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遛娃宝地!明天快去打卡→

这个评趣事 2025-04-06 19:08:38

这个春天

夏浴湖迎来一批又一批

前来观赏桃花美景的游人

如今的夏浴湖

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白鹭翩跹

岸边的桃花竞相绽放

络绎不绝的游人

用手机定格这幅水墨画卷

这个曾因污染

被戏称为“西塞龙须沟”的

城市内湖

历经3年生态修复

如今蜕变为城市的后花园

生动演绎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西塞实践

桃花节演绎诗画春天

春风拂过夏浴湖,桃林涌起粉色的浪涛。来自武汉的摄影爱好者刘敏操控无人机拍摄时惊叹:“去年航拍还是星星点点的粉色,今年连片桃林像给湖岸披上了锦缎!”这片桃林正是生态治理催生的“美丽经济”。

今年桃花节,双休日仅两天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在湖边的桃树林,身着汉服的少女手提竹篮演绎《桃花行》古风舞蹈,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文旅部门创新融合张志和《渔歌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等诗词,打造出沉浸式文化体验区。

“这是我们研发的‘西塞桃韵’系列文创。”90后创业者吴悠在非遗市集展示桃核手串、桃花香膏等产品,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和购买。

桃花不仅带来人气,更催生产业链。李元平在夏浴湖边开一家露营基地,有民宿和太空舱,周末生意太好了。据统计,周边几家农家乐推出桃花主题宴席,带动青团、鱼虾等农副产品销售。

系统治理唤醒“城市之肾”

时间倒回至2018年,监测数据显示夏浴湖水质长期处于劣五类,湖面被养殖网箱分割得支离破碎,周边34家工业企业、养猪场让这个千年古湖奄奄一息。“那时候湖水发黑,夏天吹过的凉风都带一股腥臭味。”河口镇凉山村党总支书记万金辉说,祖辈传唱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景象消失了几十年,如今白鹭又飞来了。

转机始于2020年启动的生态修复工程。西塞山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实施退渔还湖、截污纳管、生态补水等综合治理。拆除沿湖违建1.2万平方米,清除淤泥30万立方米,建成5公里环湖绿道和生态浮岛。生态环境监测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湖水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标准,维管植物恢复至62种,越冬候鸟种群数量较治理前增长300%。

文化赋能激活“诗与远方”

漫步在玄真桥上,张志和《渔歌子》的石刻与仿古桥相映成趣。文旅部门将“西塞神舟会”非遗文化,将楚辞中的“沧浪之水”意象融入景观设计。

生态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在显现。桃花源农家乐老板张承银转型开办农家乐,推出的“桃花宴”成为网红菜品,“周末要提前预定包厢,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据统计,环湖区域已有1处露营基地,2处垂钓中心,3户农家乐,4家果蔬采摘园,带动周边30多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明在实地考察后表示:“夏浴湖模式为城市内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其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尤其值得借鉴。”据悉,该治理项目已入选湖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这一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

碧水悠悠,桃香阵阵。这座与长江相连的千年古湖,正以焕然新姿讲述着新时代的生态故事。夏浴湖实现生态价值的多维转化,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文旅融合样板。

夕阳西下,晚霞将连片桃花染成金红,游船载着欢声笑语划开粼粼波光——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正成为西塞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美丽的西塞山区星空之城游乐场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远离城市喧嚣园区是集亲子互动、休闲娱乐、研学团建、露营烧烤为一体的大小朋友的快乐宇宙

园区内有

螺旋滑梯、户外赶海乐园

莫奈花园景胜、彩虹滑道

欢乐沙地、湖畔营地

等娱乐设施

在夏浴湖露营基地

21顶帐篷沿湖铺开

配备桌椅、烧烤架及新鲜食材

让游客畅想无忧露营时光

夜幕低垂

营业时间延至晚上10点

市民可尽享湖畔烧烤

凉风习习,黄灯映照

别有一番风味

在星空之城游乐场

挥洒活力之后

可就地在夏浴湖露营基地

稍作休憩

与亲朋好友一同烧烤、撸串

在露营的氛围中恢复元气

0 阅读:0
这个评趣事

这个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