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大选只剩下2、3天的时间,特朗普与哈里斯都在极力冲刺选情。
上回我们谈到,想要精准判断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要从几个较大的选举板块进行分析、评估,然后再从中切割较小的版块,再进行分析、评估。
1 板块分析
这样的做法有两个目的,
一,能够精确估算出得票数。
二,借由板块的分析,精算出票数差异,从中寻找对策,投入新的议题。不论板块大小,争取每一个板块可能的认同,把票投给候选人;或是在该板块炒作议题,降低对手的得票。
三,最终,要把票催出来,提高支持者的投票率,激发支持者的热情。
以上方式是选举制胜的法则。当然,对手也会如此做,那就各凭本事了。
2 最后招数
问题是,选战打到今日,特朗普与哈里斯各自的政见、能力,美国人民都相当清楚,在招数用尽下,没有多少议题可以再打。
那么,在最后这几日,还能够打出什么牌,祭出什么招数呢?
一个是悲情牌,向支持者诉求选战告急,祈求支持者一定要出来投票。似乎是说,就差你这一票了,请务必投票。
这就好像借钱的人往往会说,就差你这一笔了。
但这一招在选情接近的时候,双方都会打出这一招,因此不算是出奇制胜的招数,因为对手也会使用。
于是,有人在等,我们也在等着双方出招,看看有什么奇招没有,能够一击制胜,或是翻转选情?
放心,美国这一次大选选情如此接近,并且双方阵营都输不起,不能输,肯定还是会有招,会出招的。
在投票日前几天,大致上还有几个招数可用。
一,希望最新的经济数据良好,借以显示政绩。但这一招只能是现任候选人,或执政党可以使用,在野党派的候选人只能干瞪眼。
不过,选前几日再谈政绩,效用不大,得要换个方式。
例如,1984年,共和党籍的现任总统里根向选民说,你们不觉得这四年来的日子比之前过得好吗?
1996年,民主党籍的现任总统克林顿也是如此,打经济牌。
问题是,拜登这四年任内的经济,有比较好吗?通货膨胀仍然处于高档,物价大幅上涨,老百姓的信用卡债务上升,美国人民真的感觉到,这四年的生活比以前好吗?
放心,不管人民觉得如何,这时候的执政党(民主党),还是会想办法向人民说,现在的经济状况不错。这方面待会儿会详细论述。
当然,执政的一方也可以向选民说,如果特朗普当选,经济将会变得一塌糊涂。这方面是属于无中生有,泼脏水。
实质上,在野候选人上台后的经济表现未必不好,但己方一定要如此说,制造选民的恐慌感,因而把票投给自己。
这方面特朗普与哈里斯相互攻讦得很厉害,哈里斯阵营说,如果特朗普当选,股市会下跌。特朗普反指哈里斯不懂经济,指责拜登这四年的经济表现差。
第二招,制造一些“外部”条件,期待外部刺激转销内部的大选。
2001年,由于爆发了911恐怖攻击事件,小布什与基地组织宣战,下令美军攻打阿富汗,誓言要扫荡基地组织,捉拿首领宾拉登。
有趣的是,到了2004年小布什竞选连任的时候,疑似宾拉登的录像视频流出,扬言要再次对美国发动恐攻。
这是怎么回事?宾拉登(或基地组织)此举是要拉下小布什,还是帮他助选呢?
其实,美国攻打阿富汗基地组织,到了第二年初的时候,大致上抵定了。相隔3年多,一些人、许多阿富汗当地各派系,几乎忘了基地组织的存在,或是不那么在意。
基地组织此时发布可能会有另一次的攻击行动,目的不是真的要发动攻击,而是不愿意被边缘化,是要提醒阿富汗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民众,唯有基地组织才能有效对抗美国。
是以,那则视频虽然制造了紧张气氛,但其实是帮基地组织拉抬声势。当然,也等于是帮小布什助选。
但那又何妨?最重要的是,能够继续帮助基地组织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有助于宾拉登的领袖地位。
这是一种奇特的“相互帮衬”效应。
3 敌手为其助选
前两天,美国媒体援引一名“高阶”消息人士说,伊朗可能在美国大选投票日(11月5日)前,对以色列发动“确切且惨痛”的还击行动。
对此,美国白宫表示,伊朗“不应回应”(回击以色列)。
首先,CNN这则消息的报导存在一些问题,谁是高阶消息人士,有多高阶?
按照过去20年的历史经验,每一回美国放出类似的消息,都是斩钉截铁地正告美国人民,正告世界。而且,有时候还是由美国总统亲自出面,向新闻界宣布信息。
例如,2021年1、2月的时候,拜登曾经数次对外宣示,俄罗斯将出兵,攻打乌克兰。
又例如,美国今年至少两次对外表示,伊朗将袭击以色列,以为报复。
参考这些案例,美国总是能够“精确”的,适时地放出消息。怎么,临到投票日前夕,却是由一个不愿意具名的“高阶”消息人士,透露消息给CNN,而且还是独家?
这就有意思了,非常有意思。难道是想要援引2004年,基地组织为小布什“助选”的例子?
