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知道为啥电影院的爆米花卖这么贵了吧!稳赚不赔的财路啊!

夜春阅览趣事 2025-01-07 02:08:32
爆米花的蜕变:从原始风味到焦糖诱惑

爆米花的历史源远流长,最初的印第安人版本少油无糖,火候稍有偏差便会产生焦糊味,那独特的 “薛定谔” 口味着实劝退了不少人。然而,三个世纪后,糖果店主克里特斯成为了它的伯乐。

1885 年,克里特斯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驱动的可移动爆米花机,这一发明堪称爆米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能够精准控制火候,让每颗玉米都能爆裂出焦香酥脆的外壳,再裹上混合黄油的糖液,2.0 版的焦糖爆米花就此诞生,闪耀着迷人的琥珀色光泽。

1893 年,克里特斯推着爆米花机亮相芝加哥世博会,那浓郁的香甜气息瞬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围观,不出所料,焦糖爆米花被抢购一空。世博会结束后,这台便携式爆米花机更是得到了《科学人》杂志的肯定,它轻便坚固,小男孩都能轻松将其带到野餐场地、市集、政治集会等各种有销售机会的地方,很快,爆米花流动贩卖的商业预言成为了现实。

自此,爆米花凭借其出锅自带的浓郁香味,迅速成为了美国街头路边摊生意的热门之选,尤其在集市、马戏、舞厅等娱乐场所周边,总能看到卖爆米花的摊位,电影院门口自然也不例外。

电影宫的兴起:观影格调升级,爆米花遭 “驱逐”

20 世纪初,电影迎来了默片的黄金时代,仅 1912 年到 1930 年,美国就制作出了 1.1 万部无声电影。但由于电影时长增加,需要大量插卡字幕辅助理解剧情,这使得目不识丁的中下层观众观影体验不佳,电影逐渐演变成上流社会的高端消费。

与此同时,美国电影工业向好莱坞集中,大型制片厂为了垄断电影产业链,获取更多话语权与利润,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影院。在设计新式影院时,鉴于观众群体已被无声长电影筛选为有权、有钱、有文化的 “三有公民”,制片公司对标欧洲剧院建筑,打造出了融合钢琴伴奏、回旋楼梯、豪华包厢、水晶吊灯、尖拱落地窗、巴洛克装饰的电影宫,力求营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豪观影体验。

1914 年,全美第一家电影宫斯特兰德剧院在纽约曼哈顿开业,宣传标语主打奢豪体验,票价也水涨船高,大都市的电影宫夜间成人入场票价可达两美元甚至十美元,这使得看电影彻底变成了昂贵的爱好。

而曾经与简陋镍币影院相伴相生的爆米花零食,因电影宫对观影环境的高要求,遭到了 “驱逐”。电影宫禁止观众饮食,不仅是因为咀嚼零食的声音会破坏默片的安静氛围,食物残渣还会弄脏名贵地毯,破坏苦心营造的高级格调。于是,到处张贴禁止饮食标识、门口专人搜查观众包包等措施出台,爆米花就这样与电影院官宣 “分手” 了。

经济大萧条下的转机:爆米花经济的诞生

1929 年,经济大萧条给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余震一直持续到 1932 年,全美观影人数骤降,票房收入显著下滑。同时,1927 年有声电影出现后,音碟设备升级让电影院负债加剧,经历重组、裁员、破产等困境,影院数量锐减。

为了生存,电影院使出浑身解数招揽观众,如降价促销、看电影送餐具、看电影抽现金、租赁小吃摊等,但影院老板们意外发现,摆摊卖爆米花竟比卖电影票更赚钱。1931 年,寡妇朱莉亚・布拉登靠在影院大厅摆摊卖爆米花,年收入高达 1.44 万美元。

影院经理麦坎纳算账后更是发现,卖电影票利润微薄,而售卖零食利润可观,一袋成本 0.5 美元的爆米花能卖到 3 美分,且吃爆米花易口渴,还能捆绑销售汽水,所有零食利润都归影院。

于是,麦坎纳开创了 “爆米花经济” 这一全新商业战略,通过爆米花盈利而非依赖电影票。1938 年,仅爆米花一项零食就为影院赚到 20 万美元,超过当年票房收入。此后,各大电影院纷纷效仿,安装爆米花机,甚至采用双片连映模式,利用中间休息时间额外贩卖爆米花增加收入。至此,曾经禁止饮食的规定也因真金白银的诱惑而被打破,爆米花成为了电影院的 “救世主”,电影院仿佛沦为了爆米花的 “附属物”。

延续至今的共生关系:爆米花依旧是电影院的 “印钞机”

时至今日,爆米花与电影院的紧密联系依然未变。以万达影院为例,2014 年其营业收入达 53.39 亿元,票房收入 41.05 亿,毛利率仅 19.58%,而包括爆米花在内的商业销售收入约 6.31 亿,毛利率却高达 68.85%。

2017 年,横店影视爆米花等非票房收益占比达 39%,净利润甚至超过票房收益。即使是走高端路线、试图重现电影宫体验的美国品牌 IPIC 影院,菜单里也少不了爆米花的身影。

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电影院如何升级,爆米花始终是电影院的 “印钞机”,二者这段跨越百年的 “姻缘”,已然成为了一种独特且稳固的商业共生关系,在影视娱乐行业的发展长河中持续书写着属于它们的传奇故事。

文章来源:赛博食录

0 阅读:0
夜春阅览趣事

夜春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