:

“你儿子工作能力很差,批评几句,他就甩脸子。而且他不太懂事,开会老呛领导,跟同事相处也不好……”

父母这才醒悟,他们一心重视孩子的分数,却忘记软技能的培养,孩子最终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很认可一个观点: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02

允许孩子做一些无用的事

很多父母,对孩子做的事情会带有“功利性”。然而,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看似无用之事,却是必不可少的佐料。

比如陪孩子观察一下午的蚂蚁,去树林里观察刚萌发的新芽,去看池塘里的小鱼和蝌蚪,让孩子在体验中收获纯粹的快乐,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生活就是教育。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用和没用之间的界限,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衡量。让孩子多去体验生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可以更好的唤醒孩子的生命力。

陪伴孩子成长,父母需要适当放下对“有用”的执念,允许孩子有一些时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些无用之事。

很多当下看似无用的东西,极有可能成为孩子未来成长路上的养分。

03

为人父母,要学会“减法”育儿

当家长过早用成人世界的知识、视角和情绪去“催熟”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的成长需要因势利导、顺其自然。

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玩耍时间,给孩子的自由,让孩子能高质量地玩耍,比把他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更加重要。

给孩子提供一个清澈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有闲暇和自由好好长大,去成长为一个专注,内心平和的人。

“鸡娃”的终极目标,不应该只着眼于不错的分数和排名,而是指引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王道。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四季有时,人生有序。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敬畏规律。

0 阅读:1263
评论列表
  • 2024-03-16 14:44

    举的这个事例,就像东家长西家短的老婆婆口里说的话一样,半真半假。这个天才陨落是什么?是让他爸在北京买房,他爸骗他,是他想要出国留学,他家不让,才陨落的。

父母也是第一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