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7位开国上将中,当过兵团司令员的将领,在新中国的任职中,大多数人不是当军兵种司令,就是当大军区司令,如许世友、陈锡联、杨得志、杨成武、杨勇、邓华等都当过大军区司令;像刘亚楼、陈士榘担任军兵种司令等等。
除原7兵团司令王建安,18兵团司令周士第外,其他人可都担任正职。可周士第与王建安还是有区别的,他在五十年代身体就不好,并不能支撑大军区或者军兵种司令员的职务,担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长也是以休养为主,工作由别人负责。
那只剩下王建安这位年纪不大,能力不错,却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将了。
可以说在战争年代的王建安,无论是政治工作,还是军事工作都相当出色,堪称“军政双全”。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被上级作出决定因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拒绝自我批评对抗军区党委的错误。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报告》上,军区传达了上级对高、饶的处理。这可能影响到王建安了,而他与饶在工作上获悉有交集多。针对如此的问题,他没有采取主动,因此换来了军衔被晚授衔一年。这还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是在日后的工作上,似乎没有太被重视。
像他这样能文能武的上将,在分配工作都会放到重要位置,像当时有13个大军区,王建安也是有能力担任大军区司令或者政委,军兵种司令员、政委也都可以。当时的王震是铁道部司令,陈锡联是炮兵、陈士榘是工程兵司令,许世友、邓华、杨得志、杨成武都是大军区司令。
他被安排到沈阳军区担任副司令,成为邓华的副手。俩人的资历不相上下,都是能文能武的将领,也都是从政工转为军事的干部。
如果说上将一开始担任大军区级副职也没有问题,毕竟上将57位,大军区正职才多少个,不可能人人都是军兵种司令或大军区司令。像李天佑当时是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刘震是空军副司令,宋时轮是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等。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的职务都有变动,李天佑当副总长,刘震当新疆军区司令,宋时轮担任院长,他依然岿然不动继续担任大军区副司令员。
从1955年到975年的20年里,先后在沈阳军区、济南军区、福州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后退居二线担任军委顾问。他的任职像是被限制使用了一样,在这段时间里,不少中将、少将都成为大军区、军兵种主要领导了。
不得不说,他的授衔、任职精力给很多人留下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