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奥巴马当部长的朱棣文:50岁首回苏州老家称:我是完全的中国人

繁花史阁 2025-01-20 10:19:18

从物理实验员,到斯坦福著名的华裔教授,最后步入政坛,在白宫为奥巴马出谋划策,朱棣文的人生仿佛一部精彩的大戏。

就在中国人都以为他已经成功融入白人社会,成为美国的政坛精英时,他却语出惊人,当众宣告:我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

朱棣文身上有很多光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诺贝尔奖得主身份。我们知道,在众多诺贝尔奖得主中,华裔学者可谓是凤毛麟角非常罕有,因此朱棣文的获奖才显得难能可贵。

他是以“激光冷却及捕获原子”的技术,击败无数优秀的竞争对手脱颖而出的。这项技术对普通人来说比较艰深难懂,但却是当时物理学界一个非常关键的突破。通过这项技术,卫星定位和测量的准确度将会大大增加。

1997年,得知获奖消息的那天早上,朱棣文还没起床,家中的座机电话就叮铃铃响起来了。接通时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对方告诉他,他获奖了。此时的朱棣文好像在做梦,但很快就平静下来。结束通话后,他照常踩着自行车去了学校。

对于朱棣文来说,走上物理这条路的过程非常有意思。

出生于1948年的朱棣文,家里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一门出了12个博士,堪称是学者世家。在这些优秀长辈光环的衬托下,小时候的朱棣文就显得没那么耀眼,甚至有些黯淡。

一直到中学,他的成绩都不够拔尖,几次申请学校都石沉大海。家人都不太看好他,觉得他不够聪明。他们甚至为朱棣文规划了人生方向——搞建筑,因为在技术难度上,肯定是后者更适合“不够聪明”的朱棣文。

但倔强的他选择了遵从本心,坚持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专业。

进入大学后,朱棣文就开始发力,在物理研究领域一路披荆斩棘,30岁那年就进入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贝尔实验室。他之后在物理领域获得的无数成就,都证明了最初选择的正确性。

后来有人问起这些事,朱棣文很有感触。他觉得中美教育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此,国外鼓励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重视培养创造性;而华人则比较现实,更多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就业。

1987年,朱棣文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希望能从纯粹的研究领域进入教学领域,培养一批优秀的后辈,让物理研究后继有人。这一年,他加入了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团。

在自己也开始传道授业后,朱棣文非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他的课堂气氛也一直很轻松活泼。有时学生在实验室做研究陷入瓶颈,一个个愁眉苦脸,朱棣文就会走进去活跃气氛,说笑话逗他们开心。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位亲切幽默的华裔教授,选他课的人也越来越多。

投身研究和教育几十年后,朱棣文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得发现世界各国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带着一种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他开始进入了能源领域,研究方向也随之进行了重大调整。

他加入了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实验室,专门负责能源研究。在朱棣文的观念中,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他在能源领域也做出了很多成绩。

朱棣文的精彩表现很快就引起了奥巴马的注意,2009年,他的人生有了新的转机,奥巴马邀请他担任能源部部长。

对于美国政坛来说这是个大新闻,因为朱棣文此前毫无从事行政工作的经验,他是以纯科学家的身份加入的。但他很快用行动证明,自己这个华裔学者不输任何人。

因为朱棣文在美国学界拥有极高的声望,在他的号召下,很多优秀科学家纷纷加入他的研究团队,把联邦政府的能源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清洁能源方面,朱棣文的研究帮了美国不少忙。

朱棣文的漂亮成绩让奥巴马很满意,他甚至考虑继续栽培朱棣文,让他做自己的继任者。不过朱棣文对搞政治不感兴趣,2013年,他又回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和很多人的刻板观念不同,虽然在美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朱棣文不是一个忘本的人,相反,他对祖国的感情一直非常深厚。朱家的祖籍在江苏,成名后他偷偷给当地一所学校捐了钱。回乡探望时,他还专程为学校题字留念,并表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在前几年举行的科学家论坛上,朱棣文受邀发表了讲话。他热情洋溢地鼓励研究者们,要坚持自己的初心和热爱,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0 阅读:5
繁花史阁

繁花史阁

环球资讯站,聚焦时事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