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6410303ec46423a093cd2d0737b96b.jpg)
张伯玉
福建省福州简称“榕”,这与北宋时期的福州知府张伯玉有关。张伯玉,原为越州知府,为官清正,为百姓办好事,大家都非常爱戴和拥护他。62岁时,张伯玉自越州知府移知福州,此时福州闹起了特大旱灾,天气奇热,大地龟裂,河水干涸,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民不聊生。张伯玉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痛心,便亲自带领大家到处寻找地下水,以解决百姓用水困难。一天,张伯玉带着大家找水,遇到当地一位老人正在种树,秋天种树,张伯玉就很好奇,不由地走上前去询问。老人说:“我种的是榕树,这种树不论什么时候种它,它都会活,而且可以防灾抗旱。”老人还带他去看自己过去种的榕树,果然树下一片湿润。张伯玉大长见识,于是“令通衢编户浚沟六尺,外植榕为樾,岁暮不凋”。由于大力植榕,以至于福州“熙宁以来,绿荫满城,行者暑不张盖”。张伯玉的这项政策,对于当地抗旱防灾,效果非常明显,受到百姓的高度称赞。后来,人们见福州满城都是榕树,就将福州简称“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