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 “自嗨” 到 “全球第一”,哪吒一脚踹碎好莱坞的傲慢滤镜
长期以来,西方部分人秉持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狭隘视角,对中国电影肆意贬低,狂妄地声称 “中国电影不过是自嗨”,仿佛在电影的世界版图中,唯有西方具备绝对的话语权,其傲慢与偏见尽显无遗。
但《哪吒 2》的出现,如同平地惊雷,让他们被打脸打得猝不及防。影片全球票房一路飙升,轻松突破 80 亿人民币,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 30 名的行列,北美首映场更是座无虚席,就连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达到 “大片级别” 的动画。曾经那些不可一世的傲慢者,此刻恐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 “滤镜” 碎成一地残渣。谁能想到,一部中国动画仅靠本土市场,就将《星战 7》保持多年的单一市场票房纪录成功打破?谁又能料到,一度被嘲讽只会做代工的中国动画,如今借助先进的三维水墨算法,让敦煌壁画在数字世界中鲜活地流转起来,这无疑是对那些质疑者最有力的回击。
曾经,好莱坞将全球票房榜视作自家的禁脔,榜单上被超英电影和迪士尼公主片牢牢占据,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电影规则只能由他们制定。然而,《哪吒 2》恰似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哪吒,踩着风火轮直捣黄龙,将好莱坞的 “玻璃天花板” 撞得粉碎。它不仅成为首部票房突破 10 亿美元的非好莱坞电影,更是以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东方哲学,彻底撕下西方叙事中 “救世主” 的虚假面具。那些曾经嘲讽中国电影 “技术落后”“文化输出乏力” 的外媒,如今怕是脸都肿得像猪头了吧!
二、文化挖宝 vs 符号拼贴:哪吒的 “叛逆”,狠狠打了谁的脸?
看看当下某些国产电影,对待传统文化元素的态度简直敷衍至极。他们把龙纹、太极图等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元素,当作毫无价值的廉价贴纸,随意地贴在电影中,毫无内涵和灵魂可言,这简直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反观《哪吒 2》,堪称文化挖掘的典范,给那些敷衍了事的作品好好上了一课。影片中的结界兽手办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修罗城的敦煌粒子特效美得令人震撼,利用 AI 学习八大山人笔触实现的技术突破更是惊艳众人。这一切都充分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并非将传统符号当作捞钱的工具,而是要让历经千年传承的美学在数字时代重焕生机。
当哪吒挥舞混天绫与敖丙展开大战时,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并非漫威式简单粗暴的超能力对打,而是源自《封神演义》的 “乾坤圈与混天绫” 这些道家法器,被巧妙地转化为少年反抗命运的有力武器。这种充满东方韵味的叙事方式,与那些强行嫁接 “个人英雄主义” 的伪中国故事相比,简直有着云泥之别。
再瞧瞧某些国产片,堪称烂片的典型代表。比如《封神》系列,将好好的神话 IP 拍成了毫无实质内容、只剩特效堆砌的 PPT,剧情空洞乏味,观众看完只觉得索然无味。还有新版《射雕》,把武侠片拍成了满是拖沓慢镜头的无聊之作,好好的武侠题材被糟蹋成这般模样,导演真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当观众被《哪吒 2》里 “结界兽放屁” 这样充满创意的小细节逗得捧腹大笑时,那些靠流量明星撑场面、特效粗制滥造的电影,难道不应该羞愧得无地自容吗?
三、百亿狂欢背后:中国电影离 “迪士尼乐园” 还有十万八千里!
《哪吒 2》创造百亿票房的佳绩,的确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但倘若我们仅仅因为这一部作品的成功就沾沾自喜,而对国产电影存在的诸多严重问题视而不见,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今年春节档的数据一公布,问题便暴露无遗。《哪吒 2》票房占比超过 20%,而其他电影却纷纷遭遇滑铁卢,这哪里是电影市场应有的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分明是 “一神带众坑” 的尴尬局面。
再看看迪士尼,凭借《冰雪奇缘》不仅在票房上收获颇丰,还成功衍生出主题公园、琳琅满目的周边产品以及精彩绝伦的音乐剧,构建起一个庞大且多元的商业帝国。反观我们的《哪吒 2》,即便票房高达 50 亿,但其衍生收入却少得可怜,连 1% 都不到,甚至连敖丙的冰锥项链都要靠观众自己动手制作,这差距简直令人咋舌。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动画过度扎堆于 “神话宇宙”,《哪吒》《姜子牙》《杨戬》等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题材严重单一。而像《雄狮少年》这种扎根现实生活,以醒狮文化讲述城乡变迁的优质作品却凤毛麟角。我们在技术上竭尽全力对标皮克斯,可在题材的多样性和对现实的关注程度上,却远远落后。我们为何不能学学宫崎骏,让动画成为映照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呢?总是局限在神话故事的框架里打转,又怎能实现长远的发展呢?
结语:爆款之后,国漫的 “回家” 才刚刚起步
正如网友所言:“国漫不是崛起,它只是在回家。”《哪吒 2》的百亿票房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它承载着东方美学重新回归世界动画的舞台,同时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文化复兴,绝非依靠一两部爆款作品就能实现,而是需要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优秀作品,让 “回家” 成为一种常态。
当有一天,哪吒的混天绫不再仅仅是电影里一闪而过的特效,而是成为年轻人服饰上的时尚元素,成为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文化符号时,国漫的 “回家” 之旅才算真正步入正轨。
至于好莱坞,奉劝他们别再酸溜溜地盯着票房差距,还是早点认清现实吧!在文化自信的战场上,没有永远的霸主,唯有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动画已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我们满怀信心,勇往直前!
活潇洒
建议我们不要去评选好莱坞最佳外语片电影。每年拿一部去好莱坞评选最佳外语片这是干嘛?说明我们相当一部分人是根本就不了解人家是怎么看待中国人的。评了几十年拿过奖了吗。偶尔西方人赏一个奖就捧上天去。我们要以我为主。文化自信就要抢夺过来话语权。而不是年年去贴别人的冷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