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大单突然卡壳了!就在普京访华回国不到一个月,英国《金融时报》突然爆出猛料——中国直接把俄罗斯的天然气方案给否了!
这事儿还得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说起,这条被俄媒吹了3年的"世纪工程",居然在价格谈判上栽了跟头。
俄方原本想着每年50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能稳稳吃定中国市场,谁承想我们直接甩出一口价,硬生生把价格压到接近俄罗斯国内水平,气得俄方直呼"不带这么砍价的"!
要说这波交锋有多刺激,得先掰扯清楚来龙去脉,早在2022年2月,中俄就签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备忘录,俄方盘算着把亚马尔油气田的天然气,通过蒙古国送到中国北方。
可等到普京带着豪华代表团来华,大伙儿发现不对劲——俄气公司CEO米勒居然没出现在随行名单里!当时就有小道消息说,双方为了每立方米便宜两毛还是三毛钱,在谈判桌上拍桌子瞪眼。
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外交部发言人在被外媒追问时,一句"寻找利益汇合点,实现彼此成就"直接点破玄机。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生意得双方都划算,想让我们当冤大头可没门!更绝的是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五个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同比只涨了5%,可从中亚进口的暴涨了23%。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我们手里攥着哈萨克斯坦、缅甸、海上LNG七八条输气通道,根本不急着接俄罗斯这单买卖。
要说俄方为啥急得跳脚,看看他们家后院就懂了,自从北溪管道被炸,欧洲市场直接凉凉,俄气公司去年对欧出口暴跌55%,仓库里堆着3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卖不出去。
本来指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当救命稻草,结果我们砍价砍到骨头缝——英国《金融时报》爆料,中方要的价格比俄国内售价还低20%,年采购量也只肯签200亿立方米,连设计产能的一半都不到。
气得俄副总理诺瓦克直跺脚:"这价要是签了,我们得倒贴运费!"
其实我们手里攥着三张王牌,第一张是能源安全牌,现在中亚管道年供气550亿立方米,中缅管道130亿,加上自家页岩气突破1000亿,根本不怕卡脖子。
第二张是技术王牌,光伏发电成本五年降了60%,储能电池价格腰斩,清洁能源替代速度比预想快得多。
第三张最狠——蒙古国这个"中转站"可不让人省心,他们搞的"第三邻国"政策,跟美日韩眉来眼去,万一哪天在管道上使绊子,咱可不想当冤大头。
别看现在谈判僵着,俄方其实比我们着急,俄财政部最新报告显示,6月份到期的美债利息就有120亿美元,能源收入再跟不上,国库真要见底了。
倒是我们稳坐钓鱼台,最近跟土库曼斯坦签了25年长约,卡塔尔LNG船直接包邮到浙江,连北极的亚马尔项目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
难怪网友神评论:"当年是俄罗斯挑买家,现在是中国选卖家,这剧本看得真解气!"说到底,这场天然气博弈就像菜市场砍价——不是不买你的菜,但得按行情价来。
从坚持管道绕开蒙古,到死磕价格不让步,中国这次把能源命脉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正如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说的:"手里有气,心中不慌,多元化才是硬道理!"
看看满大街跑的新能源车,再瞅瞅屋顶闪闪发亮的光伏板,这底气可不是靠哪条天然气管道能给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