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在去年的世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很红火和抢眼,因为它是这次会议的室外主题展区,接受了这次会议的贵宾和专家们的参观游览。 昆明植物园1938年创立,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扶荔宫是昆明植物园的一片温室群,它为什么会叫这样一个名字呢? 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在皇家园林上林苑中有一个温室,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里面种的荔枝又多又好,所以被命名为扶荔宫。
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 1986年,昆明植物园的温室群建成后,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为这所新建于昆明植物园的温室群命名为“扶荔宫”。 现在扶荔宫对外开放,但是要预约、买门票、听讲解。我们带着家里的小朋友欣然前往。 据我的旅游体验,昆明植物园的园内环境建筑和设施和全国的植物园相比,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有点老旧。但是,由于它地处植物王国的云南,园内的植物确实是丰富多彩和独特,生物的多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大门口集合了,导游发了耳机,让我们跟好她。 参观的过程是走马观花,导游讲得很快。我只能尽量多拍照片,争取多学一些知识。 我们先去参观了蕨类馆。
蕨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以孢子繁殖的植物。多为草本也有木本,是植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桥梁。蕨类植物也叫羊齿植物。在古生代,蕨类植物中的鳞木、芦木都很高大,是煤形成的重要原材料。 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堪称“蕨类植物之王”。
鹿角蕨是观赏蕨中姿态最奇特的一类。
我们去参观了苔藓地衣馆。 地衣植物,就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
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的陆生植物,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里,常见长于石面、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上。 我们来到扶荔宫的主温室。主温室由热带雨林馆和热带荒漠馆组成。 热带荒漠馆的植物以仙人掌和仙人球为多。
这里展示了奇异的热带荒漠植物,如生长于干热河谷、澳洲内陆、非洲萨瓦纳和美洲荒漠的植物。
还有一些我没有见过沙漠植物,如这种俗称屁股草的植物。讲解员说,这种草为了保护自己,避免被食草动物吃掉,长成了这种荒漠中的小石头模样。
我们走进了热带植物馆,这里分成几个区。 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这里展示了如神秘果、太空香蕉、木瓜、凤梨、佛手、荔枝、王莲、露兜树等等珍贵植物。
热带雨林区,位于主温室的最高的建筑里,有29.9米高。里面有人工的瀑布,流水潺潺,空气潮湿闷热,营造了一个热带雨林的环境。
热带雨林区收集保育热带特色植物2000余种,如望天树、羯布罗香、盈江龙脑香、青梅、箭毒木、千果榄仁、绒毛番龙眼、土沉香、云南蓝果树、黄花梨、大果紫檀、紫檀、铁刀木、乌木、鸡毛松、海红豆、跳舞草、菩提树、箭根薯、油棕、大王棕、胖大海、猫须草等等
这里还建成了热带雨林里雄伟的独木成林、神奇的绞杀、壮观的板根、不可思议的老茎生花、老茎结果等等热带雨林奇观。
我们来到了兰花馆。 兰花馆是最清新淡雅的温室,兰花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较高的药用、观赏和研究价值。该馆以塑石、溪流、廊道等园艺元素,还原兰花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群落模式。
馆内收藏有地生和附生兰科植物600余种,其中附生的石斛属植物400余种;还收集保育了暖地杓兰、针叶石斛等珍稀兰科植物。 扶荔宫种子博物馆,这里被称为生命的“诺亚方舟”。
种子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题的科学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上千种植物种子,彰显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我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实践和资源持续利用领域的最新成就。
这是中国第一座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题的博物馆,走进种子博物馆,就会被一面壮观的种子墙所吸引,它是由2040个雅克力柱组成。上面集中展示了上千种植物种子,它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集中展示了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生物的多样性。
种子馆的设计很现代和时尚。有的种子瓶悬挂在屋顶。
馆里还建有小湖和鱼池。 这个鱼池里的鱼全部是野生鱼。
我们来到了食虫植物馆。 食虫植物馆是扶荔宫中最奇特的温室,这里的植物都是吃荤的。 这里的食虫植物的品种和数量居全国植物园之首。
这是猪笼草。它有着长而弯曲的“笼子”,昆虫和小动物一旦落入笼子,就会被它分泌的消化液融化。
这是捕蝇草,它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食虫植物,它的茎很短,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
当我们走出食虫植物馆时,就看到了这样两幅画。刚来时只觉得这些画很好看,现在参观完后知道了,上面画的全是神奇的食虫植物。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40分钟,我们扶荔宫游览结束了。虽然尽力拍照,还是只记录到这个植物大观园的皮毛。 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温室群,是我们学习植物科学,了解大自然的好地方,有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