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花灯节,1吃4做,传统习俗早知道,欢欢喜喜闹元宵。
正月十五花灯节,1吃4做要牢记,传统习俗早知道,一年吉顺乐淘淘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要到正月十五了。
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节日,按照中国古老的传统每日都有讲究,每日也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其实从正月十二开始搭彩灯架子,十三、十四再准备两天,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就正式开始啦。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是春节后第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正月十五日又是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可以说是一元复始,万物回春的夜晚,人们一起举办各种活动庆祝,更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岁月的更迭,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贺和期盼。
元宵节“1吃”是指要吃元宵或者汤圆。元宵或者汤圆象征着团圆美满幸福的生活。
元宵和汤圆是有区别的,元宵是以白糖、芝麻、花生等作成小圆形的馅料,蘸过水后糯米粉里一直晃动,然后取出蘸一次水后,继续放到糯米粉里晃动,直到“滚”成大小适中的圆形,元宵就做好了。
这样做出来的元宵,适合油炸或者上屉蒸,不适合煮,因为皮厚,煮了吃起来口感不如汤圆。
汤圆是用糯米粉加上馅料后包成的圆形,根据馅料的配方,或荤或素,各不相同,别有风味。汤圆因为皮薄馅大更适合煮着吃。
并且煮的时候还要故意捏开个小缝,这样煮出的汤圆味道更佳。
元宵节还要做4件事
第一件事是给祖先送灯。
在北方正月十五有给祖先送灯的习俗,一般都是吃过早饭后,就要去给祖先送灯,有几位故去的先人就送几盏灯,主要是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同时也是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之意。
很早以前人们都是用罐头瓶子,里面放上一只短蜡烛点燃做元宵送给祖先的灯,其实现在想想还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但有野兔碰翻罐头瓶子,很可能就会引发火灾,的确不够安全。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制造出了电子灯笼,只有一按开关,灯笼就会亮起来,即安全又美观,一样能表达我我们对祖先的敬畏 。
第二件事是指闹花灯。
每年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两侧会挂满各式的灯笼,长长的一条老街上都是漂亮的花式灯笼,和老街上绚丽旖旎的冰灯交相呼应。老街上人流攒动,人们脸上溢满笑颜,好多人手里还会拿着马迭尔的冰棍或者糖葫芦在寒风里自在的啃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的融化,体验牙和舌头被瞬间冰冻的感受。特别是一些南方来的游客,穿得少还想品尝北方冬天的冰棍和糖葫芦,就真的是瑟瑟发抖地啃一小口冰棍或者糖葫芦,然后体验从嘴到胃再到身体的一系列冰冻,再狠狠地跺跺早已经冻得麻木的脚脚,却依然会再啃上一口冰棍或者糖葫芦,这就是哈尔滨冬天里的魅力。
第三件事是猜灯谜。热闹的中央大街两侧的花灯间会挂着写满谜语的纸条,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都可以参与猜谜活动,猜对了还会有奖品呢,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每年都会带孩子去参与。
第四件事是要去冰面上滚冰。
在我们北方正月十五的习俗里有一个滚冰的活动,一般都是家里大人带着孩子去江边的冰面上打一个滚,祈祷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正月十五花灯节,热热闹闹吃元宵,1吃4做要牢记,传统习俗早知道,一年吉顺乐淘淘。
青春美食集
正月十五真是太快乐了,有灯看,有谜语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