4 不具名的高阶人士
这则消息出来后。拜登政府又支支吾吾,不愿意正面回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被询问的时候,不愿对此回应,只是重申:“美国认为,伊朗不应回应(回击以色列)的立场。”
再加上伊朗官方并没有发出任何消息,这就启人疑窦,难免被人认为,哈里斯阵营这边故弄玄虚,东施效颦。
请记得,凡是那种不具名的高阶、权威或核心人士的说法,都不要采信,也不值得采信。
第三招,制造一些意外事件,例如,候选人遭受暴力袭击,甚至是枪击。
2004年,台湾地方选举投票日前一天,竟然出现“两颗子弹”事件,这是匪夷所思。而事后的真相也查了数年,查不出真实的结果(当然也查不出)。
特朗普曾经于今年7月遭受枪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特朗普今年已经三次遭遇刺杀未遂。
都已经三次了,估计此招招式已经用老,这两天大概不会再发生。
5 精密计算的手段
回到第一招来。
之前曾经提到,美联储于9月份的会议,会采取降息措施,这有利于民主党选情。
果然,前两日看到一则消息,美国商务部于前两天公布了一些新的数据:
第一项数据,美国三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2.8%。
第二项数据,美国消费支出环比增长3.7%,增幅创下了2023年初以来的最大纪录。
第三项,美国通货膨胀继续降温,第三季度核心通胀环比上涨2.2%,比第二季度的2.8%明显下滑,虽然超过市场预期的2.1%。
通货膨胀数据降低,可以减缓对手的攻击,消除这几年人们为通货膨胀所苦,因而对拜登政府产生的怨言。
而民间方面的ADP就业数据也显现出良好的成绩,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23.3万人,远超预期的11.4万人,这是2023年7月以来的最大增幅。
这些良好数据怎么来的?
还记得美联储于9月会议期间降息50个基点,当时的说法是,由一些经济数据显示出严峻的经济环境,美联储因而采取降息措施,并且头一次的降息幅度就达到50个基点。
怎么,10月份的经济数据就显示出一切良好呢?这变化也太快了。
去年九月我们就说过,美国政府的经济数据难以令人信服,其数据往往一阵子好,过一阵子又变差了,总是如此反复、循环。
其实,这也不需要稀奇,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去年7月就说了:“不要只是关注美联储的决策,请大家看经济数据”。
为什么鲍威尔这么说?
很简单。鲍威尔这是暗示,美联储也是按照经济数据来做决策的,如果之后出了问题,那是经济数据反复,不是我鲍威尔的问题,也不是美联储反反复复。
但是经济数据多数是由美国政府统计出来的,这就存在操控数据,改变数据的空间。
最显著的例子是。拜登政府把过去一年的非农就业人数,下修81.8万人。下修的数字这么高,拜登政府这是要干什么呢?
因为数据差,美联储就得要降息,不得不降息,因为美联储也说了,要看数据,以经济数据为准。
美联储一旦降息, 股市往往会上涨,股市如果没有如预期上涨,只要一些资金进去,也很容易推动其上涨,至少是相对容易。
我们看到美股这半年来的走势图,右边部分是美联储降息后,陡然把股市拉高。
股市升高,或保持在高位,选民在财富效应下,觉得荷包满满,一方面自然愿意消费,另一方面也感觉到生活良好,因而增高了把票投给执政党的意愿。
这是拜登政府从美联储降息,然后是GDP,就业数据,再到通货膨胀等数据的一番精心操作。我们就不说这方面是作假,毕竟这是人家的数据,我们也没有证据,只能说怀疑其数据的可靠性,一会儿差,又一会儿好,而且是多次如此,就像变魔术似的。
其中,不排除一些数据的真实性,比如消费数据。
为什么消费数据、经济数据会好呢?除了刚刚说的从股市而来的财富效应外,也与拜登政府最近加大对乌克兰,尤其是对以色列的军援有关。
把军援集中在某个时期,自然推升了国防支出,也因此推动了经济增长。
美国打仗,尤其是打地面战争未必一流,但打起选战来一定是一流,我们说的一流,是手段的一流,是可以操控,精算的手段,而不是治国的手段。
是以,大家都见识到了什么是选举手段,不只是抹黑、造谣,也不仅仅是议题的操弄,而是一步步精密的计算,数据可以真,也可以假。
如果日后数据有问题,反正可以修正,甚至大幅度的修正也未必有人会说你什么。选举过后,谁又会管这些?
只可惜,或许百密一疏,虽然ADP就业数据良好,可是美国劳工局昨天公布的数据,10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9月的25.4万暴跌至1.2万人,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慢纪录,远不及预期的10万人。这与前面的ADP数据不同,是巨大的矛盾。
不过,只要股市状况良好,仍然维持在高位,美国民众大概不会记得那么多,只有那些目前找不到工作,或是被裁员的人会发出怨言。
11月5日星期二投票,选前股市开盘的日子就只有一天,拜登政府再撑过一天倒是不难。
问题是,这未必会给哈里斯带来胜选。
6 老布什优雅下台
还记得1992年美国老布什总统与年轻小伙子克林顿竞选,在最后一场电视辩论的时候,老布什眼看难以扭转局势,他在最后一分钟的机会说:“如果明天国际局势出现大变化,需要有好的领导人来面对变局,大家会怎么选择呢?”
老布什这是在暗示他当初联络各国领袖,指挥大军打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提醒大家记得他的领导能力,处理国际变局的能力。
老布什四年任期未必称得上是翩翩风采,其人也未必是谦谦君子,但他终归不会耍什么恶劣“手段”。
但美国现在的政治人物就未必了,各种暗招、奥步都可能会有。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