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俄乌冲突一周年,某大V进行锐评,发明了“炮弹打得少所以打得准”,“乌克兰用缴获武器组建了几个重装旅”,“后勤补给全靠卡车送”,“交通摄像头就是信息化战争”之类的观点。也不知道这位大V能不能拿出权威可靠的专业文献来支持他的观点。
总之,上一篇我已经摆出了英美国家的专业军事论文和美国五角大楼的简报会,大家自己判断了。
由于上一篇的篇幅所限,其实是没有说完的,本篇继续。
大V在锐评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时候,和“高超音速导弹的发明就是为了对付美国海马斯火箭炮这种超级难对付的目标”一样,喜欢“旁征博引”。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粉丝们发出“大V,大V,我的超人,好厉害!”之类的欢呼。
但是,你旁征博引,就不需要凭据了吗?
冲突初期名场面
(大V说,俄军不愿意夺取公路两边,结果俄军坦克用榴弹把侧面的乌军伏击小组洗了一遍。而大V描绘的场面,倒是更像二战电影《遥远的桥》,我劝大V冷静一下,市场花园行动里出丑的英军坦克部队,而不是美军,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所以别激动)
《遥远的桥》再现了狭窄的路
大V大概是看了隔壁工作室讲解“穷人的信息化战争”也就是军队怎么用低成本来实现一部分信息化,所以锐评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信息化战争”这个词。
然后,大V就开始旁征博引了:
说信息化,就是信息的争夺,古代轻骑兵,就是在争夺信息,一战时代的战机,都是在争夺信息,都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什么,这有权威资料定义的,出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我就不原文复述了。大致意思是:以机械化战争的装备为载体,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升级,以信息为主导进行作战。
那么请问大V,古代的轻骑兵和一战的战机也属于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装备?
由此可见,大V对隔壁工作室的讲解只看了标题,内容最多是左耳进右耳出。
大V又说,俄军这次开战是用了战略欺骗,自世界大战之后罕见公开地破坏协定。
不过,之前协调乌克兰停火的《明斯克协议》从来就没有被各方势力好好遵守过,这一点哪怕是查询开源信息的liveuamap都能看出来。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大V还引用了liveuamap某一天的局势图,难道这张截图也是从别人那里“借鉴”来的,因此大V根本不知道liveuamap到底跟踪的是什么?
这个名场面堪比指着论述某型高超音速导弹的论文硬说这篇论文里没说这款导弹是高超音速导弹。
就算把世界线限制在二战后,那么美国拿着“洗衣粉”在联合国指鹿为马然后入侵伊拉克等事件不是破坏联合国宪章吗?
大V说破坏“协定”,没有局限于某个领域,那么美国和西欧根本完不成气候变化的种种协定,美国甚至公然退出气候变化协定。
又要我们理解“罕见公开”,重新定义“罕见公开”?
大V还在视频的后半段花了相当的篇幅,狠狠地赞美了二战德军装甲部队。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是不是复读了某些大V们的一贯立场:
“乌克兰没有纳粹!”(确信?)
大V说,二战德军装甲部队在前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没有明显优势。
那么请问:
1939年的波兰战役。
德国2750辆坦克对阵波兰210辆坦克。
2750<210吗?
德国坦克论口径,此时的四号坦克以及有短管75毫米炮。
波兰的7TP坦克,双炮塔的就只有机枪,单炮塔的有37毫米炮。
75<37吗?
大V不等式吗?
另外,这都是灭国之战了,大V还补上一句:“低烈度实战”。
重新定义低烈度实战”?
大V又说,二战中,苏军强调要集中十几倍的炮兵支援进攻方向,然后嘲讽了一番。
请问大V,这会你真的查过资料吗?
来翻书!
没见过吧?
好看吧,会看吗,没看过吧?
举几个苏德战争时期的例子。
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也就是1943年的“天王星”行动期间,苏德的兵力对比为:
苏军110.6万人 对决 轴心国101.1万余人。
苏军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 对决 轴心国 10290门。
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 对决 轴心国675辆。
苏军战机1350架 对决轴心国 1216架。
按照大V的倍数算法,苏军的炮兵优势大约是1.5倍。
1943年的第聂伯河战役,也就是解放基辅的前奏战役,苏德的兵力对比为:
苏军263.3万人 对决 德军124万人,
苏军火炮和迫击炮51200门 对决 德军12600门,
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2400辆 对决 德军2100辆,
苏军战机2850架 对决 德军2100架。
按照大V的倍数算法,苏军的炮兵优势大约是4倍。
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苏德的兵力对比为:
苏军140万人 对决 德军120万人,
苏军火炮和迫击炮3.1万门 对决 德军9500门,
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 对决 德军900辆,
苏军战机5000架 对决 德军1350架。
按照大V的倍数算法,苏军的炮兵优势大约是3.2倍。
1945年的东普鲁士战役,苏德的兵力对比为:
苏军167万人 对决 德军 78万人,
苏军火炮和迫击炮25426门 对决 德军8200门,
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3859辆 对决 德军700辆,
苏军战机3097架 对决 德军775架。
按照大V的倍数算法,苏军的炮兵优势大约是3.1倍。
1945年柏林战役,苏军加上波兰人民军与德军(含外籍党卫军,国民冲锋队)的兵力对比:
250万人 对决 约100万人,
火炮和迫击炮约4.2万门 对决 10400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辆对决 1500辆,
战机7500架对决 3300架。
按照大V的倍数算法,苏军的炮兵优势大约是4倍。
请问大V:
你的十几倍炮兵优势呢?
你的坦克呢?
请问大V看的是什么二战资料?难道是《高堡奇人》,又或者是围观了一个正在玩“之所以是甲级战犯是因为最高只有甲级”之《新秩序》(TNO)模组的人?
最后补充一点,大V断言乌军去学习西方战斗机的驾驶了,但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但是我阅读了每期的美国五角大楼简报会,截止到2023年2月底,最后一次提到西方战斗机的是1月26日的五角大楼简报会,当时五角大楼副发言人说,F-16学习起来复杂且富有挑战性——换句话说非常困难,因此考虑援助的不是战机而是坦克。
因此,希望大V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乌克兰军队确实在学习驾驶西方战斗机。
综上所述,大V在锐评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时候,不但发明了“炮弹打得少所以打得准”,“乌克兰用缴获武器组建了几个重装旅”,“后勤补给全靠卡车送”,“交通摄像头就是信息化战争”之类的观点,旁征博引起来,就应了《潜伏》里的那个名场面。
名场面
本想露个脸,结果把“立场”露出来了。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立场不需要过硬的论据来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